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践行低碳发展理念是实现经济高质量的重要前提,绿色创新则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基于2003—2019年28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从城市绿色创新角度对低碳试点政策这项准自然实验进行评估。研究发现,低碳试点政策能够显著提升城市的绿色创新水平。此外,政府战略引领、创新资源集聚对城市绿色创新水平有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试点政策具有区域异质性和城市等级异质性,对于东部沿海城市和低等级城市,该政策对城市绿色创新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内外低碳城市的理论研究,本文在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的关系、低碳城市规划的定位、加强碳排放统计的研究以及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低碳城市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绿色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型发展模式.如何衡量区域发展的"绿色"程度,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核心问题.以山东省17地市为研究单元,分别从经济增长绿化度、资源环境承载潜力和政府政策支持度3个方面,选取9个二级指标、38个三级指标构建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地市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各地市绿色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呈现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趋势.根据评价结果,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17地市的绿色发展状态水平依次划分为P1相对均衡型、P2单项超强型、P3基本调和型三大类,对各类型城市的经济特点、资源环境状况、政策支持度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了各类型城市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为指导山东省绿色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2006—2015年陕西省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科学》2017,(11):1838-1844
根据城市绿色发展的内涵,构建了包含4个准则层指标和36个基础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均方差决策法相结合的赋权方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对2006—2015年陕西省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测度与分析.结果发现陕西省城市绿色发展综合水平与4个准则层指标水平均呈上升趋势,综合水平年平均提升率为12.5%,4个准则层指标的年平均提升率差异较大,其中经济增长绿色水平对推动综合水平的提升贡献最大,环境承载力绿色水平对综合水平提升的贡献最小.进而,结合影响陕西省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的基础指标发展特点,对陕西省城市绿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绿色转型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基于2005—2018年我国28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以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探究该试点政策产生的创业效应。研究发现,低碳城市建设显著提高了试点城市的创业水平,且上述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有效。在政策传导路径上,低碳城市建设通过激发绿色技术创新和加快人才集聚效应促进试点城市的创业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低碳城市建设对城市创业水平的推动作用在不同类型企业中有差异。研究为“双碳”目标下如何推进经济低碳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研究基于业主、施工单位、政府视角分解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呈现我国绿色建筑评价内在的结构关系,引入网络层次分析法探讨各指标间的网络结构关系,构建了定量的绿色建筑指标体系评价模型。最后,结合龙湖集团滟澜山项目为研究区域,进行了绿色建筑定量评价的案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能源资源的利用对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影响最大,符合我国目前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所承受的压力总量很高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及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确定了评估指标的选择原则后,分别对经济子系统评估指标、社会子系统评估指标、环境子系统评估指标和支撑子系统评估指标进行了论述,最后确定了15个经济评估指标,10个社会评估指标,12个环境评估指标和5个支撑评估指标共42个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这42个评估指标构成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为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维度定位在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创新水平等,并分解为多个具体指标,形成指标体系,作为指导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有效手段,对试点城  相似文献   

9.
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初步提出城市体育竞争力指标.通过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最终确立城市体育竞争力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大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3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33个三级指标.  相似文献   

10.
城市绿色交通规划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个城市的绿色交通系统规划是否达到了城市绿色交通的总体目标,一套完善的绿色交通规划评价指标体系是必不可少的;文章初步建立了绿色交通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价值函数法进行评价,并举例说明城市绿色交通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能够对今后绿色交通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与循环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昊 《河南科学》2011,29(2):224-230
探讨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特点与问题,分析了其转型的必要性.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经济学分析,和对一般转型与绿色转型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提出了资源型城市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绿色转型的路径.并基于对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不同层次的分析,提出了城市绿色转型实践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该文基于中国2004—2015年25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方法评估了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建立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影响,并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进一步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建立显著降低了城市环境污染,可以平均降低城市环境污染8.74%.机制检验表明: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建立推动了城市绿色发展,主要通过技术效应和环境规制效应降低城市环境污染.城市规模异质性检验表明:II型大城市的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建立加剧了环境污染,而其他规模类型的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建立都具有减污效应.政策异质性检验表明:创新型试点城市建立受到“智慧城市”政策、“低碳城市”政策和“两控区”政策影响的地区的环境抑制效应更强,而受到“两控区”政策影响的创新型试点城市减污效应最大.区域异质性表明:西部地区减污效应比东部和中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借助SPSS统计软件对陕南各城市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和综合评价。首先建立城市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由统计年鉴得到2011—2013年的指标数据,用模糊隶属度函数进行无量纲化,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陕南城市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客观的综合评价和分析,最后对陕南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的提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范旭  刘伟 《科技智囊》2022,(10):57-67
防范大面积停电风险,减少大面积停电对城市的危害,提高城市的电力应急能力是关键。文章在阐明城市电力应急能力概念的基础上,从城市的应急主体(政府、电力企业、重要电力用户、公众)和应急管理过程(准备、预警、处置、恢复)两个维度建立了城市电力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根据构建的评估指标体系,以深圳市为例,运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估法对整个城市的电力应急能力进行评估。研究发现,城市的电力应急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由多个子系统综合集成的,主要体现为政府、电力企业以及公众等应急主体在遭遇大面积停电事件时的预防与准备、应急处置与救援等能力,需要用多个指标同时描述才能较全面地反映其整体特征和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5.
岳圆圆 《科技资讯》2023,(8):116-121
该文主要对河北省村镇建设领域绿色低碳技术展开综合评价,评价指标体系结构选用层次型结构。首先根据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建立初步的评价指标,采用Delphi法对这些评价指标进行合理性分析,并依据专家反馈意见对评价指标进行优化,形成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包括5个准则层指标和13个指标层指标;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等方法来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最后通过上述评价指标体系对各项绿色低碳技术进行评价,并据此对各项技术在河北省村镇建设中推广应用的适宜程度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6.
绿色GDP作为一个重要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区域发展可持续性评价角度出发,构建了鄂尔多斯市资源型城市绿色GDP核算的优化模型,结果表明:①鄂尔多斯市第一产业从绝对优势产业逐渐减少,而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显著增加,表明鄂尔多斯市从农业型城市逐渐发展为以能源重化工业为主的资源型城市.②煤炭资源的耗减成本是鄂尔多斯市自然资源耗减账户中最大的贡献因子,而环境质量退化账户占GDP百分比相对较小,进一步说明鄂尔多斯市成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③传统GDP与绿色GDP值都有明显增长,绿色GDP/GDP的比值经历了先降低后逐步增长的过程,表明环境资源为鄂尔多斯市的经济发展所做贡献正在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7.
未来城市发展更加需要依托城市群这一载体,区域生态环境的变化是其能否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2000-2020年三期MODIS遥感数据,通过划分城市绿色空间及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模型,辅以趋势分析等方法,定量分析城市化背景下京津冀地区土地生态环境的时空动态变化和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京津冀地区主要绿色空间为中、高植被密度区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随着城市灰色空间以及人造绿色空间增加,转换为无植被覆盖区和低植被覆盖区的面积占13.58%;2)植被密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并可划分为3个梯度,第一梯度为张家口、承德和保定3个城市,占整个上升区的61%,植被密度减少的转换类型主要存在于较高城市化水平的城市;3)研究区东部和南部生态状况改善明显,中西部、北部以及部分城市中心呈缓慢下降趋势,不同绿色空间生态指数发生正向转换时生态状况呈提升状态,发生负向转换时生态状况呈下降趋势,下降速率(0.038 5/a)高于提升速率(0.026 1/a).研究结果可以为京津冀地区合理发展和科学治理绿色空间提供科学数据和理论依据,对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协调度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研究国内生态城市建设理论,基于协调度理论构建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从自然、经济和社会3方面入手,选取能够较好反映自然、经济、社会3者协调度的指标,作为生态型城市指标体系选择的重要标准和基本途径.结合上海地区的实际情况,采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基于自然、经济与社会协调性的二级型上海生态型城市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有3个,即自然与社会协调度、自然与经济协调度和经济与社会协调度,以及组成一级指标的22个二级指标.并且根据国内外生态城市城市建设经验,初步提出了上海2005年和2010年生态型城市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绿色发展的一种综合评估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发展和转型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和趋势,其核心和关键在于提高生态效率或资源环境绩效。促进绿色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需要发展相应的指标或指标体系来对其进行监测、评估和引导。本文在对国内外已有绿色发展指标或指标体系进行评述的基础上,采用一种绿色发展综合评估方法——资源环境绩效指数法,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要国家的绿色发展水平开展了综合评估以及横、纵向对比分析,以揭示了各国绿色发展水平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动态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在研究生态城市建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包头市区域生态环境的实际,从环境质量、污染控制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构建了包头市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环境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对包头市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包头市生态环境水平整体较高且环境质量整体向优,城市的污染物控制力度水平较高,生态效益成为生态环境评价的短板要素.据此提出加强对包头市的工业固体废物的控制管理,从而加快推进"绿色包头"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