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1999,(10):40-41
一、主要技术内容 CARDS是一个基于微机AutoCAD环境开发的城市规划CAD系统,其主要功能模块是:基础底图扫描矢量化处理:土方量平衡计算;技术经济指标统计计算;规划空间造型分析;居住区造价估算等.CARDS在设计合理性、功能完备性、技术先进性和适合国情的实用性等各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作为一个解决城市居住区和详细规划的专门化软件系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它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有的城市地下空间建设主要集中在市政设施、交通设施以及商业设施,开发数量极其有限,还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符合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要求,是纲要重点发展领域“城镇化与城市发展”中“城市功能提升与空间节约利用”优先主题的重要研究内容。为了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急需先进的技术支撑体系,而地下空间的建造技术是这一技术支撑体系中的重要方面和骨干内容。  相似文献   

3.
中心城市:休闲经济的空间视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术界关于休闲的讨论,推动了对休闲经济的认识。它启发了我从空间安排角度来思考休闲的经济属性。从空间经济角度来看,休闲经济是中心城市经济的一部分,是一种城市经济的新模式。它的发育和发展是城市经济结构变动的结果,其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就是中心城市休闲经济集聚的规模和水平。如果说城市是区域的结点,那么中心城市就是休闲经济的空间结点。我国的一批中心城市正在按照全国性、省城性、区域性和县城性四个体系层次来加快发展休闲经济,构筑“十五”期间中国城市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所以,笔者希望有更多的人参加这方面的空间研究。  相似文献   

4.
城市是由具有预设功能的建筑物(包括住宅、写字楼和市政设施)和公共开放空间(如街道、公园、广场等)组成的实空集合,有一定的以行政区划、地产及技术标准等规制的地域边界。城市依赖技术而存在,技术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生命线。城市的基本构架由工程活动来实现,以工程形态展现于世,这当属城市之显著的对象性存在特征,城市的存在意义及存在论境域规制了城市演化的范围和空间。本文从工程哲学视角探讨了空间、技术与工程对于城市演化之发展动力及方向,阐明了城市作为工程化了的对象性存在而受到工程哲学关注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在燃料价格上涨和城市交通拥堵的情况下,世界各地的多个城市正在试验个人快速公交,美国纽约州北部大学城伊萨卡已成为美国第一个使用个人快速公交系统的居住区。与其他交通工具不同,每辆个人快速公交车可以搭载2名至10名乘客,但它提供像私家车一样的私人空间和自由。  相似文献   

6.
正全球不同区域国家推动"零废弃"建设的经验,为我国提供了宝贵经验。去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下简称《方案》)。《方案》开篇是这样厘清"无废城市"概念的:"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和城镇化建设作为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各项工作的重点。针对如何实现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科学重大问题,本文在区域经济学、地理学、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指导下,以济南市为典型研究区,综合应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逐步开展了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动态监测及空间格局分析、城市空间扩展与热环境耦合遥感分析与模拟、城镇化进程中的经济时空差异解析、城市生态安全与生态承载力评价,以及城市化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对策与建议研究,为城市化进程中典型生态环境问题监测提供技术手段与解决方案,为城市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实现资源环境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优化与提升提供决策支持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中心,集聚各类要素资源与经济社会活动,其创新能力的提升关乎城市经济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及国家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以往的研究成果,采集我国2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7-2016年间的面板数据,运用时间序列分析、空间数据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描绘了城市创新能力的成长曲线,对城市创新能力的成长动力与驱...  相似文献   

9.
人口的增加、城市功能的现实改变,使得城市原有的基础设施、交通体系、环境系统以及城市治理模式等各方面都面临巨大的压力。智慧城市在相关技术发展的支撑下以及在试图改变原有城市发展困境中应运而生。智慧城市的核心要素是什么?换句话说,智慧城市与传统城市根本区别何在?智慧城市能否解决传统城市发展面临的困境?是否还会带来新的问题?本文将着重从技术、空间、资本与人等四个维度,探讨智慧城市的核心要素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全国首批"无废城市"试点之一,海南三亚正持续探索"无废城市"的实现路径。减少垃圾填埋,取而代之垃圾焚烧发电;引导垃圾分类,实现从源头上减量;促进公众参与,提高环保意识……随着城市快速发展,近年来,垃圾围城、固废难消,成为一些城市发展的沉重包袱。"无废城市",则为破解这些难题提供了思路。"无废城市",指的是持续  相似文献   

11.
《科学大观园》2021,(21):52-55
《人民日报》消息,10月14日 18时51分,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羲和"探日实现了我国太阳探测零的突破,标志着我国太空探测正式步入"探日"时代!而且"羲和号"卫星一出手就不凡,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太阳Hα波段光谱成像的空间探测,填补了太阳爆发源区高质量观测数据的空白,对我国空间科学探测及卫星技术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从嫦娥"探月"到天问"探火",再到羲和"探日",中国航天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探测太阳有什么用?我国的太阳探测计划有哪些?"羲和号"卫星有哪些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2.
"资源诅咒"命题在我国资源型城市层面同样成立.结合资源型城市现状,从自然哲学视角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一方面,基于熵理论,对资源型城市陷入困境的原因进行解释,指出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基于自组织理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研究了资源型城市走出困境的自组织机理,指出经济转型的实质以及如何进行转型.  相似文献   

13.
一、主要技术内容 城市是环境污染的重灾区,这主要因城市的污染源多,且因植被严重馈乏造成调节能力极差.该公司联合两家大学研制的"再生空间绿化新技术",可在物体的立面上进行种植植物,其独特的根部供水设计和自动的灌溉系统使再生空间成为植物自然生长的载体,为城市的生态建设开发出新的资源,能有效解决"建一幢楼,毁一片绿"的难题,能迅速将再生的空间如楼房、围墙、门柱及新老墙面进行绿化美化,而绿化效果随即显现.  相似文献   

14.
本项目是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居住区与小城镇关键技术研究>六个课题之一.承担单位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相似文献   

15.
本课题以我国"十五"环境科技发展规划为目标,研究内容包括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技术与策略、水资源保护决策标准和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开发在线水质监测仪器,应用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和组合工艺,完善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等.课题的完成将有力地提高我国水资源和水处理技术应用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转型背景下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通过众多实践,探索了片区规划方法、市域空间布局优化方法、空间演化趋势分析法、增量空间适宜性分析法、存量空间潜力分析法、开发强度分区分析法、景观敏感性分析法等空间分析技术方法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科学大观园》2020,(13):12-17
正"无废城市"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有机构预测,其建设的背后,其实与7万亿元的市场空间挂钩。一场盛宴已持续了一年,仍在不断地"加菜"。这场盛宴指的是去年1月国务院在全国启动的"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由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等18个部门共同推动。深圳、包头、铜陵、威海、重  相似文献   

18.
科技企业孵化器与高新技术产业同步发展,与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应运而生,是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真实写照.17年来,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到优的发展历程.当前,我国孵化器的发展正面临着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历史性跨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突破传统的孵化器"准政府型"管理模式,大力整合社会资源,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以最小的投入创造最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9.
《科学大观园》2020,(15):36-39
正国外经验不宜照搬,但也能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思路,结合国情制定"中国特色"的技术路线和措施。每年一到入汛,我国多座城市遭遇连续强降雨,部分城市会出现"看海"的情景,城市内涝及洪水应急减灾成为城市居民和管理者共同面对的难题。为此,我们挑选了国外应对内涝及洪水、提高城市应急减灾的案例,希望对国内城市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垃圾分类的概念,但是却一直难以推进落实。事实上,我国一直在努力推进着垃圾分类。早在1957年,我国就已经提出垃圾分类。2000年开设八大城市作为垃圾分类试点,18年过去了,中国垃圾分类的效果仍不尽如人意,时至今日,从上海强制垃圾分类开始才看到曙光。我国垃圾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