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高校借助于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和教育形式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在阐释“互联网+红色文化”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互联网+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其中包括:掌握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学习需求,建立“互联网+红色文化”的育人模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目前,“互联网+红色文化”教育存在教育碎片化现象严重、教育形式比较简单、缺乏科学引导、网络运营水平不佳等问题,高校可以通过推进党团云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多种专属传播媒介、科学有效引导网络舆情和打造网络思政工作队伍等路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的发展给高校法治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为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法治意识,高校必须在清晰把握互联网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大学生网络法治意识薄弱的因素,通过明确培养大学生网络法治意识的重要性、正视互联网对大学生网络法治意识养成的积极意义、优化互联网法律教育内容、拓宽网络维权渠道以及降低网络维权成本等方面,探求互联网模式下大学生法治意识养成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为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筑牢意识形态阵地,也为了培养堪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必须进一步加强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和管理。当前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仍然面临实效性低、主导性差、吸引力弱和信息监控技术落后的挑战。对此,高校要在网络安全管理、全员全程参与、工作队伍建设和网络管理技术方面下功夫,紧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坚决筑牢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空间得到扩展,但网络诈骗、网络渗透、网络暴力等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目前存在宣传教育方式较为陈旧、教师和学生安全意识较为淡薄、网络监控管理较为滞后等问题。鉴于此,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安全教育需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完善网络监控管理制度、创新意识形态宣传方式、提升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5.
韩冰 《皖西学院学报》2003,19(3):143-145
互联网正影响看当代大学生,面对网络文化的冲击,高校德育工作者应积极迎接挑战,转变思想观念,充分抓住机遇,依托网络平台,把德育工作引进网络,构建符合时代特征的高校德育工作“进网络”模式,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6.
张伟  穆明  尤达 《海峡科学》2022,(10):82-85
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易班App作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以其较强的用户黏度和专属性,逐渐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已成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重要阵地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典型代表。该文基于整合型科技接受模式理论,构建大学生使用易班App意愿研究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和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对模型结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绩效期望、付出期望和社群影响对大学生使用易班App的意愿有极显著的正向影响;配合情况对大学生易班App的使用行为存在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本科生比研究生更倾向于使用易班App。  相似文献   

7.
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复杂多变风险挑战、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的题中要义。当前,在开展大学生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还面临着历史虚无主义冲击、网络虚拟性壁垒、教育娱乐化倾向突出、教育形式碎片化的现实境遇。提高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质量,必须通过整合课程资源、活化教育载体、优化教育方式、完善教育机制等路径,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党史观,推动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传统优势与新形势、新任务、新技术有机结合,增强新时代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时代性、实效性和感召力,使新时代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相似文献   

8.
李湘 《华东科技》2023,(10):56-58
<正>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加速创新,并日渐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数字技术凭借其大体量、多模态、复杂化特征冲击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辐射力和引领力,影响着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状态,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力、网络意识形态的价值引领性、安全稳定性都面临着一定程度的风险。提升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能力,要从理念、技术、价值、机制等方面发力。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行动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互联网+"具有跨界融合、连接一切的特点,倒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形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也需要"互联网+"的创新驱动,构建"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形态是当下高校面临的新课题。根据"互联网+"连接一切的特点,坚持把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由一般运用提升到战略举措的定位;根据"互联网+"开放生态的特点,坚持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堵疏结合、导胜于禁的方针;根据"互联网+"尊重人性的特点,坚持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信息化、方法立体化的要求;根据"互联网+"创新驱动的特点,坚持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永葆生机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高校是各种有害思想渗透的主要对象,校园网已经明显成为新时期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阵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要树立强烈的网络占领意识,用先进的、健康的、积极的内容占领校园文化网络阵地,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让网络成为思想教育的重要渠道,不断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李宁 《科技咨询导报》2010,(14):175-175
互联网已成为高校师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并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想观念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如何借助互联网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点课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网络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探讨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日益频繁,其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网络行为现状、存在问题、网络舆情、策略分析等,概述了如何创建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和大学校园文化,提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方面以及大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网络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给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信道;网络的平等交互性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收到反馈。但网络同样可以是负面信息传播的信道;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的权威性主导地位提出了挑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噪声干扰严重;网络使思想政治教育信宿的接收功能弱化。应对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消极影响,应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吸引力,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管,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14.
王宸 《科技信息》2011,(36):257-257
随着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大学生手机网民已成为互联网应用的主力军,而新型媒介形态SNS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起到的作用日益突出。本文将手机社交网络(MsNs)与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教育相结合,分析探讨了手机社交网络(MsNs)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造成的影响,开拓创新了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影响力,适应新时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是当代影视艺术传播和接受的主要媒介之一,基于其传播的灵活性、题材的广泛性及与意识形态的关联性,在互联网语境下积极探索影像艺术形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理论和实践意义重大。应通过"互联网+"平台,以影像艺术形态分类别、分层次加强大学生伦理教育、公民教育、心理教育等,通过理论思考与影像互动,灵活拓宽第二课堂,以影像艺术的审美愉悦功能筑牢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培养大学生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健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迫切要求.目前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开展网络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便利的条件,然而各高校利用互联网开展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却不尽人意.针对利用校园网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对网络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明确提出了高校开展网络健康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网络对大学生政治观养成有着重大而深刻的影响,该文通过分析网络的消极影响,提出促进大学生正确政治观养成的几点思考:加强红色网络社区、红色网站建设,占据网络意识形态宣传高地;积极引导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推动大学生理性政治认知的养成;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与法制观念教育,促进大学生规范政治参与行为习惯的养成;重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促进其在大学生正确政治观养成中的引领作用;重视发挥朋辈先进分子的影响作用,促进大学生正确政治认知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使用,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愈来愈大,网络信息素养教育也越来越重要。高校是中国网络发展的前沿阵地,因此在对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高校加强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应该从调整课程设置、打造“红色阵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提高教育者的网络素养水平等方面开展。  相似文献   

19.
封传银 《科技信息》2010,(8):I0029-I0030
随着互联网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领域,网络已经对各行各业的人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新生事物历来敏感的高等学校受其影响日盛。网络在改变着当代大学生学习、思维和生活的模式,影响着他们的政治态度、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如何借助互联网,因势利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本文试图通过剖析网络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探讨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做好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任务,在互联网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天,种类各异的自媒体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对高职院校学生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冲击,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及时更换新思路、面对新挑战,把握好自媒体这把"双刃剑",有效利用自媒体建设与管理做好高职院校学生意识形态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