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们真的无法细数时间,因为时间的指针转动得飞快。一转眼,未来已来;我们也真的无法深析科技,因为科技的脚步迈得比时间还大。一转眼,新的科技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人工智能就是这样的一项前沿科技,昨天它还只科幻小说中的惊人一笔,今日大街小巷都遍布着人工智能的身影,从每个人的衣食住行,到教育、医疗、物流、娱乐等各个产业,人工智能以它的"千变万化"为现代生活提供了各种便利,成为日常  相似文献   

2.
赵雪予 《世界知识》2010,(12):51-53
<正>"世纪前我们为世界贡献得太多,世纪后我们应该享受"。一封给希腊总理的公开信一场债务危机,也将希腊人的"懒"与"慢"的工作、生活节奏凸显出来,欧元区许多国家的纳税人就声称,因为希腊人的"懒"与"慢",而不愿拿自己的血汗钱出手相助。不久前,德国《图片报》就给希腊总理写了这样一封公开信:  相似文献   

3.
<正>科技浪潮下人工智能的轨迹"世界上真的有上帝吗?"科学家用颤抖的声音问道。"现在有了。"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工智能电脑回答。语毕,一道电光闪过它的电源插头。从此,人类再也关不掉它了。——这是在美国一档脱口秀节目上,斯蒂芬·霍金给大家讲的一个关于人工智能的故事。故事告诉我们:人类一手创造的机器人,将成为"人类最大的威胁",甚至  相似文献   

4.
<正>W=贾斯汀·卡塞尔H=华东科技人工智能已逐渐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它可以大幅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准,改善我们的个人健康、城市的交通拥堵和污染,提升教育水平、工人的生产率以及政府的工作效率。"未来每一个灯泡都在观察和学习。"这是贾斯汀·卡塞尔提出的预言,她被称为"人工智能女王",是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副院长,也是达沃斯的  相似文献   

5.
面对人工智能强势介入社会治理、经济运行和家庭生活的迅猛态势,大家对机器思维的智能化、拟人化隐忧也在日渐加重。由于机器思维具有"自主思维"的能力,可以自主进行"趋利避害"的行为选择。所以,我们无法设计它的"应然性",也无法控制它的"实然性"。那么,我们创造的这种人工智能将会"奴役"我们这些创造者,这是一种合乎逻辑的存在。为避免这种结果的出现,必须坚守AI领域中的"人类中心主义",必须有AI研究的禁区和红线,如非类人的人工智能、非逻辑的情感机器人和人机一体发展等,要保证这些红线不被突破,AI行业的自律约定和国际标准的他律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国内资讯     
<正>国内资讯·企业信息1.1月13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组织结构全面升级,全面拥抱"五新"(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技术和新能源)战略。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在全员公开信中表示:任命刚卸任菜鸟网络CEO的童文红为阿里巴巴集团CPO兼任菜乌网络董事长,万霖出任菜鸟网络总裁;任命蒋芳担任张勇的国际业务特别助理兼阿里巴巴集团副首席人力官。2.1月15日.百度在北京宣布成立增强现实实验室。这是继百度硅谷人工智能实验室、百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国内人工智能领域一批优秀创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从人工智能的底层技术,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机器视觉等,到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落地,一批企业在时代机遇与挑战中不断抉择与尝试……从上海市临港国际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Slailab)发布的"aiindex"—2018年度人工智能创新实践领军企业榜单中不难窥出一二。让我们一同来看看,这些企业是怎样将人工智能产业加以应用落地的。  相似文献   

8.
<正>人工智能研究的终极目标是设计一个真正能在人类所处环境中表现出像人类一样智能行为的计算机。让我们通过探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本质,以及计算机与人脑的差别,来思考一下到底什么是人工智能吧。说到人工智能(AI),我们并不陌生。从智能手机到智能家电,越来越多的商品被贴上了"智能"的标签;电脑游戏产业中,编写游戏角色行为的工作被称为AI设计;近些年,机器人不但走路走得有模有样,连汽车驾照都快考下来了,听说过一阵还要飞着给大伙儿送快递;从下象棋的"深蓝"到会智力抢答的"沃森",高性能计算机在一些传统智力竞赛中连人类冠军都不放在眼里;更夸张的是好莱坞电影,《终结者》、《黑客帝国》、《Wall-E》里面具有高度智能的机器人简直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大导演斯皮尔伯格拍了部电影干脆就叫《人工智能》,里面的机器人,亲情爱情一样不少。  相似文献   

9.
人工智能的概念被美国科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进入研究阶段是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在我们社会生活中可以随处看到人工智能的身影,它一方面让我们的生活让变得更加快捷方便,但是与此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负面的效应。在当今社会,人工智能一方面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另一方面还是一种异己的、束缚人和否定人的消极力量。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我们无法逃避人工智能中的异化问题。人工智能的异化使我们面临结构性失业潮,人类尊严的丧失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对人工智能中的异化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与探讨,找到解决人工智能中的异化问题方法,使人工智能中的异化问题被人类所克服,把握住自己的命运,不断地为我们人类社会创造更加美满幸福的新生活。  相似文献   

10.
李成林 《创新科技》2004,(10):56-57
<正> 专家系统属人工智能的范畴,是人工智能中面向应用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的涵义顾名思义是利用计算机模拟某领域的专家或专家群体在解决某个任务时所具有的技能本领,对各种特定实际问题给予高水平的解答。它来自专家,许多方面又高于专家,犹如一位"电脑"专家在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文化播报     
<正>日本巨资扶持人工智能研究据外媒近日报道,日本文部科学省正积极推进"人工智能"研究,计划在2016年度日本政府预算中增加相关预算。据称,随着IT技术的急速发展及被称为"大数据"的大量信息处理能力的提升等,近年来人工智能获得长足进步,全球竞争趋于白热化,日本希望扩大相关领域的研究。目前,日本以埼玉县和光市的理化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12.
近年,国家围绕人工智能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从顶层设计环节对人工智能产业的创新发展作出了指导和规划。2015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人工智能"被列为11项重点行动之一;翌年3月,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突破人工智能技术;同年,国家多个部委联合印发《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推动人工智能发展;2017年3月,"人工智能"第一次正式出现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开始从整体上部署我国的人工智能发展。本栏目节选了《规划》中有关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态势、战略目标、总体部署、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内容。  相似文献   

13.
<正>11月28日下午,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会议大厅内掌声雷动,杭州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动员大会向世界展现了杭州的未来蓝图——打造AI无限想象之城,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当好先锋、提供样本。人工智能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它的发展离不开科技部门的大力耕耘、细心呵护。本刊对话杭州市科学技术局潘红华副局长,请他解读杭州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人工智能(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AI科技基于程序设计取得突破性进展,配合大数据数据分析进行深度学习。把"人工智能"与传统高职人才培养的相关内容统一起来,形成符合我国现状的人工智能驱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也及时回应了当前我国大力发展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相融合的时代新要求。  相似文献   

15.
正"人工智能可以创造多大的商业价值,又能提供多少新机会?通过预测:我们得知,到2030年全球GDP将达到15.7万亿美元,而人工智能将为全球GDP带来近14%的增值。换句话说,它相当于把印度和中国的GDP合在一起的总量。"亚马逊AWS副总裁Swami Sivasubramanian在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静安国际大数据主题论坛上此番说道。  相似文献   

16.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工智能的诞生时间并不长,但是它对于人类的发展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已经不能忽视它的存在。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于许多学科都具有促进作用,其中对于哲学发展的影响尤为突出。该文简要探索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以及人工智能和人的意识的互动关系,并阐述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在股神巴菲特与人工智能之间,如果来一场"谁更会投资"的较量,谁能笑到最后?在人工智能大放异彩的今天,答案仿佛呼之欲出。2018年,人工智能已经从各个环节介入金融领域,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投资界的"AlphaGo"——智能投顾,真的能为投资者带来超过巴菲特投资回报的投资建议。什么是人工智能?当前人工智能的研究核心是智能主体(Intelligent  相似文献   

18.
<正>众所周知,耳机是我们聆听乐曲的一种设备。现在,"聪明"的耳机居然还会为听众创作乐曲!这种人工智能耳机能够感知听众的情感状态,为听众量身定制音乐,从而改善听众的情绪,激发新的积极情绪。它具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针对Web of Science平台SCI-E数据库中2000-2018年"气象与大气科学"学科发表的"人工智能"主题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从相关研究文献的出版年、国家和地区、机构、作者等指标的分布可以看出,人工智能主题文献发文数量增长趋势加快,美国在该领域发文量及影响力双双位居第一;中国发文量虽位居第二,但影响力有待提高。最后结合高频关键词、高被引论文和专家研判对人工智能应用于大气科学领域的发展态势和热点研究方向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0.
科技界声音     
正人工智能会使人类社会发展面临许多不确定性,不可避免地带来相应的社会问题。解决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问题,一个重要趋向是发展"混合增强智能"。——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教授郑南宁《人民日报》[2017-11-13]量子计算机现在基本上已呼之欲出,可以称为"处于实现的边缘"。我们已进入一个能看到量子计算机将要做出来的时间段,可以把它叫作最后的一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