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创新平台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聚人、财、物等各类科技资源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的重要载体.该文以全国经济、科技创新百强县市前十的晋江市为例,阐述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晋江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县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郑州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机遇与挑战同在、优势与劣势并存,未来要优化申建策略,创造特色申建模式:明确建设目标、优化建设路径、突出特色领域、构建框架体系,推进科技、产业、城建联动互动,构建1+4+1+2科创框架体系;突出农业特色,聚焦农业、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六大领域,形成北部黄河、南部嵩山、北部科学、南部产业布局,南北遥相呼应,一体化连接;推进科学基地与产业基地一体化布局,形成知识发现—技术创新—孵化基地—新兴产业完整链条和生态圈体系.  相似文献   

3.
李帆 《安徽科技》2014,(10):19-21
目前,蚌埠市正处于打造皖北中心城市的关键期,城市支撑产业要转型、惠民服务要延伸、创新体系要强化,需要科技部门不断扩大科技服务民生能级,提高服务科技应用创新能力,加快搭建一批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有效催生科技创新服务新模式,培育形成科技创新服务新业态,带动蚌埠市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5.
正德国科研体制特色鲜明,公共科研体系分工有序,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较紧密,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体系较完善,创新平台运行机制较灵活,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能力较强,有力促进了德国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要素和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载体,研究德国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对我们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有效激活创新资源,加速转化创新成果,不乏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中介绍了湖南农业大学在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资源的整合,科研团队的搭建,平台的管理与运行体制等方面所作的一些探索及实践,提出了科技创新平台管理的几种模式,为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朱慧 《今日科技》2006,(12):15-15
11月22日,在浙江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启动大会上,“现代纺织技术及装备创新服务平台”等13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共建单位在会上正式签约。这标志着浙江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从制定规划、开展试点,进入到了全面启动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一、广东科技创新平台的特色 (1)直接面向产业服务的多方共处模式,注重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广东省科技厅组织和支持建立的各类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包括5种组建形式:一是省市两级政府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共建(如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等):二是省科技厅、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联合共建(如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等);  相似文献   

9.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作为全球创新网络的关键结点,是承接全球知识资源配置的枢纽。土地资源的配置水平则深刻影响着"科创中心城市"的经济决策与运行。探讨城市用地制度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影响,分析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面临的用地制度困境,并提出相关建议。在城市整体用地总体思路方面,应加大土地规划的主导力度,注重发展综合城市功能;在园区用地方面,需明确园区用地效益评价体系,禁止圈地浪费用地;对于居住用地,应加大人才公寓和保障性住房的供给,优化新城住宅品种供给结构,减少高档住宅建设比例,增加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比重,提高人口入住率。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国际上有关"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并无完全统一、权威的评价。本文基于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创新型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汇集了国际上三套各有评价侧重的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尝试对全球创新中心城市的基本格局以及上海的现状定位、选择路径予以分析,以期为"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对应的两套科技体系要实现融合发展与协同创新,亟需在体制机制、资源配置、科研组织方式等方面进行新的突破和探索。对近年来呈现出较强的创新竞争力的新型研发机构的基本特征和在跨越创新障碍方面优越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结合两大科技体系融合创新中出现的问题和已有的实践探索,提出了以军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性质的协同创新平台为核心,打造由企业群、园区、投融资和政策体系等构成的创新生态,形成"平台+环境"的两大科技体系融合创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正自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以科技创新立国已成为上至中央下至地方的共同认识。在此基础上,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与改革前沿,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不仅在口号上得以突出,更在发展路径上进一步以全球视野作为焦点。鉴于此,如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则摆在了上海城市未来发展的中心位置。可以预见,围绕科技创新,上海将有许多的路要走,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同时,也更显示了这座城市改革的决心。本期专题,即以此为主题,节选科技领域各专家的观点与看法,共同探讨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13.
新发展格局下,全球科技创新呈现新趋势、新特点,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也面临新机遇、新挑战.从创新绩效、创新环境、创新资源3个维度回顾总结了十三五期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要成绩,分析了全球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下北京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北京进一步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5个方面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是指决定其本质属性和发展方向的功能,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最重要的标志性能力。近年来,上海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相得益彰、创新功能与城市功能一体建设的发展思路,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现良好开局,科技创新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加速提升,核心功能培育取得积极进展。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的培育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全面推进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培育形成核心功能,要以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牵引,强化原始创新;以研发转化功能型平台为重点,实化产业创新;以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为导向,深化开放创新;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抓手,活化草根创新;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核心,优化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5.
武汉东湖高新区具备良好的品牌优势和产业优势,2009年12月,武汉东湖高新区经国务院批复成为全国继中关村之后的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省各级政府非常重视高新区内科技平台的建设,将科技平台建设作为新时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出发点,从企业技术创新平台、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三个层面,构建湖北省技术创新的基础载体工程,将科技平台体系打造成为企业创新的依托,行业进步的引领,区域发展的支撑。  相似文献   

16.
《太原科技》2011,(9):108-108
2011年8月4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对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中关村创新平台、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进行了实地调研。近年来,特别是2009年“科技北京”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北京市积极探索促进首都科技资源面向社会开放共享的“北京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北京模式”,为首都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7.
《科学管理研究》2016,(1):105-108
如今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时代,国际大都市之间的竞争主要演变为科技创新与金融两方面的竞争,同时也是国家之间的竞争。因此建设以科技创新与金融双中心的国际型大都市对于区域性城市竞争的发展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对于推动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也有着必不可少的帮助。本文通过分析与研究国际型大都市纽约与伦敦的成长历程以及经验,总结出成为国际大都市要具备的条件及未来发展的趋势,再结合我国城市如北京、上海的发展现状,对其建设科技创新与金融双中心提供经验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中共厦门市委十一届四次(扩大)全会胜利召开,会上要求全市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并全面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从中央到省、市于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先后召开了科技创新大会,足见中央对我国经济现状、形势判断的正确性,也充分体现了科技创新对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深化科技体制改  相似文献   

19.
王巍然 《今日科技》2009,(10):42-43
年来,科技信息网络平台已初步形成以提供科技信息为主体,集政策、经济、社会、人文等多学科多门类信息为一体的信息资源综合体系,提供的信息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可靠性。科技信息网络平台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为完善自主创新体系,促进科技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我国科技部门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快科技信息网络创新平台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介绍了河南省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并结合现状分析总结了河南省交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加强河南省交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