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河南孟津地区中全新世环境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河南孟津地区发现全新世古土壤-黄土沉积剖面和湖沼相沉积剖面。作者对这2个剖面之间进行了野外调查,绘制了其间的地层图,并在古土壤-黄土沉积剖面采样,对样品做了粒度、磁化率以及CaCO3含量分析。通过古土壤-黄土沉积剖面与湖沼相沉积剖面的对比,研究了中全新世孟津地区环境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孟津地区在7020~5660aBP和4610~3755aBP是古湖泊形成和古土壤发育的时期,气候温暖湿润;在5660~4610aBP孟津地区经历了一次气候波动,湖泊缩小为零星湖沼, 古土壤发育中断;3755~3055aBP湖泊萎缩干涸,黄土开始沉积,气候转向冷干。河南龙山文化时代晚期,湖面水位较高,人类在古土壤上活动;二里头文化时期湖泊萎缩,人类活动向低处转移,湖泊完全干涸时人类开始在干涸的湖相沉积层上活动。  相似文献   

2.
关于人类起源和文明起源的研究ResearchontheOriginofHumanBeingsandofCivilization¥//孟凡茂(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100044)《科技导报》1995年第2期登载了莫鑫泉先生的《关于探索中华民族起源的提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明是多源的,但中原地区文明是唯一一支连续发展的文明。这除了与自然环境和气候变迁等客观原因有关之外,也不能排除早期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周边地区先民是以盲目崇拜的迷信思想为主,属客观唯心主义认识;中原地区先民则以崇尚科学的思想为主,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思想指导行动,这些认识应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多源一体"格局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南极土壤生态系统具有其独有的特性,蕴藏着许多具有全球性意义的重要信息,是一种宝贵的科研资源,但由于其结构简单、极端脆弱,易遭受永久性破坏.文章研究了南极土壤生态系统的特点,从人类输入物、人类工程活动和科考队员的野外考察等方面分析了人类在南极地区的活动对当地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滦河流域的人口变化为经,以土地垦辟和天然植被的变化为纬,对历史上这一地区人类活动对滦河下游河道变迁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得出了滦河下游在历史时期的变化与其上、中、下游人类活动的规模和程度密切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7.
阿人类活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自然中水文规律,也改变了天然河道水流的特性.随着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这种影响越来越大,如何从这种影响中重新找出水文规律,是水文工作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生物资源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活的物质基础。本文探讨了人类活动对生物资源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指出人类的许多经济和社会活动已对生物资源构成了严重威胁,如毁林开荒、乱捕滥猎、盲目引种、人口剧增、环境污染等。只有尽快采取措施,制定政策法规,加强宣传教育,积极保护环境和生物资源,人类才能与大自然合谐统一、健康持续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9.
李付平 《科技资讯》2010,(26):230-230
<正>1北京猿人闻名世界的猿人洞,位于北京房山县周口龙骨山北坡,系一个天然大洞穴,东西长140米,南北向的最大宽度约40米。本世纪20年代发现这个溶洞时,它的洞顶早已不复存在了,洞内的沉积物总厚度超过50米,可划分为17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对中国农业起源的有关考古资料进行初步解读.在综述农业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对中国农业的产生与中华文明特点形成的关系、文明起源的标志等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采自全省各地苔藓植物标本的室内鉴定和对以往文献资料的研究,系统报道了河南境内牛舌藓科(Anomodontaceae)植物的组成,共计4属9种2亚种2变种,其中有4种1变种为河南新记录种.对上述植物的生境、地理分布作了记述,并分析了其区系组成等.  相似文献   

12.
本主要论述河南省鹤形目鸟类的组成、数量、分布及其生物学研究。河南省鹤形目鸟类共计16种,主要分布在豫北黄河故道、黄河滩区、信阳等地,灰鹤数量最多,达千只以上,每年在河南越冬停留168d左右,大鸨在河南越冬停留150d左右。  相似文献   

13.
在广泛调查采集的基础上,系统报道了河南境内紫萼藓科植物的种类组成,共计3属(Grimmia Ehrh.,Schistidium Brid.和Rhacomitrium Brid.)20种.其中,l属(Schistidium)(Brid.)为河南新记录属,17种为河南新记录种.本文还对上述植物的生境和在河南的地理分布作了记述,分析了河南紫萼藓的区系组成、地理分布等.  相似文献   

14.
论述甘肃省临夏州太子山林区云杉幼林和云杉成熟林下土壤化学性质与其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该地区不同林下土壤供肥能力、营养元素之间的动态平衡状况,为维护地力提高森林生产力提供有关土壤生物化学活性方面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地质遗迹十分丰富,主要类型为地质地貌景观.根据地质遗迹的分布特征,将河南省地质遗迹划分为太行山地质遗迹分布区、黄河地质遗迹分布区、嵩山地质遗迹分布区、伏牛—桐柏—大别山地质遗迹分布区等4个区域;在对河南省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河南省地质公园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王航 《河南科学》2012,(3):376-380
依据有关统计资料及河南省投入产业表(2007),对河南省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投入产出系数的计算等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河南省的产业结构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不相匹配,中原城市群内各市之间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依然明显.建议采取以中原城市群为依托承接产业转移,选择科学的城镇化道路,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7.
基于加权变异系数分解方法的河南区域经济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到2007年,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在逐步拉大.使用加权变异系数分解人均CDP的方法来研究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认为造成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三次产业的地区差异.在对三次产业进行分解后研究其对地区差异的影响时,发现第一产业对河南省经济差异几乎不起作用,造成地区差异的关键因素是工业和新兴第三产业的差异,其中工业的年平均贡献率将近40%,是导致河南地区差异最重要的因素.因此,缩小河南省地区经济差异的关键在工业和新兴第三产业的发展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1999年退耕还林以来陕西省土地利用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动态变化数量分析模型和动态度模型进行测算,并用SPSS应用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近6年来耕地减少为陕西省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人类活动是耕地减少的主要驱动力,人类活动的影响强度渭南最大,延安最小。结论陕西省各地市土地利用驱动下的人口—经济—土地系统耦合特征各有区别,铜川、汉中、安康、商洛与全省特征一致,宝鸡和咸阳、榆林和延安有类似之处,而西安、渭南和杨凌区特征各异。  相似文献   

19.
豫南野生百合人工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掘豫南山区野生百合鳞茎,小鳞茎直接用作种球,大鳞茎用鳞片繁殖 2~3年后成种球 将种球分别定植于沿淮 7年生板栗园林下的沙壤土和向阳坡地的粘质土壤, 3年后采收 结果表明,野生百合在人工栽培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植株高度、鳞茎产量、大鳞茎比率明显优于其原产地 不同生态条件下的栽培试验,生长在林下沙壤土比生长于坡地上的百合植株高 9. 0~12. 6cm,增产鳞茎 5. 48% ~12. 01%,大鳞茎比率下降1. 8% ~3. 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