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机制及防治。方法选取32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观察癫痫发作后各个脏器功能损害的情况。结果癫痫持续状态可致多脏器功能衰竭,其发病机制有多方面的原因。结论癫痫持续状态所致的多脏器功能衰竭,通过积极有效的镇静、止痉、改善缺血缺氧状态等综合处理,是可以有效防治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机制及防治.方法选取32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观察癫痫发作后各个脏器功能损害的情况.结果癫痫持续状态可致多脏器功能衰竭,其发病机制有多方面的原因.结论癫痫持续状态所致的多脏器功能衰竭,通过积极有效的镇静、止痉、改善缺血缺氧状态等综合处理,是可以有效防治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机制及防治.方法选取32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观察癫痫发作后各个脏器功能损害的情况.结果癫痫持续状态可致多脏器功能衰竭,其发病机制有多方面的原因.结论癫痫持续状态所致的多脏器功能衰竭,通过积极有效的镇静、止痉、改善缺血缺氧状态等综合处理,是可以有效防治的.  相似文献   

4.
缺血预处理(IPC)是一种肌体对长时间缺血产生耐受性的处理技术.应用核磁共振表面线圈技术获得大鼠心肌在灌流的不同阶段的31P谱,可以从能量代谢的角度对缺血/再灌注心脏进行连续、动态、无损伤的检测,从含磷代谢物的转化对缺血预处理产生作用的机理进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缺血预处理的保护作用并不是通过有利于心肌内ATP和PCr(磷酸肌酸)恢复的水平来体现的,而是在缺血期通过缓和pHi(胞内pH)值的突然变化和ATP的大量消耗以及通过pHi值和ATP的尽快恢复来减轻心肌组织结构在缺血期产生的严重损伤,从而有利于再灌注时心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1,6-二磷酸果糖对缺氧缺血性心、脑损害的保护作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6-二磷酸果糖(FDP)是存在于一切活细胞内的糖代谢中间产物。细胞缺氧时,外源性FDP可透过细胞膜进入到细胞内直接供能,并可阻止Ca^2 内流,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稳定细胞膜,及减少细胞凋亡。多数研究认为FDP对缺氧缺血引起的心、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但也有不同的观点。因此有必要进一步临床验证,为FDP在这方面的应用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人参皂甙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研究人参皂甙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拮抗作用及其对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用电镜观察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TUNEL法原位标记凋亡的心肌细胞,免疫组化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心肌细胞内Bcl-2蛋白的表达。缺血再灌注组电镜观察发现,心肌细胞出现典型凋亡结构特征。TUNEL染色结果表明:用人参皂甙保护后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下降(P<0.01),而心肌细胞内Bcl-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  相似文献   

7.
10种常用SPF级实验大、小鼠体重及主要脏器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10种常用SPF级大、小鼠体重、脏器及肠道等正常参考值。方法解剖10种品系实验动物,称量各组织脏器的相对重量,用尺测量肠道长度,共对9种脏器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不同品系动物的各种脏器指标有明显差别,即使是同种品系,不同性别间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纳米氧化钇空心球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以酚醛树脂微球为模板,合成出了尺寸均一、分散性好的纳米Y2O3空心球(HYNPs).它不仅在体外表现出显著的酸性降解行为,而且负载抗肿瘤药物阿霉素(DOX)后,载药体系HYNPs-DOX也表现出明显的pH响应药物释放特点.pH为5.0时,72 h的药物释放可达到70.46%;而pH为 7.4时,72 h的药物释放仅25.04%.进一步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监测载药体系在细胞内的DOX释放,发现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内DOX的荧光逐渐增加,表明DOX在细胞内释放量的增加.体外抗肿瘤细胞毒性结果显示,HYNPs对肿瘤细胞MCF-7和MDA-MB-231的活性没有影响,而HYNPs-DOX则表现出较高的体外抗肿瘤效应,与游离DOX相当.可见,该材料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对34例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活检的心肌组织用电镜观察,结果提示:1)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由于慢性缺氧缺血,可以产生心肌细胞不同程度损伤,甚至引起心肌组织坏死。因此及时作心脏修补术很必要。2)心脏起内份泌作用的主要部位在心房和心耳。在缺氧缺血情况下,唯独细胞内的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分泌颗粒表现活跃,可能是一种功能代偿。3)心肌细胞膜呈规则隆起,是由于心肌组织离体后,肌张力障碍,以及疾病因素和心脏结构的特点而产生,它不是先天性心脏病特征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磁性Fe3O4纳米颗粒在家兔体内组织超微结构的分布、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及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家兔耳缘静脉注射磁性Fe3O4纳米颗粒,于不同的时间点耳缘静脉采血,测定血药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另将24只家兔按体质量随机分成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耳缘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磁性Fe3O4纳米颗粒24 h后取脏器组织及血液,测量磁性Fe3O4纳米颗粒在家兔体内各脏器的分布,电镜观察肝、脾超微结构改变及纳米颗粒分布,并对家兔血清生化指标变化进行测定.结果纳米Fe3O4在家兔的体内随着时间的增加其含量逐渐下降,符合药代动力学二室曲线代谢模型;纳米Fe3O4在家兔体内分布具有特异性,主要分布在脾脏和肝脏中的吞噬细胞内,且在同一器官不同剂量组间分布也有差异;血清生化指标测定表明,家兔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酸(URIC)含量有所改变.结论磁性Fe3O4纳米颗粒在家兔体内主要分布在肝脏和脾脏,在组织超微结构下主要分布在吞噬细胞内,血液生化指标没有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暗褐蝈螽(Gampsocleis sedakovii)鼓膜器官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暗褐蝈螽成体为研究对象,采用Spurr’s包埋法对其鼓膜器官做连续半薄切片并进行详细镜检分析。此外,还对鼓膜器官做了扫描电镜观察。详细报道了暗褐蝈螽鼓膜器官的形态学特征,并比较了与其它螽斯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在广泛pH范围内对林可霉素的化学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测定了不同温度,不同pH的林可霉素分解的速度常数,按Arrhenius方程计算了不同pH的分解活化能及不同温度下最稳定的pH。  相似文献   

13.
硅在稻草中主要以粒径为15μm的硅晶胞形式存在于植物外层,在制浆过程中硅晶胞作为整体溶脱后再以相对小的硅晶胞附着在纤维上.在pH值、粒子粒径和反应时间几个影响硅溶出的因素中,pH值为控制因素.硅在溶液中主要以无定形形态析出,析出的硅主要附着在纤维表面,当有阳离子聚合物存在时硅沉降速度和沉降量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14.
在北方地区,草莓花芽冬前完成形态分化,从下一年开始雄性器官的分化发育,分化时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下旬,共约25d。雄性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早于雌性器官,花药4室,分泌型绒毡层,小孢子发生属同时型,呈四面体型排列,花粉粒为3—细胞型。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2,2’-连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简称ABTS)为底物,测定灵芝漆酶活性的方法,探讨了酶反应温度、缓冲液及其pH值等条件对灵芝漆酶催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ABTS法测定灵芝漆酶活性的最佳条件为:以pH3的0.05mol/L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溶液为反应溶液,反应温度65℃。  相似文献   

16.
菊各器官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菊各器官的离体培养采用MS基本培养基。诱导培养基为MS培养基附加2,4—D1mg/1、6—BA2mg/1、NAAlmg/1或附加6—BA2mg/1、NAA0.5mg/1、LH500 mg/1;分化培养基为MS培养基附加NAA0.5mg/1,6—BA2mg/1,;生根培养基为MS培养基附加IBA2mg/1,将MS培养基中的大量元素减半,附加活性碳200mg/1,对菊花瓣愈伤组织的形成进行了比较实验。所有培养基的蔗糖浓度均为3%,pH5.8~6.0,琼脂为0.7~1.0%。经一段时间的培养,叶叶能再生出完整植株,并且移栽成功;叶柄及茎形成无根小苗;花瓣能再生出根。花序轴、花苞片均有愈伤组织形成;根末形成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7.
采用响应曲面法分析了壳聚糖质量分数、pH值以及微波辐射时间对壳聚糖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应的预测模型.在微波功率为528 W时,壳聚糖质量分数、pH值及微波辐射时间对壳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有显著的影响.相对分子质量为1.00×104的低聚壳聚糖,模型优化所得的较优工艺参数:质量分数为4.55%,pH值为7.7,辐射时间为54.8 min,对应的相对分子质量试验值为9.75×103.通过验证证明,所得到的壳聚糖降解工艺参数是可行的,并得到一个能较好预测试验结果的模型方程.  相似文献   

18.
从草桥重质原油和草桥重油中分离出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用Langmuir膜天平研究了这些物质在水面上形成的表面膜的膜压及水相pH值对膜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归一化面积下,沥青质表面膜的膜压明显高于其它组分的表面膜膜压。与沥青质相比,胶质的表面膜膜压随水相pH值的增大有较显著的增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脂肪酶、乳化剂、反应温度、pH值、反应时间、酶添加量及摇床转速等影响鸡脂脂肪酶水解的因素.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反应温度、酶添加量、pH值和反应时间等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二次多项式模型符合实验数据.反应获得较优酸值时反应参数条件为:温度46.6℃,加酶量0.5%,pH值6.4,反应时间4.33 h.  相似文献   

20.
以直接墨绿染料为处理对象,考察温度、pH值、无机盐质量分数、染料初始质量浓度对耐盐絮凝菌H-6脱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耐盐絮凝菌H-6对直接墨绿染料的脱色作用包括菌丝球吸附脱色和絮凝剂凝聚脱色两种,并且在150 r/min转速、30℃、pH=7和75 g/L NaCl培养条件下对100 mg/L直接墨绿染料的脱色率效果最佳,脱色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