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了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在不同浓度氮、磷、硫等营养条件下对细胞积累β-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的影响.发现盐生杜氏藻细胞经过10d生长,在营养缺乏条件下其β-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的比率达到最大,积累β-胡萝卜素的最适条件是无氮、无磷和无硫,但是不利于盐生杜氏藻的生长.讨论了此结果的机理和意义,为利用盐生杜氏藻大规模生产β-胡萝卜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静态荧光光谱分析法研究两组不同质量浓度的稀土硝酸镧、硝酸钐对杜氏盐藻生长及其叶绿素积累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了讨论,分别得出适宜于盐藻生长的稀土质量浓度.结果表明,硝酸镧质量浓度为2mg/L、硝酸钐的为20mg/L时的促进作用较同组其它浓度稍明显;分别观察370nm光激发叶绿素a和460nm光激发叶绿素C的荧光峰值曲线,硝酸镧和质量浓度为60mg/L的硝酸钐对盐藻培养后期叶绿素a的积累起到了抑制作用,同时2种稀土均加速了盐藻中叶绿素C的消耗.  相似文献   

3.
不同氮源对盐生杜氏藻生长和β-胡萝卜素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 Na N O3、 N H4 Cl和脲 3 种不同氮源对盐生杜氏藻生长和 β胡萝卜素积累的影响.结果显示,在0.05~0.5 g/ L 浓度范围内,较高浓度 Na N O3 对杜氏藻生长有利. N H4 Cl对杜氏藻的生长有毒害作用,0.2 g/ L 的浓度即对杜氏藻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脲在0.1~1.8 g/ L 的浓度范围内对杜氏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但当脲浓度达到 3.0 g/ L 时,生长速度又有所下降;杜氏藻细胞中β胡萝卜素积累量与培养基中 Na N O3 浓度成反比.在室外强光照下,以 0.1 g/ L 低浓度脲和 Na N O3 作为氮源,杜氏藻细胞均可积累较高的 β胡萝卜素含量.本文的实验结果提示,低浓度脲有利于杜氏藻细胞生长和 β胡萝卜素积累,可作为良好的氮源.  相似文献   

4.
利用半定量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不同浓度的NaCl和不同的光照强度条件下杜氏盐藻psbA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杜氏盐藻在2.5 mol NaCl的培养基中,其psbAmRNA的表达达到最高,与其它各组不同NaCl浓度(1.5 mol,2.0 mol,3.0 mol和4.0 mol)相比,差异显著(P0.05);高浓度的NaCl(4.0 mol)能明显抑制杜氏盐藻psbA基因的表达.此外,与暗培养相比,杜氏盐藻在3 000 lx和4 500 lx的条件下,psbA基因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其中4500 lx光强下psbA表达量达到峰值.但高光强(8 000 lx)与暗培养相比,psbA基因的表达量无差异(P0.05).上述结果提示,高浓度的盐(4.0 mol)和高光强(8 000 lx)能明显抑制PsbA基因mRNA的表达;而适量浓度的盐和光照条件能促进PsbA基因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盐度对盐生杜氏藻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不同盐度对盐生杜氏藻( Dunaliellasalina( Dunal.) Teod .) 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在NaCl 浓度为2 .7 mol/L 的培养液中,其叶绿体为典型的杯状结构.在NaCl 浓度从2 .7 mol/L 增加到4 .3 mol/L时,其杯状叶绿体逐渐离解为多个相互连结或分离的部分;叶绿体内的类囊体片层系统解体并出现大量的嗜锇质体小球;在分离的叶绿体间隙中形成多个线粒体.在培养液的NaCl 浓度逐步从4 .3 mol/L 降低到2 .7 mol/L后,盐藻的叶绿体又逐步恢复为典型的杯状结构.由此可知,不同盐度下盐藻叶绿体的结构变化是一个可逆的过程,这种可逆变化是盐藻得以在高盐度,强光照,易蒸发的自然环境中生存的一种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6.
盐生杜氏藻是一种海洋生活的单细胞藻类,细胞中具有细胞核,叶绿体等细胞器,细胞呈椭圆形,直径在15~20μm,人工配制的海水中培养。由于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可以用光暗交替处理,诱导细胞同步法。Lor等人[1]报导用光暗交替诱导小眼虫得到较好的同步化结果,他指出对衣滴虫、小球藻。异变形藻等都可以用光暗交替法诱导同步化。盐生杜氏藻使用此法诱导同步化,并测定同步化后细胞周期,这方面还未见详细报道。本文就此作初步探讨。1材料与方法1.1盐生杜氏藻:来自山东海洋大学赠送,定名为Dunaliellabolt。a,采用人工配制…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温度对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salina)生长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32℃之间,提高培养温度和增加光照强度促进了盐生杜氏藻的生长;盐生杜氏藻的脂肪酸组分以C16和C18脂肪酸为主,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和光照强度的增加,藻株内饱和脂肪酸所占百分比例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所占百分比例减小.  相似文献   

8.
以杜氏盐藻为材料,研究碘酸钾对其抗氧化物质含量及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影响.当在杜氏盐藻培养液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碘酸钾时,藻体内黄酮、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含量不同程度地升高.培养液中碘酸钾的质量浓度为4.0,g/L时,藻体内黄酮的含量增幅最大,为对照的126.3%,碘酸钾的质量浓度为0.4,g/L时,藻体内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的含量增幅最大,分别为对照的121.6%和126.7%.不同质量浓度的碘酸钾处理后,杜氏盐藻提取物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羟自由基(.OH)的能力也有不同程度地增强,其中增幅最大的碘酸钾质量浓度是0.4,g/L.以上结果表明,碘酸钾处理可以增强杜氏盐藻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杜氏盐藻无菌纯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通过杜氏盐藻及藻液内优势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实验确定了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头孢霉素和链霉素为该盐藻的除菌工具.采用联合加入的方法,即上述4种抗生素终浓度均为800μg/mL,相同浓度连续混合处理3次,每次处理间隔2d,再结合平板稀释分离法,获得无菌盐藻.带菌盐藻的生长稍快于无菌盐藻,但会较早出现老化现象;分别回加分离到带菌盐藻中的5种优势菌会促进无菌盐藻的生长.本实验为进一步的盐藻转基因以及藻菌关系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将微生物工程中的流加培养技术嫁接引用到海洋微藻的培养,对海洋微藻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进行了分批培养、恒速流加培养和变速流加培养三种方法的比较实验。在采用流加技术培养杜氏盐藻中,建立了流加数学模型控制流加。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恒速流加培养技术和变速流加培养技术均可明显提高杜氏盐藻的生物量,在变速流加培养方式中,当流加因子A=0.194时,变速流加培养比分批培养方式中杜氏盐藻的生物量增加7~8倍。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氮(N)、磷(P)水平对细基江蓠(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植物营养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以亚热带大型海藻细基江蓠为原材料,研究不同N、P浓度条件下细基江蓠的生长,净化吸收N、P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细基江蓠的相对生长速率随着N、P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但藻体增重幅度跟营养盐浓度不成正比,在N和P初始浓度分别为160 μmol·L-1和10 μmol·L-1时增幅最大,N、P水平和N/P明显影响细基江蓠的生长。在低N、P浓度条件下细基江蓠对N、P的去除率更高,P4组(N=64 μmol·L-1、P=4 μmol·L-1)对PO43--P去除率高达96.8%,对NH4+-N和NO3--N的去除率也表现出类似特征。细基江蓠在高N/P组对P的去除率高,在低N/P组对N的去除率高,N、P胁迫对细基江蓠的营养盐去除率有明显影响。各实验组中细基江蓠对PO43--P、NO3--N和NH4+-N的吸收速率随着初始营养盐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分别在PO43--P初始浓度为25 μmol·L-1,无机氮(NO3--N:NH4+-N浓度比为1:1)初始浓度为200 μmol·L-1时吸收速率最大。适应富营养环境的细基江蓠倾向于按Redfield比吸收N、P,偏离Redfield比则对细基江蓠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效应。细基江蓠对N、P高去除率的特性使其成为富营养化水质修复的潜在优良种类。  相似文献   

12.
以一种单细胞的盐生杜氏藻为实验材料,利用化学和机械的方法破碎细胞,然后梯度分离细胞核,用盐酸抽提细胞核蛋白质,并与小牛胸腺组蛋白相比较。用SDS-PAGE分析测定所得的碱性蛋白发现盐生杜氏藻核中有三条碱性蛋白带,两条蛋白带与H3与H4相对应,另一条分子量很小。  相似文献   

13.
钒酸钠和氯化锂对盐藻质膜排钠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有着极强的耐盐碱性.盐藻在低pH值条件下,主要依靠质膜上的Na+/H+逆向转运蛋白实现Na+的外排.在pH值较高的环境中,由于Na+/H+逆向转运蛋白不能够很好的发挥效能,所以盐藻质膜上很可能存在着不依赖于跨膜质子电化学势梯度的排钠机制.通过将盐藻培养液的pH值稳定在7.1和8.9,比较Na+/H+逆向转运蛋白的特异性抑制剂LiCl,以及P型ATPase的特异性抑制剂钒酸钠对盐藻生长的影响,推测盐藻质膜上存在着由不依赖于跨膜质子电化学势梯度的P型ATPase所介导的排钠机制.  相似文献   

14.
鹭类集群繁殖对营巢地土壤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厦门白鹭自然保护区鸡屿岛上的鹭类集群营巢地的表层土壤进行测定,比较繁殖前营巢地、繁殖后的营巢地及非营巢地土壤当中的全氮(N)、全磷(P)、全钾(K)的含量.实验测得,繁殖前营巢地土壤全氮百分含量为0.038±0.006;全磷百分含量为0.086±0.015;全钾百分含量为1.049±0.048;繁殖后营巢地土壤全氮百分含量为0.090±0.015;全磷百分含量为0.262±0.154;全钾百分含量为1.236±0.077.繁殖后营巢地的土壤含氮、磷、钾的水平均显著高于繁殖前(P<0.05),亦显著高于非繁殖地(P<0.05).说明鹭鸟的集群繁殖活动能够提高营巢地土壤的营养状况,提示这种影响经过长期积累以后可能导致营巢地植被结构和生境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的生物学特性与培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盐生杜兵藻富含β-胡萝卜素和蛋白质,适宜在高纬度、光照强的各种咸水环境中生长,对它的生物学特性和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发现适宜于盐生杜氏藻生长的培养基主要成分为:2mol/LNaCl,5mmol/LKNO3,6.5mmol/LNaHCO3,5mmol/LMgSor,0.3mmol/LKH2PO4。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水体营养物质低限浓度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于2006年4月研究了浮游植物在自来水及添加不同浓度氮和磷后的自来水中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自来水中,浮游藻类仍然能够大量生长繁殖,培养28 d后个体密度可达8.00×104 inds·L-1.在添加总氮(TN)浓度分别为0.8,0.4,0.2,0.1,0.05和0.025 mg·L-1的自来水样中,浮游藻类浮游藻类密度分别达到1.69×105,2.81×105,1.19×105,1.03×105,5.88×104和8.12×104 inds·L-1.在添加总磷(TP)浓度分别为0.16,0.08,0.04,0.02,0.01和0.005 mg·L-1 的自来水样中,密度分别达到1.71×106,7.23×105,5.13×105,5.00×105,3.85×105和3.75×105 inds·L-1.藻类密度与添加的TN浓度之间关系为y=-88 650x2 895 456x 26 326,与TP浓度之间关系为y=8×106x 262 582.添加P对藻类生长的影响比N更为显著.控制水体氮磷浓度难以达到控制浮游植物大量繁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盐藻rbcS基因克隆及其原核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ibulose1,5-bisphosphate carboxylase/oxygenase,E,C.4,1.1.39简称RuBisCO)是光合作用中的关键酶,作者应用RT-PCR技术从一种极其耐盐的生物-杜氏盐藻的总RNA中克隆RuBisCO的小亚基(rbcS)的cDNA,它的开放读码框为570bp,编码190个氨基酸,将此cDNA定向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rbcS,经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株BL21中表达.SDS-PAGE电泳表明,rbcS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26kD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