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研究目的是探讨以低弹涤纶长丝为纱芯的苎麻和亚麻包芯纱,在不同捻系数和不同混和比的情况下,其机械物理性能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包芯纱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功和弹性恢复率均高于纯麻纱,乌氏条干均匀度有较明显改善,断裂强度低于纯麻纱。包芯纱断裂强度与捻系数间呈抛物线变化规律;断裂伸长率随捻系数增加而增加,弹性恢复率随捻系数增加而下降,两者均呈线性变化规律。捻系数对条干均匀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共轭双股线的结构与拉伸性能,分别使用棉纱和涤纶长丝制成共轭双股线并对其进行加捻、扫描和拉伸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共轭双股线的结构随着复捻的增加,纱线中的一股因同向加捻而收缩成为芯纱(丝),另一股因退捻而伸长成为包缠纱(丝),共轭双股线在复捻的作用下产生的捻缩率主要取决于芯纱(丝)的捻缩率,包缠纱(丝)对芯纱(丝)的包缠角取决于两根纱(丝)的捻缩率差异;共轭双股线的力学性能表现为,其强力低于相同纱号的普通双股线,随着捻度的增加,开始其强力急剧下降,存在一个临界捻度或捻系数,继续增加捻度,其强力增加,伸长加大,而且其拉伸断裂时会出现双峰现象,这是由于共轭双股线结构的二元性所决定的,当复捻足够大时,这种现象得到改善.在拉伸力学模型中,引入了新颖的滑块元件,对这一类型的纱线结构与力学性能做了解释.  相似文献   

3.
测试研究了4种木棉纤维的拉伸性能,发现木棉纤维负荷-伸长曲线的形态类似棉纤维,是线性曲线.平均断裂强度1.44~1.71cN,平均断裂伸长率1.83%~4.23%,断裂伸长率的差异明显,纤维的初始模量随着产地而变化.断裂强度与纤维长度及线密度显著相关.木棉纤维的断裂伸长率低于棉纤维,断裂应力和初始模量与棉纤维接近,但是,因为其线密度低,表现为容易断裂.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热处理对棕榈纤维拉伸性能的影响,在不同温度(100~200 ℃,间隔20 ℃)、不同时间(3、6、9 h)条件下对棕榈纤维进行加热处理,并测试其拉伸性能。结果表明:加热温度对棕榈纤维的拉伸性能有极显著影响,随着加热温度的上升,棕榈纤维的杨氏模量逐渐变大,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逐渐降低,并在加热温度为160~180 ℃时纤维的拉伸性能发生突变; 加热时间对棕榈纤维的拉伸性能也有显著影响,即随加热时间的延长,杨氏模量逐渐增大,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5.
芳纶Ⅱ帘线结构与其力学性能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芳纶Ⅱ帘线拉伸断裂强度和模量与其捻度、初复捻度比关系的研究,得出了芳纶Ⅱ纤维的加捻规律和帘线拉伸断裂强度与其捻度的经验关系式,为芳纶Ⅱ纤维的应用加工提供了帘线结构参数及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织调整型束裤拉伸弹性与服装压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8种氨纶高弹经编针织面料,按调整型束裤标准款式以5档号型制作调整型束裤40条,进行调整型束裤穿着服装压试验及面料的拉伸弹性试验.经过分析得出与臀腹部特征部位服装压相关关系显著的面料弹性指标,包括单次及5次拉伸弹性回复率、横向断裂强力、横向断裂功等,及其与服装压的定量关系.讨论了束裤臀腹部服装压与宽裕率、面料拉伸力的相关关系,得出穿着舒适美体的服装压对应面料拉伸伸长率及拉伸力值,对调整型束裤设计生产中的面料拉伸弹性选择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着重讨论了热处理对共聚酯复合纤维性能的影响,同时还对它的超分子结构和纤维形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共聚酯复合冷拉伸纤维较其热拉伸和聚酯纤维有高的热收缩率和潜在卷曲性,但强度略低,伸长稍大。经过热处理,共聚酯复合纤维及其加弹丝将呈现出极好的三维卷曲形态和卷曲性能,且热收缩率、卷曲度和卷曲弹性率均随热处理温度提高而增大,断裂强度下降,伸长变大,其强度下降程度和伸长增长率均比聚酯纤维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双丝互捻法的加捻力矩进行了研讨,就加热器温度、双丝互捻拈度和超喂率三个工艺参数对双丝互捻的加捻力矩、弹力丝的主要质量指标:紧缩弹性伸长率、弹性恢复率及断裂强度等的影响规律作了试验分析.  相似文献   

9.
采集7种具有代表性的文胸肩带作为试验对象,分别通过拉伸断裂试验、定伸长5次反复拉伸试验,获得肩带试样的断裂功、断裂比功,以及5次反复拉伸弹性回复率、塑性变形率.基于试验定义了弹性回复率衰变量Δε15和塑性变形率积累量ΔG15,以表征肩带疲劳变化过程的缓急,并对其物理意义进行了验证.通过相关分析得出肩带试样的弹性回复率衰变量与断裂比功存在较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塑性变形率积累量与断裂比功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丝素/水性聚氨酯膜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采用丝素粉体和水性聚氨酯按不同比例混合,经热压法成功制备出丝素/聚氨酯共混薄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动态力学分析及拉伸实验结果表明:聚氨酯的加入,促进了丝素蛋白分子β-折叠结构的形成,导致丝素结晶度提高;丝素含量越大,共混膜中聚氨酯的玻璃化温度越低,共混膜的拉伸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越高;当丝素含量从0到70%变化时,试片的断裂强度由0.6 MPa增大到10.4 MPa,断裂伸长率从1065%下降到47.5%.聚氨酯的加入改善了共混膜的弹性,韧性随聚氨酯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1.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model for the tensile statistical strength of unidirectional composite materials and the stress analysis of 3-D braided composites, a new method is proposed to calculate the tensile statistical strength of the 3-D braided compos- ites. With this method, the strength of 3-D braided composites can be calculated with very large accuracy, and the statistical parameters of 3-D braided composites can be determined. The numerical result shows that the tensile statistical strength of 3-D braided composites can be predicted using this method.  相似文献   

12.
用微波对4种不同细度的毛涤粘混纺纱线进行定捻,研究微波快速定捻毛涤粘混纺纱线的可行性及其定捻工艺.分析影响毛涤粘混纺纱线微波定捻效果的因素,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微波定捻工艺:微波功率1000W ,作用时间3min ,回潮率控制在9.2%左右.实验表明,经微波定捻后的纱线较传统蒸纱定捻后的纱线断裂强度有所提高,断裂伸长率有所增加,纱线的强力不匀率有所下降,纱线的定捻率有所提高,能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3.
选用端叠氮基聚四氢呋喃环氧乙烷共聚醚(AzTPET)或端叠氮基二甘醇(KL-1)作为扩链剂与端炔基聚四氢呋喃环氧乙烷共聚醚反应制备聚四氢呋喃环氧乙烷共聚醚聚三唑弹性体(PTPET). 反应体系黏度稳定下,分析扩链剂对PTPET弹性体的力学性能和交联网络的影响. 力学结果表明:在20 ℃时,未扩链的PTPET延伸率为112%,经40%(叠氮官能团比,下同)的AzTPET扩链后可提高到300%;在60 ℃时,延伸率由70.1%扩链后可达153%. 经50%的KL-1扩链后样品在20 ℃时延伸率为200%,60 ℃下为120%. 两种扩链剂制备样品的延伸率均大幅提高,但前者强度有所降低. 在?40 ℃下,两扩链剂制备弹性体的拉伸强度均随扩链剂用量的增加而升高. KL-1扩链的PTPET弹性体表观密度高于AzTPET. 综合分析,两种扩链剂均能显著提高PTPET的断裂延伸率,但扩链剂KL-1在PTPET中的力学强度优于AzTPET.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三维编织预型件细观结构的数学表达,提出在小拉伸变形和大拉伸变形下预测整段拉伸曲线的预测方法,该方法真实地反映了编织物的拉伸过程。最后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由于编织物强度预测的复杂性,利用该方法有可能在解决三维编织预型件的强度预测计算方面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充分拓展文冠果壳在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优化其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探索力学性能随纤维质量分数的变化规律,采用未处理的纤维作为对比,将文冠果壳纤维表面进行碱、硅烷偶联剂及碱-硅烷偶联剂处理。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与注塑成型的方法,制备文冠果壳纤维/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考察了制备工艺、纤维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弹性模量和冲击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经过二次双螺杆熔融共混,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提高。随着纤维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降低,弹性模量增加,冲击强度呈波浪状变化。复合材料断面上纤维断裂机制和剥落机制并存。  相似文献   

16.
对13.1tex设计捻度为85.6捻/10cm的涤/棉(65/35)混纺环锭纱,用退捻、加捻的方法获得5种不同捻度的单纱.对同一捻度的单纱合股后反向加捻成不同捻度的合股线,测量了合股线的断裂强力、伸长、初始模量,发现同一单纱捻度的涤/棉股线,随着合股捻度增加,其断裂比强度出现4个极大值,且其分布有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服役环境下斜拉索HDPE护套的老化性能,开展了不同应力水平与环境耦合作用下的人工加速老化试验。通过电子万能试验机得到HDPE护套应力-应变曲线、断裂伸长率、拉伸强度和腐蚀失重等力学性能指标,揭示了HDPE护套的力学性能在湿热环境和荷载耦合作用下的宏观衰变规律,并借助工业电子显微镜从微观角度展示了HDPE护套损伤特征,推演了HDPE护套长期性能从宏观尺度向微观尺度发展的进程。研究表明:随着HDPE护套不断老化,其表面依次出现污渍、黑点、裂纹等损伤形式,致使其断裂强度、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与老化时间呈指数衰减趋势;随应力水平的提高,衰减速率将进一步加快,尤其是耦合应力6.0MPa的试样,其断裂强度、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下降程度高达42.07%、23.62%和27.56%。  相似文献   

18.
编织加工对聚羟基乙酸纤维降解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聚羟基乙(Polyglycolic Acid,PGA)纤维和编织线置于温度为37℃、pH值为7.4的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中进行8星期的体外降解实验.通过测试两者在降解过程中的质量损失、pH值、断裂强力、结晶度、表面形态的变化情况,探讨编织加工对PGA纤维降解性能的影响.PGA纤维和PGA编织线的降解趋势大体相同,根据各种性能的变化,两者的降解过程均可分为强力下降期、非结晶区质量损失期、结晶区质量损失期3个阶段,但由于PGA编织线中的纤维排列紧密且具有更高的初始结晶度,编织线的降解在每个阶段内与未经编织的纤维又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采用HRD-150洛氏硬度计、JEM-5610LV扫描电子显微镜、AG-1/250 kN电子拉伸试验机,研究了体积分数为8%的BW、体积分数为15%的F2000以及N32机油淬火介质对45钢试样淬火后的微观组织、断口形貌、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面收缩率及延伸率和硬度分布曲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体积分数为8%的BW内淬火,试样能够得到理想的马氏体。试样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以及硬度高于在体积分数为15%的F2000和N32机油内淬火的相应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