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缓倾斜,倾斜薄煤层工作面布置了方式的可靠性分析方法,给出了工作面采运系统的可用度,故障频率及平均工作时间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实例计算及结果分析,对工作面布置方式进行了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2.
张久滨 《科技资讯》2006,(30):35-36
开采技术条件是指影响煤矿建设、生产与安全的各种地质因素,它包括煤层的厚度、结构,煤的物理性质,煤层的产状及其变化,煤层顶底版及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以及瓦斯、煤尘、煤的自然性。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煤矿开采技术条件及其研究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普查与勘探过程中,加强开采技术条件方面的勘探,是对煤矿床进行正确评价极为重要的条件之。  相似文献   

3.
该文根据红寨煤矿井田地质构造特点,结合煤层瓦斯压力洲定结果,分析了矿井瓦斯储存的主控因素,并对瓦斯压力与埋深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了红寨煤矿瓦斯压力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系统工程的非线性规划方法,建立了缓倾斜煤层矿井井巷断面经济数学模型,算例表明,该方法在井巷断面设计时综合考虑了技术与经济因素,是一种可行的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兵荣 《中国西部科技》2009,8(30):46-47,50
本文从矿区的褶皱、断层及岩浆岩入手,综合分析影响各主采煤层的空间分布、厚度、结构、煤质原因,即对煤层稳定性影响较大的主要为褶曲伴生的断层;其次还有岩浆岩,其主要使煤厚变薄,其程度随侵入的大小、形态及部位而异,并使煤层结构复杂化,常呈似层状或无规则,同时夹矸增多。  相似文献   

6.
三江~穆棱河聚煤区煤层多、煤种齐全。早白垩世煤的煤岩煤质特征:以半亮型煤和光亮型煤为主,显微煤岩组成以镜质组为主,以低硫、低磷,中至富灰煤(以中灰煤为主),发热量较高,为具有中等粘结性的低~中变质烟煤。  相似文献   

7.
胶囊封孔技术在月矿煤层瓦斯压力测定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层瓦斯压力是瓦斯涌出和突出的动力,也是煤层瓦斯含量多少的标志。准确测定煤层瓦斯压力对有效而合理制定矿井防治瓦斯的措施,预测预报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主要运用有效应力原理及断裂力学推导了煤层注水所需的最小注水压力,初步探讨了多组裂隙同时存在对煤层最小注水压力影响的计算方法,并分析了影响倾斜坚硬煤层注水压力的因素,指出了注水压力与煤层倾角及埋藏深度之间的关系,其理论结果与现场相符。  相似文献   

9.
阜新盆地刘家区煤层气储层特征及产出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阜新盆地刘家区构造演区及构造特征,煤层发育特征,煤的化学成分及排采试验资料的分析基础上,对研究区煤层气含量,煤的吸附性,煤层渗透率,煤储层压力,临界解吸压力,煤体,层气产出特点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研究区煤层分布广,厚度大,丰度高,煤的吸附能力强;埋深与辉绿岩侵入体是控制煤层气含量的主要因素,成煤后期构造运动是影响储层渗透率的关键因素,煤层气开发有利区应在向斜翼部和岩墙,岩体附近变质程度高的煤区。  相似文献   

10.
芦兴武 《甘肃科技》2013,(19):26-29
红柳园矿区煤层位于中侏罗统青土井群,可采煤层共5层,虽然煤层层数较多,但分布有规律,不难对比。通过对矿区含煤地层及对比层的研究,认为,运用岩性标志,物性特征及煤质特征可有效对比各煤层,并进行追踪对比,为今后进一步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1.
随着煤矿开采范围的扩大,薄煤层的开采正规模化地进行,发展薄煤层机械化开采对于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延长矿井开采年限和实现高效开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开滦集团东欢坨矿倾斜薄煤层开采工艺的特点,从采煤机、运输机和液压支架为一体的防滑、防倒设备技术出发,结合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分析了倾斜薄煤层开采中存在的问题,摸索出了一套快速、安全、可靠的综采面开采技术,为倾斜薄煤层实现安全高效开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随着煤矿开采范围的扩大,薄煤层的开采正规模化地进行,发展薄煤层机械化开采对于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延长矿井开采年限和实现高效开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开滦集团东欢坨矿倾斜薄煤层开采工艺的特点,从采煤机、运输机和液压支架为一体的防滑、防倒设备技术出发,结合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分析了倾斜薄煤层开采中存在的问题,摸索出了一套快速、安全、可靠的综采面开采工艺,为倾斜薄煤层实现安全高效开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煤层气井压裂层位的准确性,论述了煤层气井压裂煤层对附近巷道瓦斯及涌水的影响规律、原始煤层裂隙发育规律及煤层气井压裂对裂隙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4.
形成于相同沉积环境中的同一煤层,具有大致相同的原始成煤物质和同样的成岩后生变化,因而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煤质特征和元素地球化学组成.据此,提出了一种新的煤层对比方法——利用地球化学参数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并用此方法对湖南冷水江矿区各煤层进行对比研究,解决了该矿区煤层对比中长期悬而未决的3煤层分层问题.表2,参6.  相似文献   

15.
根据渗流力学理论,提出了矿井煤层瓦斯渗流方程,并对方程进行了讨论,还对方程作了简化.  相似文献   

16.
为了防控采空区覆岩地表移动,解放"三下"压煤,利用新型粉煤灰基胶结材料,在七台河桃山矿93#煤层采空区进行了工业实验。通过制浆系统制得充填浆料后用管路输送到采空区充填袋,待材料硬化充填体有自立能力后撤掉支柱及模板,大量充填袋形成充填条带后替代保护煤柱。该方法在桃山矿充填开采实验后,结果表明:粉煤灰基胶结材料形成充填体后,早期强度增长迅速,煤炭采出率提高40%,实现顶板无破断、地表微沉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近距离煤层内错式开切眼水平错距的合理选取问题,以神东矿区某矿为工程研究背景,通过构建力学模型得到上覆煤层遗留停采煤层产生的附加应力对下方开切眼的应力解析解,采用数学分析得到下煤层的水平停采距离的合理范围,并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不同水平错距下切眼位置所处的应力环境,得到下煤层开切眼停采的水平距离为50 m时能够满足巷道布置要求。通过地质雷达进行开切眼巷道的围岩松动圈的测试,得到开切眼巷道松动圈的范围为3.1 m~3.8 m,切眼巷道左帮的破碎范围大于顶板,开切眼巷道围岩完整性较好。研究结果表明,下煤层内错式开切眼停采水平距离为50 m时,开切眼巷道能够满足工作面的正常回采。  相似文献   

18.
吴百烈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4):9881-9885
针对煤层压裂裂缝扩展难以表征的问题,根据岩石强度破坏准则,建立了水力裂缝扩展路径判定模型,通过室内试验验证了模型可靠性,结合矿场应用分析了水力裂缝与弱面相交后的扩展行为。研究显示:水平主应力差、弱面方位角、弱面摩擦系数是影响水力裂缝扩展的重要因素,在高主应力比、高方位角、高弱面摩擦系数条件下水力裂缝易直接穿过弱面,在低主应力比、低方位角、低弱面摩擦系数条件下水力裂缝易发生转向,并沿弱面走向扩展。该研究对于认识煤层压裂裂缝形成机理,建立复杂裂缝表征模型,提供压裂设计新理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煤层自燃引起的CO中毒事故为分析对象,应用建立事故树图的方法,研究了矿井内因火灾引起CO中毒事故发生的24条可能路径,提出了在矿井设计、生产和内因火灾防治中应达到的7点要求。  相似文献   

20.
赵定芳 《山西科技》2014,(1):130-131
介绍了地质构造、煤层赋存条件及开采技术条件对井田开拓的影响,阐述了井口及工业场地位置的选择,对拟定的两个井田开拓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