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重庆市黄水镇为例,基于土地利用视角,运用参与性农村评估PRA、GIS技术和遥感影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旅游业态集聚的时空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山岳度假旅游地旅游产业集聚是各种旅游业态持续发展和集聚的过程,黄水镇城镇建设用地在2004—2017年增长了6.6倍,其中旅游业态占地面积,增长了11.1倍,旅游产业集聚带动旅游城镇化平面空间扩展明显,以旅游住宿服务和旅游餐饮服务为主导的核心业态数量与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延伸业态发展较为缓慢,支撑业态由于核心业态挤压,导致规模优势下降明显.旅游产业集聚内部受特色旅游资源及环境禀赋、规模经济与集聚经济效应推动,外部受避暑度假旅游市场需求影响,并受城镇化发展反馈.  相似文献   

2.
陆铭 《华东科技》2014,(11):18-20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新型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浦东与我国其他地区一样,依靠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较强的产业配套和加工制造能力融入全球价值链。随着全球化2.0时代的来临,应集聚高端要素,从嵌入全球价值链到重塑全球价值链,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促进浦东转型,推动城市功能升级,构建全球城市的核心功能区。  相似文献   

3.
乡村旅游是推进资源型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典型资源型城市临汾为例,阐释全域旅游背景下乡村旅游优化发展的产业、空间、管理和旅游4种转向,并对旅游业驱动乡村振兴的过程和实践模式进行分析,探讨资源型城市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和机制。结果表明:(1)临汾市产业由第二产业向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转型,空间上农业用地适度向旅游建设用地转化,管理由传统粗放模式向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旅游由单一要素向多元要素转变;(2)临汾市探索出乡村旅游实践模式,即明确定位,重塑旅游形象,发挥龙头景区带动作用,探索发展工业旅游,重建乡村生态环境,协调推进城乡融合,实现乡村振兴;(3)乡村旅游从农业、农村和农民3个维度推动了乡村振兴的进程。资源型城市乡村发展亟需转型,资源型城市乡村应注重旅游形象的重塑,明确自身定位,开发新型特色旅游资源,构建本地完整旅游产业链条,以谋求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孙勇  郭锐  陈劭锋  王丽 《科技促进发展》2021,17(11):1943-1950
为揭示青藏高原旅游业空间选择的格局、过程与机理,运用标准差椭圆和缓冲区分析,讨论青藏高原地区产业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旅游产业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形成以西宁和拉萨为双核心发展格局,并随着时间发展沿双核连线形成西宁旅游带、玉树-昌都旅游带和拉萨旅游带相连的格局;旅游产业新创企业数随时间呈现指数增长的趋势,住宿与餐饮业新创企业数量占比最高,其次是旅游资源管理行业,单纯旅游文化娱乐企业相对较少;青藏高原地区旅游产业集聚受到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和旅游环境的影响,旅游企业的经营活动围绕旅游景区开展,形成“景区—产业”因果循环累计的相互促进关系。  相似文献   

5.
旅游是人们选择的一种健康养生方式,泰山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养生度假旅游的资源基础.加快泰山旅游资源由观光型向养生度假型转变,是促进泰山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6.
安阳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其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当前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旅游文化产业运行模式也不适应当前国内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因此围绕安阳市三"阳"开泰旅游文化开发背景,对当前安阳市旅游文化产业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分析,提出要通过转换政府职能优化旅游产业环境,组建旅游景区优秀旅游企业集团,实行市场化运作,整合旅游资源,形成优质旅游资源市场运行新模式,从而推动安阳市旅游产业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旅产业发展要素的变化和文旅产业的融合,决定了文旅产业集聚发展的泛地域性,使文旅产品的核心吸引物不再仅仅是空间上不可移动的旅游吸引物,还可以是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核心概念。文旅产业更倾向于以专项文旅产品链为基础的产业类型。基于经济发展实力、旅游品牌效应、旅游企业间联系和政府部门间协作四方面评价要素的评估结果表明,厦门市文旅产业集聚的区域产业空间结构有待优化,产业链条有待完善,集群核心有待形成,技术应用效能有待提升,集群效益有待提高。厦门市应通过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延伸产业链、丰富产品谱系、深耕特色文旅强IP、科技赋能等策略,打造区域产业集群品牌,切实推进文旅产业集聚。  相似文献   

8.
郑汴一体化地区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景区是旅游区域发展的物质依托,其空间结构影响着旅游区域的空间竞争、资源开发等.本文运用最近邻指数R、β指数、γ指数三种指标和基尼系数分析方法对郑汴一体化地区的旅游景区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旅游景区在空间上符合核心-边缘分布结构,在总体上呈集聚型分布形态,景区空间连通性较好.最后,提出推动区域旅游共同发展、进一步完善景区间交通网络、实现区域景区联动开发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江西旅游最重要的资源是名山大川。本文在全面梳理江西名山大川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山水文化在发展江西旅游产业的地位和作用,并指出江西山水旅游要更好更快发展必须明确山水旅游发展目标,推动山水旅游转型升级,加大山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力度,提高山水旅游景区运营水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科技在文化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文章在剖析湖南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基本态势及其与北京、上海等地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方略上的异同的基础上,从大园区集聚建设、大项目支撑发展、大企业引领带动、大协作推进融合等方面提出了推动湖南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哈佛大学的波特(Michae1E.Poter)教授针对国家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概念——产业集群理论。一个产业集群在地域上的相对集中就形成了产业集聚区,集聚区内的企业具有紧密交织的网络,互相间通过合作与交流,发挥规模经济的效益,能够产生强大的溢出效应,带动某一地区的各种产业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一个产业集群在地域上的相对集中就形成了产业集聚区,集聚区内的企业具有紧密交织的网络,互相间通过合作与交流,发挥规模经济的效益,能够产生强大的溢出效应,带动某一地区的各种产业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内外一些学者通过对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发现产业集群对于提升当地旅游产业的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以赤峰市为考察对象,测算其旅游产业集群的集聚度,并分析旅游产业集群带来的经济效应,以期达到推进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对策建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具有高价值且难以被复制的复杂知识被作为技术进步的关键因素,它越来越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动力.借鉴P.A. Balland等的做法,利用行业专利数据,测度了2007—2016年中国区域知识复杂度,在此基础上从集聚效应与吸收效应双重路径剖析知识复杂度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知识复杂度在空间上呈现东、中、西部依次递减格局,在时间上呈递增趋势且具有累积效应; 区域拥有的核心知识越复杂,产业结构发展水平越高; 知识复杂程度的提升可以借助集聚效应和吸收效应等方式间接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且集聚效应的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平顶山学院学报》2020,(2):100-105
旅游产业集聚水平的高低对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对于区域旅游产业集聚度的研究至关重要.采用产业基尼系数、区位熵指数等研究方法,选取2007—2017年的面板数据,测算河南省旅游产业集聚水平,并构建区域产业集聚度竞争态模型,分析各省辖市旅游产业集聚水平的空间分异.结果表明:河南省旅游产业整体集聚水平降低;各省辖市之间旅游产业集聚度差异显著;河南省旅游产业集聚的竞争态势空间分布不均,豫西、豫北地区旅游产业集聚水平较高,其他地区集聚水平较低.最后,基于数据分析结果,对河南省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系统调研了河南省安阳、濮阳、鹤壁三市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基础,分析了其发展特色和建设贡献,指出了产业集聚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系统提出产业集聚区主要发展产业集群的核心观点,并提出了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对策: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指导意见》和河南省委九次党代会精神,持续推进产业集聚区产业集群发展,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三大产业之间呈现融合发展趋势,旅游产业融合现象逐渐显现.笔者在综述国内产业融合研究的基础上,以山东寿光为例,分析了立足“大农业”的寿光现代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呈现多种旅游形态,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旅游产业的自身升级是其融合的动力机制,通过以技术融合为核心的资源融合、市场融合、功能融 .合和价值融合的共同作用实现了产业的互动发展.寿光在现代农业的基础上基于产业融合的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对于我国县域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景德镇正处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特殊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将是其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本文通过分析景德镇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及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推进景德镇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11年韶关市被列为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韶关城市发展之初,重点发展资源加工工业。随着资源能源价格的逐步攀升,韶关资源型工业开始陷入空前困境。在对产业转型升级必要性进行理论综述的基础上,结合韶关市实际.提出推进城市产业创新、有选择性承接珠三角以及其他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依托优质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走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18.
旅游产业集群有利于发挥区域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是一种提升目的地竞争力的新的战略模式.论文分析了山东省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条件,从旅游产业集聚度、旅游产业联系、旅游业发展规模三个方面对山东省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行了全方位的审视和评价.认为山东省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基础条件良好,区域内存在着旅游产业高度集聚的现象,旅游产业集群已经初步形成,但产业集聚的效应还不十分强大,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升级.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研究——以河南省三门峡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范围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内旅游业迅速兴起,区域旅游产业的地位基本确立.区域旅游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传统旅游区面临旅游产业转型和升级.以三门峡市为例,在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产业集群和区域旅游增长及构建的角度,提出"点轴驱动、集群开发、重点突破"的发展思路,构建一个重点突出,产业互动、集群开发的产业布局网络,实现区域旅游空间布局由点状分布向点线结合网络互动集群式布局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