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科学原理本身是不可专利的主题,应用了科学原理的发明才是可专利的主题。专利保护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应当恰当地划定科学原理和可专利主题之间的界限。  相似文献   

2.
古希腊理性对技术的审慎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古希腊哲学对技术持有一种怀疑的态度:既向往技术,又担心技术中蕴涵的对自然的背离指向;看到技术既带来了物质富足,又湮没了个体对卓越和社会稳定的追求;因此人工自然居于次要地位,自然对象比它真实.人工自然不能成为人追求的首要关注点。技术是必要的,但却是危险的。这种古代希腊的哀术的怀疑论能印证今天的技术批判思想,在今天这种怀疑的理性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10,(1):24-25
DNA(脱氧核糖核酸)是人身体内细胞的原子物质.每个原子有46个染色体,另外,男性的精子细胞和女性的卯子,各有23个染色体,当精子和卵子结合的时候.这46个原子染色体就制造一个生命。因此,每人从生父处继承一半的分子物质,而另一半则从生母处获得。  相似文献   

4.
核酸类的DNA疫苗药物是研究开发治疗性疫苗的理想路线。DNA疫苗主要通过内源性途径递呈抗原,同时也可进行交叉递呈,所以能引起细胞和体液双重免疫反应,是强大的疫苗输入系统。DNA疫苗更有利于激活细胞免疫应答,这对发展抗恶性肿瘤、抗慢性感染等重大慢性疾病的治疗性疫苗,是极为有利的,因为针对这些疾病的治疗,细胞免疫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其次, DNA疫苗成品主要为质粒DNA,可利用大肠杆菌原核系统,进行大规模生产和纯化,成本低廉。在常规条件下非常稳定,可长期保存,不需要冷链运输,对于产业化开发和应用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5.
自然中的技术异化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自然中的技术异化是指人类利用技术控制自然而满足自己需求的过程中,自然以相应的力量反控制人类。本文分析了自然界物质存在状态的技术异化,自然发展过程中的技术异化,以及原本就属于自然的人的技术异化。  相似文献   

6.
正科学家从一根大腿骨里获得了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类DNA,这个大约40万年前的大腿骨属于古人类或者是早期人类,即海德堡人,这一发现为人类进化史提供了一块至关重要的拼图。借助现代科技重新得到并给这些高度降解的远古DNA排序,科学家仅用2克骨粉,就能重建几乎完整的线粒体(mt)基因组。该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这是一项意外发现,因为早期古人类看起来有点像尼安德特人,科学家曾认为二者的线粒体DNA来自于一个共  相似文献   

7.
目的:根据我国司法鉴定领域DNA鉴定检测的具体情况,整合DNA自动化分析工具和实验室管理系统,搭建适合我国公安系统的DNA自动化分析鉴定系统,提高工作效率,提高鉴定检测质量。结果:已经累计接收案件I万多起,检材5万多件。在本系统运行过程中,一直保持GeneMarker分析工具与GeneMapper分析工具并行工作,通过7977样本结果的比对未发现异常状况。结论:FAGLims系统真正成为覆盖DNA鉴定整个流程、协助质量控制、帮助提高效率,并为实验室认可提供技术支撑的得力助手。  相似文献   

8.
根据考古学、人类学以及遗传学的证据,现代印度人群被认为起源于3次迁移事件:第一次迁徙源于东非,发生于约6万年前,形成了南亚的土著居民;第二次是约1万年前来自于近东的人群迁徙,多被认为与农业扩张有关;第三次是4千年前中亚的雅利安人入侵。此前对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的研究表明,印度人群线粒体DNA可被划分为N和M两个类群,其中前者包括大量特有世系和许多欧洲世系。  相似文献   

9.
文章旨在观察茯苓粗提物体外对小鼠精子膜功能、精子DNA和存活力的干预作用。取小鼠精子制备精子悬液,并分为正常组(PBS)、生理盐水组、阳性药对照组(维生素C组)和茯苓粗提物低、中、高剂量组(1.0mg/mL、5.0mg/mL和10.0mg/mL)。各对照物及茯苓粗提物分别与精子悬液共同孵育后,检测精子膜完整性、DNA损伤程度及存活力,通过精子低渗膨胀试验评估精子膜功能,精子染色质扩散(SCD)实验检测精子DNA完整性,并与已知的抗氧化剂维生素C对照。发现低、中、高浓度的茯苓粗提物在相同的条件下均可增加精子存活时间,提高精子存活率和活力,降低精子DNA损伤比率,对精子膜功能和DNA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中5.0mg/mL和10.0mg/mL(中、高)的茯苓粗提物组作用明显优于维生素C组(/9〈0.05或P〈0.01)。得出结论,茯苓粗提物对小鼠精子膜和DNA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基础科学》2012,(1):41-41
Aprataxin是一种DNA去腺苷化酶,它可作为DNA单链损伤修复酶,直接催化去除单链断口污染加合物上的5’-腺苷酸,使因错失而中断的DNA连接反应得以逆转。Hnt3蛋白是人源Aprataxin在裂殖酵母中的直系同源物,它们间具有基本相同的生化、分子生物学和功能特性。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大成研究组和江涛研究组与合作者,  相似文献   

11.
波普尔证伪主义的心理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俊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5):45-48,66
心理学之所以选择或不选择实证的方法,并不是由实证方法本身的特点来决定的,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时代精神,不同的时代精神下又有着不同的科学标准。而科学哲学一方面是时代精神影响的结果,同时又是一个时代精神形成的标志,因此从科学哲学的角度来探讨心理学的发展就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章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波普尔证伪理论对心理学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The nature and status of cultural evolution and its connection with biological evolution are controversial in part because of Richard Dawkin’s suggestion that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culture should include “memetics,” an analog of genetics in which genes are replaced by “memes”—the hypothetical units of cultural evolution. Memetics takes different forms; I focus on its minimal form, which claims merely that natural selection shapes to some extent the evolution of some aspects of culture. Advocates and critics of memetics disagree about the scientific status of memetics, but they agree that memetics must face the following fundamental problems. Problem 1: Cultural evolution differs too much from biological evolution. Problem 2: Culture is too complex. Problem 3: Memes are too difficult to identify and track. Problem 4: Memetics produces only trivial result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se problems in the context of a minimal memetic analysis in one specific context: patented inventions. Technology is a special subset of culture, and patented inventions are a special subset of technology—not least because there is a detailed written record of every patent. I describe four recent empirical results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derived from memetic analysis of the patent record. Result 1: Inkjet printing, PCR, and stents are key driver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Result 2: Patent genealogies are tangled and incestuous. Result 3: Door-opening innovations drive the evolution of technology. Result 4: The evolving content of the drivers of innovation confirms the importance of inkjet printing, PCR, and stents, among other inventions.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minimal memetics can provide a novel and illuminating analysis the evolution of patented technology. Furthermore, this memetic analysis can answer all of the main problems with memetics. Problem 1 can be dismissed because culture and biology can be quite disanalogous, provided that natural selection still operates in both. Problem 2 is a mirage, because memetic analysis of the patented invention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full richness and complexity of the evolution of technology. Problem 3 is easy to solve, because the patent record makes it trivial to identify and track patents and their key traits through lineages. Problem 4 can be fully answered only after memetic analysis becomes widespread, but the results reviewed here shows that minimal memetics does yield scientific results that are nontrivial and interesting.  相似文献   

13.
富兰克林:一位过早凋谢的科学之花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富兰克林是一位著名的女科学家,她的DNA晶体X射线衍射照片对DNA双螺旋的发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她的早逝使其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不能不说是科学史上的一件憾事.本文将简要介绍富兰克林的一生,重点在她对DNA结构的阐明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对这位女科学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都梦想着把社会建造得像园林一样秩序井然,但由于这种秩序是人赋予自然的,所以它并不符合自然的本性,不可避免会导致对于自然的破坏。为了解决人与自然的冲突,人不仅要容忍自然与人类设计之间的差异,而且要捍卫这种差异。  相似文献   

15.
从1982年起杨振宁因其规范场论而被多次提议(名)再获诺贝尔奖。至今这些提议(名)未能成为现实。究其原因,不是由于成果本身的重要性不够,也不是由于诺贝尔奖在同一领域不授予第二次奖的"规定",更不是由于扬振宁年龄太大和成果作出时间太久远的原因,而是由于诺贝尔奖鼓励创新而不补奖的"潜规则",还有其作为科学界"最高荣誉"的象征性理念,以及杨振宁在科学界已具有几近再获奖也不能提升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发布的中国专利数据库,采用专利分析的方法,对动力型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的相关专利数据进行统计、提炼、分析,从专利申请总量、重点专利技术和专利申请人等方面对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专利进行分析总结,为我国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技术研发和专利布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工程的生存论解读突出了工程作为人的存在方式,这可从海德格尔处找到相应的思考线索。海德格尔不仅在对此在的生存论分析中赋予生产的工程以"生存论性质",开显了工程的存在论视阈,而且阐明"以栖居为指归的筑居"才是人的应然存在方式。因为,只有"栖居"式的"筑居"才能使人类建造的工程和谐地融入自然中,让人诗意地生存。  相似文献   

18.
朱彤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8):21-24,37
20世纪,一些学者和科学家试图用已有的科学理论和哲学分析将西方占星术(astrology)①排除在科学之外,但真正让西方占星术目前仍没能走入主流科学里的,却是近30年来的几百个对占星术有效性的科学检验.今天从哲学上看,无论是证伪主义所表述的科学是理性的,还是历史主义所表述的科学是非理性的都一致地把占星术拒斥在科学之外.占星术之所以又会在大众中盛行起来,是缘于在20世纪初人们开始对科学万能发生质疑,同时对主要是涉及精神领域的占星术,至今仍没有能很好替代它的科学学科,正如化学、核物理学可以很好地替代炼金术那样.  相似文献   

19.
工程的生存论意蕴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工程不只是造物手段、工具,也不限于造物功能,它是因人类生存需要而生的,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类本性,具有生存论意蕴。生存是工程的根本维度,正是工程方式、人工世界和实存工程在不同层面上交互作用和有序运行,即人类的工程活动和工程化生存,创造、沉淀和呈现着古今文明,丰富、建构和提升着人作为人的类本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分析方法,从SCI论文发表情况、各主要学科发展动态,以及专利申请和授权情况等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基础研究发展的现状。结合当前世界前沿科学发展态势,分析了有可能在未来取得革命性突破的热点领域,以为未来我国基础研究的部署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