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两大问题之一,也是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学术界,人类社会的发展究竟是应“以人为中心”,还是要“以环境为中心”的讨论未能统一。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内涵及和谐发展理念构建三个方面的探讨,认为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的争论终将要统一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与模式中来,并提出了构建和谐发展理念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以自然科学为基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经济学等人文社会学科逐渐兴起,一段时期以来自然科学与经济学逐渐交叉且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本文分别从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多个学科就其和经济学交叉按照时间维度进行综述. 物理学与经济学的联系颇为紧密,近年来时间序列动态相关性研究及能源市场预测,均从物理学理论和方法中有所借鉴;化学经济学发展较为缓慢,本文对其未来发展方向作了初步展望;经济地理学理论为研究经济问题提供了新思路;生命科学与经济学二者相辅相成,运用生物学理论和方法分析人类社会的经济问题已有显著成果;随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神经层次,发展出神经经济学等一系列交叉学科,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包含着马克思环境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这体现为六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人的自然性与人的社会性的统一是从人及自然各自的根本属性出发,说明人与自然的矛盾统一,是马克思环境哲学的思想基础;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统一,是从两类关系的关联性出发,说明它们和谐的内在必然性,是马克思环境哲学的核心内容;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是从人的社会性出发,说明的是人的社会本质,是马克思环境哲学的价值依据;无机身体与有机身体的统一是从人的自然性出发,说明的是人的自然的本质,是马克思环境哲学的理论特征;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的统一,是从人的实践本性出发,说明的是人的主体性的特殊规定,是马克思环境哲学的实践原则;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统一是从人与自然和解的根本旨归出发,说明的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之境,是马克思环境哲学的终级关怀和最高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4.
这里所说的隐喻与符号化是一种互文的关系,也就是说世界与人都是符号化的,这种符号化经过隐喻的力量而实现。卡西尔的文化哲学理论是建立在将世界与人符号化的基础之上来研究人类文化的本质与功能,并且他分阶段解读了人类文化的进程与同质、异质文化本身所存在的冲突与和谐关系。从而在哲学史上真正确立了文化哲学的开创性地位,并深深影响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史。本文则在其理论基础上,着力于从隐喻的功能角度重新阐释卡西尔文化哲学的符号化实质。借此证明隐喻思维的先验存在是符号的能指与其所指间产生新义与文本张力的中介,也是世界与人构成的人类文化可以符号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考察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历史演进,即人类思维在古代是追求和谐统一的本体论思维方式,是一种原始粗暴的和谐统一,人性归属于物性,人的主体性被淹没;近代哲学认识论的思维方式高扬人的理性和主体性的同时又过分地强调主客两分,把人与世界的关系僵硬化、对立化;现当代社会人类生存的危机使哲学家们寻求一种超越主客意识的和谐思维方式。由此去认识和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认为和谐思维方式具有其逻辑发展必然性。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代中国,最迫切需要转变思维方式,以超越主客意识的和谐思维方式指引对人和世界关系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而和谐思想深深根植于中华文化的传统之中,可谓中国传统"和合"哲学在当代的映照,其深层的内涵又与西方文化的一些基本精神相互融通。青年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共产主义——人类理想王国进行了初步设想,其中就凸显出对人全面发展的关注,贯穿着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大一统"的和谐思想。解读它,不仅对于深刻理解马克思的早期相关理论,而且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将形成一个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高度发展和全面进步的共同体。人类社会只有在平等的自然交流的基础上重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才能保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经历了工业化文明、面临环境与发展的重大挑战所出现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其核心是探求与自然的互为调适、协同进化以及人与人之人间的和谐共济,当代与后代的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渊源可追溯到中国古代哲学的和谐观,中国哲学强调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自己身心内外和谐,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中国传统的和谐谐观进行历史继承,又以现代实践为基础,在内涵、外延、实现手段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人与自然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环境的恶化现实地摆在人类的面前。人与环境的关系为什么会这样?本文从哲学的角度,阐述了作为 人的体的人的活动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从而使人们自觉地规范主体行为,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早期自然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注和思考自然是马克思早期理论探讨的重要课题。在大学时期他通过对古代自然哲学的研究,就对自然概念作了创造性的探讨,肯定了人在自然面前的能动性。而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在哲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构建了一种新的辩证的自然理论雏形。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以人为本"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内容,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科学地在社会实践观基础上阐述了"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这是关于人的理论思想的革命性变革,是最科学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人本主义思想,本文从实践的观点出发,浅析了人类实践活动在定义人的本质和"以人为本"实践观中的重要作用,论述了突出实践重大意义的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本主义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因此,在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我的和谐为目标的社会创作活动中,人必须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与大自然合作,并密切围绕"人——自然——环境"进行社会创作活动,才能使两者共同繁荣,才能为人类营造出全新的生存环境。而人类的造物活动不仅是一种技术,还是一种文化,创作不是单一存在的个体。人类造物活动的最终作品应该与环境相结合,而不是控制和支配环境。本文就此运用了大量室内外空间设计、产品设计的实例,论证了人类造物活动与周围环境相融共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多连通拓扑和东方经济学的原理及其数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类似偏爱关系和效用函数的公式,引入信任关系和影响函数以表示不同的家族、集团和组织系统的各种相互作用强度.由于它们可以影响系统中的产品、利润和价格等,并且常常独立于经济结果,因此这种系统可以制造出多连通拓扑经济学.当产量和这个影响是彼此独立时,它们能够形成结点或鞍点.当影响函数足够大,达到某个阈值时,它将形成一个导致资金流失的蛀洞.在回顾西方经济学的某些不足后,结合东方的思维体系,特别是老庄哲学,然后提出了东方经济学及其3个基本原理(阴阳五行生克原理,三才整体原理,多元循环原理),其主要特点是整体、平衡与和谐,其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原理,即自然-人-社会和谐原理.进而探讨了相应的数学理论及某些具体应用.东方经济学是一种非线性整体经济学,也是顾及各种因素的多连通拓扑经济学,这些考虑将有助于重构经济学.  相似文献   

14.
<正> 自然科学是生产斗争知识的结晶,即在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得到的关于自然界的经验知识的理论总结。哲学则是生产斗争知识和阶级斗争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即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的理论总结。各门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运动形态的特殊规律的科学,而哲学则是的研究整个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由此可见,自然科学和哲学的本质关系是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的辩证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自然科学是哲学的重要科学基础; 哲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理论指导。这种本质的、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从人的存在方式看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观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全新的发展理念,有必要从人的存在方式上建构其哲学基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主体性原则,并且不断地追求健全的主体性原则;同时在人与人或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上,可持续发展还有必要承认互主体性原则的规范和建设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金辉  林萍  陈丽君 《科技信息》2010,(35):J0028-J0028
人的和谐和社会的和谐是人类在个体和社会两个维度上的最高理想,加强道德教育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之一。学生是未来建设和谐社会的骨干力量是承载家长高期望值和社会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本文通过和谐德育活动,使学生正确选择职业,实现个人职业发展,成为社会合格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17.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灵魂,自古以来各派思想家们都把追求和谐作为自己的哲学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而形成的集合体,只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紧密联系并相互协调,整个社会才能保持有序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这就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中找到和谐思想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8.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灵魂,自古以来各派思想家们都把追求和谐作为自己的哲学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而形成的集合体,只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紧密联系并相互协调,整个社会才能保持有序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这就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中找到和谐思想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9.
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是在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提出的,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重新反思的结果。二者在理论与实践上有一致性,它的提出为人类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根源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它是以环境伦理学所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为基础的,这种价值观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价值选择的标准和人类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环境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20.
人类与环境是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殊关系,人的行为与环境相和谐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生物圈的稳态为基础,使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朝着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