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境界说”又是新理学的中心思想,是新理学中最有价值的思想之一。冯友兰认为,人生境界有高低之分,觉解多者,其境界高,觉解少者,其境界低。根据人的觉解程度的不同,将人生境界从低到高划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天地境界乃是最高的境界。  相似文献   

2.
冯友兰的诗学是其哲学的一个部分,他对“诗”的认识与其对“道”的体认具有基本一致的向度。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对冯友兰诗学进行梳理。首先冯友兰认为诗是与情感相关的,诗所写的是具体的情感和事物,但以此所表显的却是情感之“理”,也就是情感之所以为情感,或者说情感的共相和类的特征。传统的比兴手法正可以表显情感之理。最高明的诗能表显哲学的最高本体“大全和道体”,而要作到这一点,诗人必须具有风流的人格,风流的人格也就是人生最高境界——天地境界的审美化。正因为诗能表显理和道,所以诗可以作为一种哲学的言说方式即诗性的言说方式。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言说方式应该和逻辑推理方法一样,成为未来哲学的两大支柱之一。  相似文献   

3.
以“仁”为核心的理想人格,既是一种道德人格,又是一种审美人格,而人格美的最高境界是人生的伦理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完美融合,这种境界就是为理学家们所津津乐道,后建构成一整套理论体系的“孔颜乐处”。“孔颜之乐”是仁与美的结合,是道德与审美的相得益彰,是伦理美的极致。  相似文献   

4.
超拔人的境界以建立理想人格是冯友兰新理学的核心与归宿,并以之主张;真学问必须“从人下手”,为人提供凡中作圣的理性工具;必须摆脱传统唯物唯心的纠缠,在观念上达到“一片空灵”,以抓住人之本、根;必须能让人“以心观真际”,对人生得到最高的觉解,从而“引人入圣”;必须通过转识成智之法以点化众生而成圣成贤。在评析冯友兰人学思想的基础上,当代中国人学体系的建构,应着眼于从实践活动或现实生活入手,着眼于对中国传统人学理论的继承和应用,着眼于在马克思科学实践观基础上,实现实践人本学、传统人学观与西方当代人学观的三家互动,会通与对接。  相似文献   

5.
加强大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培养高等合格人才的必然要求。新时期大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道德素质教师是师德建设的主体,应自觉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冯友兰先生在《新原人》中曾说:"人生有四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无人境界。"大学教师至少应该是道德境界中的人。因为  相似文献   

6.
魏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且颇具风采的一个时代。这一时期玄学盛行,崇尚精神解放,它以对人生的爱恋、自我的发现与肯定,以及崇尚自然、超然物外为风尚,形成了魏晋士人独有的哲学、自由的美学精神,形成了魏晋士人所追求的理想人格———"自然"人格。理想人生境界的确立,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风范,其影响是甚为深远的。  相似文献   

7.
冯友兰仁学是以其人生境界说为基础构建的一种情感伦理。与世间一切存在“同情”是冯友兰共情思想的道德表征,即人应以相恰切的情感和万物处于“共鸣”状态;“无我之情”是一种利他行为动机,它是按照人的“觉解”高低进行道德判断,并对世间万物所持有的情感性接受;“圣人”是冯友兰关于如何重构一个理想的社会,以及人所“应该”秉持的伦理生活的重要观点。冯友兰仁学以共情为核心,把情感视为社会道德建构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曹植诗歌中的"飞鸟"意象是其心灵轨迹的生动反映和形象写照.概而言之,可分为"理想鸟"、"孤独鸟"和"自由鸟"三类.他们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对孤独与压抑的感伤,对自由境界和理想人格的向往.揭示了诗人在曲折的人生历程中承载的孤独与寂寞,深刻的生命体验和不懈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9.
在儒家看来,人伦规范源于天道。儒家的人学思想主旨就是以天命的人伦为依据,以践行人伦,并使人伦关系达到"中和"作为人生的最高成就。而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即是儒家推崇的理想人格的典范——君子。  相似文献   

10.
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适应转变,健康成长;树立思想,把握人生;提高修养,完善人格。教师在给医学专业的学生讲授这些内容时应渗透和强化医学专业思想,从而促使他们在思想品德和医德修养方面达到一个理想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说的开创者。孔子以"仁"为基石,对古代沿袭下来的圣人、君子、小人等不同社会人格做了全新的阐释,赋予其有差别的道德意义。在此基础上,孔子划分出"斗筲之人""小人""士""君子""圣人"等五种人生境界,并把"学"作为提升人生境界的工夫。孔子认为"学"有四点要注意:要端正态度,要讲求方法,要随时随地,要克服意必固我。研究孔子人生境界论的意义在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国民道德修养,追求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2.
老子哲学集形上学、人生论、认识论和历史观于一体,无论从理论深度或逻辑的严密性而言,堪称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最完备的形式。其中,形上学是理想人格原则的逻辑起点,理想的人格原则是老子哲学的重心;而认识论是联系“道纪”与人格原则的桥梁。  相似文献   

13.
历来不少专家学者对《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题作过多视角的探讨,本文试图从诗人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入手,对这一问题作新的探索。笔者认为,《梦游天姥吟留别》以梦游的形式向世人表露了诗人的心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产生了梦境,梦境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而人生的最高理想则在于坚持独立人格。因此,展示人生理想与黑暗现实的矛盾,强调坚持独立人格的决心,抒发投身山水自然的愿望及蔑视权贵的傲世之情,这就是《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浅谈美术教育对中国人格建构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毓玲 《科技信息》2010,(36):I0283-I0283
美育工程,不仅承担着升华人格、完善道德的任务,而且具有拯救精神、整合人格的意义。美育的价值观念与操作方式,比如将人生意义与审美境界相融合,将道德规范、智力教育与个性化、形象化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在启发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注入知识与道德——都可以用来作为我们今天纠正应试教育的弊端、开展人生教育与智力教育的资源;美育所提示的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可以用来升华人们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精神是其理想人格的展示,周恩来精神是个逻辑的整体范畴,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宽广的外延。通过研究周恩来精神外延中的高远的人生理想、不馁的奋斗精神、朴实的精神风范和知行合一的实践品格等四个方面,为今天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寻找理想的标杆,从而彰显周恩来精神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安贫乐道、固穷守节是儒家所倡导的理想德行模式和行为风范,陶渊明对这一思想的接受经历了从疑惑反思到认同和内化的复杂过程。“安道苦节”是陶渊明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着陶渊明行藏取舍的人生选择和对理想人生境界的建构  相似文献   

17.
罗马哲学家西锡罗说得好:“哲学!人生之导师,至善之良友,罪恶之劲敌,假使没有你,人生又值得什么?”《参见:方东美《中国人生哲学概要》第2页)哲学有诸多功能,但它起码的功能之一就是关心理想人格问题,即它能引导人们树立人生理想,进行价值选择,使人对生活寄以希望,使人的精神境界得以升华,使人格得以完善,使人生活得有价值和意义。纵观哲学史,大凡真正有影响的哲学思想,在阐述自己世界观的同时,也往往关心理想人格问题,提出自己的人生理想。哲学世界观往往是哲学家们设计理想人格的理论基础,并通过理想人格的设计引导人们树立人生理想。本文拟从宏观上对中、西传统哲学及  相似文献   

18.
以儒道佛为核心的中国传统理想人格以天人合一作为追求的最高境界,具有理想的世俗性,修炼的自力性以及生命的审美性。在当代精神文明建设中,有助于激发人的道德主体意识,自制意识以及我完善,自我提升的动力。  相似文献   

19.
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是大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动力之一。改革开放形势下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演变在某种程度上表征了大学生对理想人格追求的变动趋势,但从本质上而言,社会主义理想人格仍然是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的最高取向。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建构不仅是高等学校教育予以特别关注和全力解决的问题,而且也是大学生的自我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20.
宋代理学家以一种带有生态意义的审美终极关怀去观照自然、社会和人生,构建了体系完备的生态审美境界论。宋代理学美学的生态审美境界论由“孔颜乐处”观、“曾点之乐”观、“圣贤气象”观组成,三者相辅相成,其实质是一种追求万物一体、人生圆融、社会和谐的天地境界,标志着中国古代美学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