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寿祺是清嘉道年间的代表学者,学通汉、宋,世称“通儒”,因其早年学历、交游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其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辑佚方面尤为突出。考证陈寿祺生平经历的五个发展阶段、学风衍变的基本过程,并且简略地考释了《尚书大传》、《五经异义》、《三家诗遗说考》等其在辑佚方面的代表性著作。  相似文献   

2.
陈寿祺陈乔枞父子是晚清闽省学术的领军人物,时人称其“所著经辨诸书,自元和惠氏、高邮王氏外,盖莫与抗手”。二陈的《诗》学研究造诣颇深,尤其是对三家《诗》的研究,影响深远。本文简要介绍了陈寿祺陈乔枞父子的生平,概述了学界关于二陈《诗》学的研究成果,期望于《诗经》学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阮元的《三家诗补遗》是清代较早的三家《诗》学著作,其主要贡献有两点,一是在王应麟《诗考》的基础上多有补充,二是提供了关于三家《诗》派别划分的诸多方法,尽管这些方法多存在着逻辑上的漏洞,但给后来的三家《诗》研究提供了诸多借鉴。  相似文献   

4.
《西藏考》是清光绪间刻本,主要内容为巴勒布、布鲁克巴奏书及七十九族分辖经过,碑文、摩崖文及题词,路程几部分。通过比较,可以认为:《西藏考》不是《西藏志》的衍生书,其材料取自于或抄录于《西藏志考》;《西藏志考》成书应在前,《西藏志》是在《西藏志考》基础上调整、修改而成的。《西藏志考》应是《西藏考》、《西藏志》两书共有之"祖本"。  相似文献   

5.
《萧山任氏家乘》收有高则诚的佚诗一首,另有署名刘基、苏伯衡、顾硕等而与高则诚密切相关的文章若干篇。这不仅表明诗文真实可信,而且表明:高则诚任江浙行省掾时,除刘基外,还与陶凯、王等过从甚密;至正十一年六月之前,高则诚即因意见不合而离开了浙东帅幕府,在萧山开馆授徒,任原礼是其最亲近的学生之一。至正十二年后,高则诚虽因绍兴路总管府判官、四明都事等职而活动于绍兴、宁波等地,但与萧山任氏仍有密切的联系,至正十五年,更是曾长时间驻留萧山。  相似文献   

6.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在近代中国领土创办、发行的第一份中文期刊,在西学东渐、中西文化交流方面有重要地位,在中国报刊发展史、新闻传播史上有开创之功,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拟结合相关资料,略述《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主要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诗经》在汉代的经学地位早已被学界公认,但是对于其在汉代的文学地位还有待于做进一步的研究。笔者从《史记》《汉书》《后汉书》这三部史传中搜集大量例证,旨在归纳汉人的诗学观点——言志说、讽喻说、发愤说,从而探讨《诗经》文学精神在两汉时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诗大序>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部重要文献.美国汉学界<诗大序>研究可分为三种代表性类型:一是刘若愚与吉布斯运用阿布拉姆斯艺术"四要素"理论剖析<诗大序>;第二类是范佐伦与宇文所安阐释<诗大序>中重要文论术语;第三类是以苏源熙为代表的关于<诗大序>与<乐记>承继关系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以《三遂平妖传》二十回本的世德堂本和四十回本的嘉会堂本、天许斋本为主要语料来源,将其中的异文进行比对。从词汇的角度把《三遂平妖传》中的异文分为同义词异文和异义词异文,发现四十回本的《三遂平妖传》既保留了二十回本中宋元时期的词汇,又有冯梦龙按照当时的语言习惯修改的词汇。  相似文献   

10.
陈奂《诗毛氏传疏》是清代《诗经》学研究的代表作,其主旨为探明《毛诗》古义,尤其擅于考证《诗》中之礼。陈奂精通礼学,在注《诗》时经常对郑玄等前儒礼说进行驳正,对《仪礼》仪节进行考证,并根据《毛诗》对先秦逸礼进行发掘。他在疏中提出了诸多礼学观点,如《诗》可以补礼之阙、春秋有变礼、礼尚养老等。其解礼的总体特点一是重视文字训诂,二是擅于以经解经。  相似文献   

11.
研究施耐庵、罗贯中对《水浒传》成书的贡献,应从大板块的概述向纵深着力。施耐庵与《靖康稗史》编者耐庵并非一人。施耐庵出身于说话艺人世家,是宋末庵字辈艺人最年幼者,极有可能是当时著名艺人施圭之子。南宋初期的四人单传是水浒故事的先导;《宣和遗事》是水浒故事的里程碑;元初的水浒杂剧中的有关描写和关键词语的创造,这些是施、罗创作《水浒传》吸取、借鉴的宝藏。施耐庵是前人成果的集大成者和再创作者。他采用了《宣和遗事》的框架结构,这种结构有其优点。施耐庵对宋十回加强了忠义思想,对武十回更多地保留了话本原貌,对杨志、鲁智深、史进故事也分别进行了处理。征方腊部分施耐庵加工的成分最重。从作品中的线索考证出施耐庵集撰本的开端及大体回数。罗贯中是《水浒传》的最后加工者和定稿者。近来研究者发现了罗贯中编纂《水浒传》的内证。罗贯中对《水浒传》的最大贡献是设计出开篇的乱自上作和终篇的悲剧结局,对施耐庵的集撰本的总体思想倾向进行了改造和提高。王进遭受迫害,林冲被凌辱家破人亡酿成的官逼民反的事件,被概括成了社会性的口号。罗贯中设计的宋江悲剧结局,在于为人们提供历史的教训。这也深化了作品的思想意义,并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量。罗贯中将鲁智深的遭遇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