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快乐至上     
在功利主义者眼中,追求快乐是为了尽可能让别人看到;对享乐主义者而言,追求快乐是为了让自己得到满足;对幸福说的拥护者而言,快乐是建立起积极而理性的生活模式:对快乐至上的人而言,快乐则是可以让你感觉愉悦的任何东西.  相似文献   

2.
高晞 《世界科学》2021,(2):54-56
1543年,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一年.5月,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在德国纽伦堡出版;6月,维萨里的《人体之构造》在瑞士巴塞尔出版.对中国读者而言,维萨里的名字可能比较陌生.维萨里(Andreas Vesalius, 1514—1564),比利时人,解剖学家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御医.  相似文献   

3.
精辟断语 振聋发聩──访我们尊敬的卢鹤绂教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辟断语振聋发聩──访我们尊敬的卢鹤绂教授环顾当今的中国,就一般的市民而言,似乎什么都有了:空调、彩电、微波炉;生活接近小康的人们在考虑购买电脑、小汽车。于是许多人很满足于今日的现代化或准现代化生活,然而有一位八旬老人却在发问,我们中国人正在享用的这...  相似文献   

4.
胡晓峰 《科学之友》2008,(5):115-117
文章论述了西汉治铁业的发展,探讨了钢铁对兵器制造技术的影响,并就其兵事而言,钢铁兵器对其影响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龚静 《世界科学》2000,(5):41-41
眼前是一些中国民间的剪纸作品,莲生贵子、石榴崩子、鱼戏莲、抓髻娃娃、繁茂的树,这些图案纹样充满着民间渊源流长的生命崇拜的意识,尤其是当一个个形状于相似中各呈其态的抓髻娃娃排列在一起,以及意蕴生命的树形图案依次组合时,一种鲜活的对生命的期待和神秘感在黑白虚实的剪纸上升腾而起。 对“阴阳相合化生万物”的树的崇拜,尊子嗣象征“抓髻娃娃”为生命之神,对现在的人们而言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了。曾经对生命之源抱有神秘之心,曾经对人类缘何来到世上怀有想象之翼,而今天,谜底已经揭开,人类之所以成为今天这个样子是从类人…  相似文献   

6.
《科学之友》2015,(2):12-15
<正>2009—2012年欧洲深陷债务危机,德国经济却一枝独秀,依然坚挺,它增长的动力来自其基础产业——制造业所维持的国际竞争力。对于德国而言,制造业是传统的经济增长动力,制造业的发展是德国工业经济增长的不可或缺因素。基于这一共识,德国政府倾力推动进一步的技术创新,其关键词是——工业4.0。如何缩小差距,逐步向工业4.0迈进?中国可以借鉴德国经验,少走弯路,中国的工业4.0时代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7.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涉足博客,他们的这种热情在促进科研信息交流的同时,对科学家这个特殊群体而言,“博客禁令”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8.
尘埃图书馆     
飘飞的尘埃 对常人而言,尘埃是细微的颗粒,是脱落的死皮,是你我都将“土归土、尘归尘”的状态。然而,对科学家来说,尘埃充满吸引力。地质学家、环境学家和健康学家甚至天文学家,都对风中飘飞的尘埃兴味十足。  相似文献   

9.
火星以它红色的表面而闻名。对科学家而言,今年是几千年来火星距离地球最近的时期,为抓住这一最佳探测时机,欧洲空间局和美国航空航天局最近先后向火星发射了一系列探测器。  相似文献   

10.
与病毒共存     
<正>提起与病毒共存的观点,不少人都觉得不现实。病毒的存在就是为了繁衍和传播,而这一切都是要以破坏宿主细胞为基础的。对人类而言,病毒的流行不仅会导致个体的死亡,而且还会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尽管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进步,我们对病毒的认知在不断深入。而医药卫生领域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遏制了病毒对人类的影响,但是,诸如艾滋病病毒、新冠病毒、狂犬病毒等病毒,仍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健康风险。而现阶段,由于缺乏有效的针对性药物,我们仍无法在短期内战胜这些病毒。因此,与病毒共存的话题也在不断被热议。  相似文献   

11.
<正>比如,星形胶质细胞可能在抑郁和焦虑中发挥作用。许多人假如思索过这件事的话,大概认为思考是由庞大的神经元网络完成的一些事。神经元是一种专化的电传导细胞,占据人类头颅的上半部分。就现状而言,这种想法是正确的。人类大脑中的860亿个神经元确实承担大部分的认知工作,但并不是全部认知工作。  相似文献   

12.
火星编年史     
<正>在马修·辛德尔的《火星在上》一书中,人们对火星的看法反映了地球文化的变迁。当我们追溯“行星”(planet)一词的词源时,它的字面意思就是“流浪者”——星星游离迷失的光点。通常情况下,它的运动方向与恒星相同,但有时也会停顿并转向。当地球在轨道上超越某颗行星时就会出现这种逆行运动,它很难嵌入地心说的宇宙模型,但对于那些仰望天穹寻求讯息的文化而言却充满了意义。行星们提供了大量的预兆,对这些预兆的研究衍生出的知识体系则慢慢演变成了自然科学。  相似文献   

13.
正著名科学家和畅销书作家瓦茨拉夫·斯米尔对肆虐全球的大流行病进行了详尽全面的介绍。本文摘自《全球灾难与趋势:未来50年》一书。就这一波传开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影响范围而言,要想做出可靠的判断,还为时尚早。根据官方数据,中国的疫情可能正在逐渐消弭;韩国的形势则似乎是可控的;但在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病毒势头正盛;而美国的疫情尚处于指数期的早期阶段。我们无法确定,第二波甚至第三波疫情是否会到来,同样  相似文献   

14.
关毅 《自然杂志》2015,37(6):461-469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2015年10月 5日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 医学奖授予中国中医科学院的药学 家屠呦呦等三名科学家,以表彰他 们对疟疾等寄生虫病机理和治疗的 研究成果。值得一提的是,屠呦呦 分享了这份诺奖的一半,“以表彰 她对治疗疟疾新药的发现”。这是 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 研究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 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最高奖, 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世界最高奖。 世界上每年有约2亿人感染疟疾,在 全球疟疾的综合治疗中,青蒿素至少 降低了20%的死亡率及30%的儿童死 亡率,仅就非洲而言,每年就能拯 救10万人的生命。对于屠呦呦因青蒿 素而获奖,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胶体 与界面研究所所长、抗疟疾药物研 究专家彼得•泽贝格尔表示,这绝对 是“实至名归”。青蒿素的发现, 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的人特别是儿童 的生命,这项长期且艰难的基础性 研究显示出植物提取物在医药领域 的巨大潜力,将诺贝尔奖颁给这项 “对许多人生活产生积极影响的伟 大研究”再合适不过。  相似文献   

15.
张长青 《世界科学》1997,(12):29-30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然资源及能源的消耗量也在与日俱增。这样一来,全球性环境污染状况也就变得愈加严重。在矿物燃料消耗的同时,从火力发电厂排出的有害气体对大气环境构成恶劣影响。在此背景下,人们在急切地盼望着清洁能源的出现。生产清洁能源有多种方法。就目前而言,海浪发电远不及水力和风力发电那样普及,但就其配电系统的分布密度及稳定性而言,同风力发电相比,海浪发电有一定优势。海浪是通过风的推力而形成的,而风是在受到日光的影响才产生的。海浪推动了本来无风区域的海水,进而产生了能量。能量积聚在海…  相似文献   

16.
《世界科学》2009,(8):F0004-F0004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就共生关系而言,尽管寄生虫和人类之间的”恩恩怨怨可能对我们有正面的影响,甚至可以改变人的性格和进化过程:但是,通常是弊大于利。以下是该刊列出的十种最常见的人体寄生虫以及它们可能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石磊 《世界科学》2010,(9):21-22
<正>10年前,当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宣布第一份人类基因组草图完成时,人们曾对这一计划抱有美好的憧憬。然而10年过去了,在医学领域内还没有出现当时作出的种种承诺。对生物学家而言,尽管基因  相似文献   

18.
<正>"机器换人"是一个大工程。在中国制造看来这个工程已经势在必行,劳动力的缺乏让机器人市场充满商机。就浙江而言,计划5年投资5 000亿元实施"机器换人"工程,如此大手笔加上这阵势,机器人的时代或许真的不再是专家口中随便说说的"元年"和"指数暴涨"了。但是,就目前而言,"机器换人"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难题重重待解决大投入致望而却步一方面,自动化、智能化的设备价格较高,动辄几十万数百万甚至更高,这给企业带来较大压力,特别是大量经济实力不强的中小微企业,无力  相似文献   

19.
最近,人们终于想到一个比较好的办法来处理大象粪便了。不要笑,大象一天就能制造出35kg以上的粪便。驯养者及动物园工作人员可得花很多时间去铲掉,因此,对动物园管理者而言,大象抽水马桶的发明可是个太好消息。  相似文献   

20.
《世界科学》2007,(3):47-48
嗅觉对生命体的意义可谓举足轻重。据研究,人们享受各种食物的味道时,至少有80%来自于嗅觉,仅有20%来自味觉。最近科学家通过对果蝇的实验发现,味觉和嗅觉神经细胞可能影响着果蝇成熟的进程和寿命的期限。对啮齿类和灵长类的大多数动物而言,当摄入的热量被严格控制后,它们的寿命会相对更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