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冻融试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温度收缩系数的测定,综合评价了细集料的粗细情况对水泥稳定集料抗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二灰稳定集料抗裂性能评价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针对现行技术标准缺乏半刚性材料的抗裂级配以及收缩评价指标的现状,根据限制最小粒径k法确定二灰碎石集料级配,通过振动试验、均匀设计法逐级振动试验及灰色系统理论,分析并确定了二灰砂砾集料级配;应用室内研究成果,在河南、陕西、河北三省铺筑了6条相关的试验路,并进行了长期跟踪调查。工程实践表明,研究推荐的二灰碎石、二灰砂砾方案具有后期强度增长快、抗裂性能优良的特点,并经受住了超重载、大交通量试验路段验证。结果表明:对二灰砂砾、二灰碎石采用不同抗裂级配设计方法是可行的;推荐的二灰稳定材料抗裂性能评价指标——开裂系数能反映此类材料的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3.
以工程实际常用的二灰和集料比为20:80的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混合料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细集料含量对二灰碎石混合料的无侧限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和干缩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2.36mm以下细集料含量在10%左右时,二灰碎石混合料可取得理想的强度性能和良好的抗收缩性能,即二灰材料替代细集料可以得到性能良好的二灰混合料,并可有效提高其抗水侵蚀能力。  相似文献   

4.
王海成 《科技信息》2010,(29):314-314,328
该文论述了抗裂水泥稳定碎石(即低剂量水稳碎石)基层的试验检测控制的具体做法和试验检测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开裂的形成原因及防控措施。在工程建设中应进行有效的控制,以确保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5.
通过半刚性基层裂缝产生原因的分析,根据广贺高速(怀集至三水)基层的设计和施工情况,对基层采用了骨架密实型的级配设计方法,并进一步对其优化和评价其抗裂性能,最后对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根据福建省浦南高速公路试验数据的分析,水泥稳定碎石集料的通过率,细集料的含泥量的大小对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影响,细集料对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7.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板体性、水稳性以及抗冻性、易于施工等优点被广泛使用,但若对其特点了解不足则容易产生干缩裂缝等病害,影响公路的使用寿命,本文就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在施工时的质量控制做简要的叙述。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两种不同结构类型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进行对比试验,得出骨架密实结构的材料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从而为公路基层设计提出了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应力控制模式下的小梁弯拉疲劳试验配合动态信号采集系统采集试验中的应变,通过Matlab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不同级配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疲劳特性。结果表明:水泥稳定碎石小梁试件疲劳变形分为稳定阶段、增长阶段和破坏阶段。级配不同,水泥稳定碎石试件的疲劳特性差别显著,各阶段模量差别明显。通过3个阶段对应下弹性模量临界点的对比得到不同级配水泥稳定碎石试件抗疲劳性能的优劣。  相似文献   

10.
为验证微裂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小水泥稳定碎石早期收缩应力,对微裂后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进行数值模拟。通过使用有限元软件并基于内聚力模型,对微裂后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外界环境变化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模拟了不同间距和不同深度裂缝布置下最大主应力的分布情况以及系统能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最大主应力和系统总能量随微裂缝间距的减小和深度的增加均呈减小趋势。并通过微裂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证明了微裂技术在减少水稳碎石基层收缩裂缝和减轻沥青路面反射裂缝中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避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收缩开裂的产生、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掺加凹凸棒石黏土来改善其力学性能与抗裂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试样相比,在各自最佳掺量下,掺X型凹凸棒石黏土、Y型凹凸棒石黏土和Y型煅烧凹凸棒石黏土的水泥稳定碎石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分别提高约5.9%,5.4%和21.5%,50 d后其干缩系数较空白试验分别减小约13.7%,7.4%和20.5%,且掺入凹凸棒石黏土后水泥稳定碎石的失水率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水泥砂浆的微结构,发现凹凸棒石黏土掺入后生成较多的水化产物,形成网状结构,从而大大减少了水泥稳定碎石的收缩裂缝数量.  相似文献   

12.
施工期间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施工期间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的发展规律,采用振动法实测了不同水泥剂量的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力学参数,根据实际的施工车辆荷载数据,运用Bisar3.0软件计算了基层层底拉应力,采用基于弹性地基板摩擦约束的收缩开裂模型分析了基层干缩裂缝间距,结果表明:水泥稳定碎石7 d劈裂强度值要大于现行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推荐值;在相同水泥剂量条件下,底基层采用二灰土的基层层底最大拉应力远小于开裂间距大于底基层采用级配碎石的基层;当底基层采用级配碎石时,基层水泥剂量应大于3.0%,施工车辆重量不宜大于35 t;随着水泥剂量的增大,水泥稳定碎石干缩应变、干缩系数先减小后增大,而基层开裂间距先增大后减小,并在水泥剂量为3.5%时干缩应变和干缩系数最小,基层开裂间距最大。  相似文献   

13.
汪锋  扈慧敏 《工程与建设》2011,25(3):372-374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矿料级配影响其强度特性,该文通过车辙板成型试件的方法,通过室内试验研究试件密实度、成型方式、级配类型对水泥稳定碎石强度的影响规律.水泥稳定碎石的密实程度对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有明显的影响,密实度高时,强度比较高;密实悬浮结构的抗压强度比骨架密实结构的试块抗压强度高;骨架密实结构的抗折强度高于密实悬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确定水泥稳定碎石在工程中达到冲刷量设计标准的最佳材料组成,采用灰色系统理论方法,选取集料分形维数、水泥28d砂胶强度、水泥剂量、含水量为建模参数,建立了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水泥稳定碎石28d冲刷量预测模型,并给出骨架密实和悬浮密实2种结构的水泥稳定碎石28d冲刷量预测模型简化式。适用性验证表明:2种结构的水泥稳定碎石冲刷量预测值和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均较小,说明基于灰色理论的水泥稳定碎石预测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其28d冲刷量值。  相似文献   

15.
试验研究了水泥稳定碎石试件,在室内静荷载作用下,浸水时间10~360d范围内的抗压强度、间接抗拉强度变化情况.同时,对比了冻融循环(-8~8℃)前后的试件抗压强度.试验数据表明:水泥稳定碎石试件的抗压强度和间接抗拉强度都保持前期较快、后期平缓的增长趋势,3次冻融循环后的抗压强度未出现明显的降低;因此,在长期浸水及冻融循...  相似文献   

16.
二灰碎石基层材料的合理结合料质量分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二灰碎石最优级配的基础上,根据集料不同密实状态下的空隙率变化结合料的体积分数,通过力学性能、干缩、温缩性能试验,研究结合料质量分数的变化对路用性能的影响,并运用灰色关联决策对不同结合料质量分数下二灰碎石路用性能进行了综合评定。结果表明:当石灰与粉煤灰的质量分数达到21.5%时,二灰碎石28d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抗压模量达到最大值;二灰碎石7d龄期的干缩应变随着结合料质量分数的减少而减小;二灰碎石7d龄期的总平均温缩系数(60℃~-30℃)和低温平均温缩系数(10℃~-30℃)随着结合料质量分数的减少而减小,而高温平均温缩系数(60℃~10℃)呈增大趋势;二灰结合料存在一个最佳体积分数,即当二灰结合料的体积分数等于集料的松散状态下空隙率时,其路用综合性能才能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7.
对不同集料体积掺量及掺合料配制的水泥基材料在室温、Na_2SO_4溶液浓度为5和50 g/L时的损伤破坏过程进行分析,并采用压汞法、扫描电镜-背散射电子图像分析和能谱扫描等方法得到相应水泥基材料的微观结构,研究了矿物掺合料和集料含量对水泥基材料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单掺石灰石粉造成的硬化浆体孔隙率增加,不利于水泥基材料抗硫酸盐侵蚀;尽管大掺量矿粉使得体系孔隙率有所增加,但仍能有效改善浆体孔结构,使大于10 nm以上毛细孔明显减少,从而显著提高水泥基材料抗硫酸钠侵蚀能力;纯硅酸盐水泥或单掺石灰石粉体系中,经Na_2SO_4溶液腐蚀后,试件的损伤程度随集料体积掺量增大而有所加剧.集料对矿粉试件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却并不明显;微观分析表明,主要膨胀性产物石膏倾向于分布在临近集料区域,这也是导致含集料试件加剧破坏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粗集料粒径对矿质混合料骨架稳定性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粗集料是形成矿质混合料嵌挤和骨架结构的基础因素,在矿质混合料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中通过逐级填充试验和均匀设计试验,分析了粗集料各级粒径的填充和干涉作用,并采用VCADR和CBR值对最大粒径为16mm矿质混合料粗集料的合理组成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骨架稳定的粗集料合理配比。  相似文献   

19.
合肥地区再生水泥稳定集料路用性能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击实、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冻性、干燥收缩性等试验手段,对合肥地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后得到的再生水泥稳定集料进行路用性能研究。研究表明道路旧混凝土再生利用是可行的,为实际工程施工提供必要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骨料粒径与碱硅酸反应(ASR)膨胀关系的研究现状,对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进一步开展骨料粒径与ASR膨胀关系研究的必要性.重点介绍了ASR膨胀理论的研究方法,分别从材料层次和结构层次介绍了不同计算模型的思路、基本原理、基本假设和关键参数,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最后通过对比分析,认为无论是材料层次还是结构层次的模型,在模拟ASR膨胀时均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并指出为了建立更为合理、适用性更强的ASR膨胀模型,应当同等重视微观的化学反应本身及宏观的物理膨胀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