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云峰 《甘肃科技》1998,14(4):43-43
为了预防食管癌术后三大并发症的发生,笔者于1993年以来进行了食管—胃粘膜肌层成形吻合技术的临床研究。经术后临床观察和钡餐透视动态观察及胃镜形态观察,食管腔内测压等临床实验此种贲门再造术有类似正常人贲门样功能。1.临床资料对照组36例,贲门再造组70...  相似文献   

2.
对成都肉联厂的9个生产日中正常屠宰的34995头屠猪的高温废弃胃共196个,经巨检分类后,对其中25例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确定该厂猪胃高温废弃的主要病理原因是坏死性胃炎。主要发病部位在贲门腺区,主要病理变化是胃粘膜层或更深层的凝固性坏死,以大量的纤维蛋白渗出及以嗜中性白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粘膜下层高度水肿及血循环障碍为特征,严重者常有细菌继发感染。本文对发生原因和发病部位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近、远期疗效及治疗过程中的经验。方法:对经食管吞钡X线拍片确诊的16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采用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并评价其近、远期疗效。结果:近期疗效:16例患者中,12例(75%)显效,4例(25%)有效,总有效率为100%;远期疗效:16例患者中,1例2周后复发经再次扩张治疗后未复发,另有1例在治疗后的半年内复发扩张治疗后,半年再次复发,经直径4.0cm气囊扩张后4年未复发。结论: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有效、易操作、安全、并发症少及复发率低,但有较多的细小经验及体会值得总结,以便更完善和更成熟。  相似文献   

4.
5.
杨燕 《甘肃科技》2000,16(2):59-59
我们对75例病理证实的食管癌、贲门部癌性狭窄患者通过内镜分别用局部注射抗癌药物(简称局化)Na -YAG激光(简称YAG)及微波组织凝固(简称EMCT)治疗 ,共253次 ,取得较好疗效 ,改善了梗阻症状 ,延长了生存期。现总结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本组75例患者 ,男性67例 ,女性8例 ,年龄31 -87岁 ,平均67岁。食管癌34例 ,贲门癌9例 ,胃癌术后复发9例 ,食管癌放疗后3例。分组情况见下表 :2方法三组患者均用OlympusGIF -P3型胃镜。2.1局化组用内镜专用注射针 ,通过活检孔将抗癌药物丝裂霉素…  相似文献   

6.
食管贲门部狭窄的扩张治疗附38例临床报告甘肃酒泉地区医院消化科张正坤李群星各种原因所致的食管贲门部狭窄,其主要症状是吞咽困难,严重吞咽困难的患者,由于长期不能进食,导致营养不良。静脉营养虽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但耗资较大,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我...  相似文献   

7.
目的:针对不同性质的食管贲门狭窄选择治疗方法,并通过其方法及疗效给予评价.为不同的食管贲门狭窄提供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根据不同病因引起的狭窄分别采用三种治疗方式:(1)内镜下采用美国WiLson—cook球囊扩张治疗;(2)内镜及X线下行金属支架植入;(3)采用美国Microvasive Rigflex直径35mm球囊在内镜引导下扩张治疗.结果:美国Wilson-cood球囊扩张治疗,3例食管贲门癌有效.2例无效.术后贲门狭窄1例显效.1例有效,1例无效;无效的2例食管贲门癌、1例术后贲门狭窄加上纵隔移位食管被拉狭窄患者金属支架植入均显效;采用美国Microvasive Rigflex球囊扩张治疗的2例贲门失驰缓症均显效.结论:食管贲门狭窄的治疗方法需根据患者不同疾病,狭窄性质、狭窄方式,患者身体状况耐受性、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而定.  相似文献   

8.
胃底贲门部被公认为较易漏诊的部位。我们在X线钡餐检查时见到几种易误诊为病变的X线征象,做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9.
杨振霆 《扬州科技》1995,3(2):28-29
1989年-1994年以来,对20例贲门癌者作了经腹贲门癌根治术,改用一层吻合,胃或空肠浆肌层套叠,膈肌固定,取得了满意效果,其特点是,手术风险小,创伤小,心肺功能干扰轻,恢复快,杜绝了一些因经胸而产生的并发症,术后配合化疗,同样提高了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我院近年来采用内镜下介入治疗28例上消化道狭窄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8例患者均经内镜、钡餐检查确诊为本病,其中男性21例,女性7例,年龄28—64岁,平均年龄48.46岁。病因分类:手术后狭窄23例,占82.14%。其中食管癌10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经食道吞钡及内镜检查诊断的贲门失弛缓症12例患者进行内镜下环行点状治疗后临床观察,治疗单次启动延续时间1~3 s,启动次数视局部组织凝固的深度而定,一般环行凝固4个点,深度0.2~0.3 cm为宜,术中局部喷1∶5去甲肾上腺素盐水10 mL,术后加用止血及抗感染药物及进流质饮食3 d,观察1周出院,所有病例1~3月内复查食道吞钡及胃镜检查。结果:12例患者中2例失访,其余10例患者均复查,临床症状消失,食道吞钡、胃镜下未见复发。结论: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新方法,操作方便,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对19例贲六失弛症经胸行Heller手术,附加“胸膜筋膜瓣”覆盖固定的改良术式,结果,全组病例术后症状消失,无返流性食管炎,X-ray钡餐复查资料查证,17例均见术前扩张的食管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原狭窄段增宽,其中15例钡流通过顺畅,无钡剂潴潴留2例可见有钡剂短暂停留,但随第二次吞咽动作后钡剂排空,所有病例未见胃食管反 下。  相似文献   

13.
对19例贲门失弛症经胸行Heler手术,附加“胸膜筋膜瓣”覆盖固定的改良术式。结果,全组病例术后症状消失,无返流性食管炎。X-ray钡餐复查资料查证,17例均见术前扩张的食管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原狭窄段增宽,其中15例钡流通过顺畅,无钡剂潴留,2例可见有钡剂短暂停留,但随第二次吞咽动作后钡剂排空,所有病例未见胃食管返流征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保留幽门间置顺蠕动空肠的胃次全切术治疗贲门癌的可行性。方法对我院31例贲门癌行保留幽门的胃次全切除术。在食管与残胃之间间置顺蠕动空肠,并在食管空肠吻合口下方3cm左右重叠缝合空肠浆肌层重建人工贲门。结果31例贲门癌患者均随访1~8年,平均(2.4±0.5)年。随访患者的胃排空时间为(2.2±0.4)h,无贫血、倾倒综合征发生;食管及吻合口炎症2例。保留幽门间置顺蠕动空肠的胃次全切术后残胃具有贮存食物、良好的排空及抗返流功能,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满意。结论本术式术后并发症少,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下探条或水囊扩张术治疗食管贲门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60例食管贲门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30),探条组给予无痛胃镜探条扩张术治疗,水囊组给予无痛胃镜水囊扩张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扩张次数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再度狭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96.67%,9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囊组治愈率明显高于探条组(86.67%,63.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囊组1次扩张率明显高于探条组(66.67%,36.67%),平均扩张次数明显低于探条组((1.62±0.54)次,(3.47±1.03)次),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囊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探条组(16.67%,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再度狭窄发生率(10.00%,1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胃镜下水囊扩张术治疗食管贲门狭窄的疗效明显优于探条扩张术,且减少了扩张次数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