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轻型座椅式架空单线索道运行过程模拟是几何非线性连续系统动力问题。本文提出了张力差调节法,把连续多跨悬索结构的动力分析简化为一列列单跨悬索的计算。提出了不同时刻划分单元的新概念,结构Newmark法与Newton Raphson法,建立了索道非线性有限元动力分析模型,为索道晨线性分析提供了新方法,并针对三跨的索道,进行了模拟计算。  相似文献   

2.
对于桩土动力相互作用的研究,如果考虑其共同作用会因为边界条件、接触关系等因素确定的不恰当而造成很大误差,因此在实际运用中往往采用简化计算方法.详细介绍了目前工程中常用的简化分析模型.为了对比各种不同的简化方法计算精度,选取三种场地类型和两种地震波,组成6种工况分析比较8种常用的桩土动力相互作用简化分析模型,研究桩的地震响应在相同场地不同地震作用下及相同地震作用下不同场地类型中的变化规律.最后总结了各简化分析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工况.  相似文献   

3.
地铁轨道结构减振性能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减振轨道结构是轨道交通最为有效的减振技术措施.不同的轨道结构和参数直接影响减振效果.通过建立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分析模型,仿真分析了不同地铁轨道结构动力参数变化对减振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运用有限单元法的静力凝聚法,对钢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进行了模拟计算,建立了简化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装有高频电磁耗能TMD装置后钢结构模型和减震分析模型的变化与形成方法,通过结构自振频率和动力响应的分析对比表明: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结果相符合,说明建议的简化分析模型和计算方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5.
选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计算分析模型和算例,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双塔框架两层连体结构和双塔框架单层连体结构的动力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不同连体层数下结构的动力特性规律.  相似文献   

6.
以贵州虎跳河特大桥为工程背景,利用有限元程序ANSYS建立动力分析模型,进行连续刚构桥动力特性分析、反应谱分析以及动力时程响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方向地震波输入对动力时程响应分析影响较大,采用反应谱方法较动力时程响应分析安全。  相似文献   

7.
在对丝杠螺母机构进行弹性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将机构中的有关几何物理参数视为随机变量,对其进行了动态传动精度分析,并建立了动态传动精度可靠性分析模型。最后通过算例研究了不同荷载下丝杠螺母机构动力响应特点,考查了各随机变量对其动态精度可靠性的影响,获得了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考虑几何刚度影响的基础上,采用了一致质量矩阵,建立了空间动力分析模型。通过算例表明在高层建筑动力分析中应考虑各节点竖向振动及绕水平轴转动的影响,这样使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
从工程设计应用出发提出一种高层建筑结构三维直接动力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利用子结构技术将高层建筑结构规模庞大的空间整体分析模型沿超重方向划分成若干个规模相对很小的竖向子结构,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三=维动力分析中整体结构动力平衡方程的阶数。  相似文献   

10.
对钢框架结构在截面受损情况下进行动力稳定性分析,建立截面不同受损伤状态下的钢框架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在不同幅值的地震波作用下结构的最大水平位移。根据第二类动力稳定性理论,得出结构发生动力失稳时的临界地震荷载,并与未受损情况比较,得出底层柱腹板、翼缘处受损将使结构更容易发生动力失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高层建筑侧向刚度计算的分域样条虚边界元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分域样条虚边界元法导出了高层建筑平面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矩阵.该方法只需要输入少量数据,便可准确迅速地计算出平面结构的侧向刚度矩阵,据此即可对整个结构进行静力和动力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相关文献的高层建筑风压系数的分布和高层建筑绕流空气动力特性 ,分析了高层建筑物表面风压随来流和风向发生较大变化的区域和特征 ,提出了高层建筑室内新风、排气系统进排风口设置的相关技术措施及考虑来流和风向影响的高层建筑表面风压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填充墙RC框架结构在设防大震下的抗震能力进行评估,采用OpenSee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填充墙RC框架结构的数值模型,其中,梁柱构件采用基于改进IMK恢复力模型的集中塑性铰单元进行建模,填充墙用双对角斜撑受压杆模拟,并采用基于Clough模型的桁架单元建模。以填充墙的不同布置方式作为参数,设计了4种模型,对模型进行了44条地震波下的增量动力时程分析和倒塌易损性分析。结果表明,底层不布置填充墙的模型和底部两层各有一跨布置填充墙的模型不满足我国规范中"大震不倒"的性能要求,在实际工程中应尽量避免运用此类型的框架结构,需要对已有的此类结构进行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14.
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的振动台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带弹性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的动力分析模型——局部层间弯剪型串联多自由度体系模型,即转换层及其下部结构各层视为层间弯剪型,转换层上部结构各层视为层间剪切模型。转换层视为弹性构件,整个分析过程中均取其等效刚度。分析表明,采用局部层问弯剪型串联多自由度体系模型可较好地模拟带弹性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的弹塑性地震反应。  相似文献   

15.
利用点源叠加合成有限尺度运动源的理论地震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点源格林函数解析解的基础上,根据动力学的独立性原理,把运动的有限尺度破裂源看做是多个动态的点源的叠加。文中的叠加包含有两重意思,一是震源大小的叠加,二是运动过程的叠加。利用这个想法给出了不同传播模式下有限源的面元划分方法和时间延迟的计算方法,并以Bouchon模型为例,验证了点源叠加方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系统分析了在用点源叠加方法合成有限面源理论地震图中,单元划分的精细程度对合成理论地震图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保证一定合成理论地震图精度的前题下,因震源破裂传播速度、震源时间函数的频率特征及接收点位置等参数的不同,对面源离散的精细程度要求也不同。在强地面运动模拟计算和利用近场记录反演震源破裂过程等研究中,都需要将断层面离散成一系列子破裂单元,研究结果对离散过程中尺度的选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利用点源叠加合成有限尺度运动源的理论地震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点源格林函数解析解的基础上,根据动力学的独立性原理,把运动的有限尺度破裂源看做是多个动态的点源的叠加。文中的叠加包含有两重意思,一是震源大小的叠加,二是运动过程的叠加。利用这个想法给出了不同传播模式下有限源的面元划分方法和时间延迟的计算方法,并以Bouchon模型为例,验证了点源叠加方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系统分析了在用点源叠加方法合成有限面源理论地震图中,单元划分的精细程度对合成理论地震图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保证一定合成理论地震图精度的前题下,因震源破裂传播速度、震源时间函数的频率特征及接收点位置等参数的不同,对面源离散的精细程度要求也不同。研究结果对诸如强地面运动的模拟计算及用近场记录反演震源破裂过程等相关研究中所涉及的选定适当的尺度将断层面离散成系列子破裂单元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高层建筑简化振型及在结构风振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弯剪型悬臂梁模型分析高层建筑的动力特性,给出控制高层建筑振型形状的特征参数;通过对具有不同特征参数的基阶振型曲线进行拟合分析,得到既形式简洁又能准确反映实际结构基阶振型的简化模型;同时,给出控制简化振型形状的振型指数的确定方案.将简化振型应用于实际高层建筑的结构风振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该简化振型能更准确地体现风荷载沿建筑高度的分布情况,提高风荷载和风振响应计算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高层、高耸结构抗风动力可靠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风荷载作用下的高层、高耸建筑结构动响应特性,采用振型分解法并结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推导出结构动力响应统计参数的计算公式;根据随机振动的极值理论,利用得到的统计参数,采用正态分布法计算了抗风结构在一次强风作用下的动力可靠度;并通过风荷载出现频率的泊松分布假设,分析得到了抗风结构在设计基准期内的动力可靠度计算公式。算例证明此方法计算简单,易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9.
核反应堆厂房的非线性抗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核工程抗震计算中 ,普遍还是采用线弹性模型进行动力计算 ,但一般结构物在强震中有可能进入弹塑性变形阶段。该文的主要目的是考察结构物在线弹性模型和弹塑性模型下地震响应的不同。以反应堆厂房为例 ,介绍了线性动力算法和非线性动力算法的不同特点 ,计算了厂房在线弹性模型和弹塑性模型下地震响应 ,并对结构响应进行了比较。与线性模型相比 ,弹塑性计算所得到的结构位移和加速度较大 ,但结构内力却相差不多。结果表明 ,采用非线性模型进行抗震计算可以得到更为真实的结构响应 ,可以更加合理地指导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方法无法准确分析、评估热效应对车用比例电磁阀动态性能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物理场有限元方法与系统动力学混合建模的分析方法. 该方法首先在考虑环境温度下,根据电磁铁的发热与散热特性,建立包含电磁、温度、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获得准确的温度场分布及关键参数的变化规律;然后,再与系统动力学方程相结合,建立考虑温度场的系统动态模型;最后,通过试验对比分析了电磁阀在无温升和有温升时的动态特性. 研究结果表明:由温度场引起的参数变化对动态特性有很大影响,当电压为8 V时,电磁阀启动时间延迟了2 ms,建压时间延迟了3 ms;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方法能够分析热效应对电磁阀动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