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2.
3.
《小哥白尼(趣味科学画报)》2005,(9)
飞了173天,追了4亿多千米,“深度撞击”探测器终于等到这一天,对准“受害者”坦普尔1号彗星发射一颗铜质炮弹:撞击器。哈哈, 它要制造一场令所有行星都胆颤心惊的太空事故——炮轰彗星。水桶大小的撞击器以每秒10.2千米的高速向88万千米外的小点(彗星)飞去,“深度撞击”则躲到一边凉快去了,不,是躲到一边看热闹去了。当然要亲眼目睹自己的“佳绩”才行,瞧,它带着照相机准备拍下整个撞击过程, 好与你分享呢。 相似文献
4.
5.
6.
7.
8.
9.
10.
孙培培 《国外科技新书评介》2010,(5):11-12
生命何时、何处、特别是怎样起源的问题,是现代自然科学尚未完全解决的重大问题,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慧星常常使我们的先人感到惊讶和恐惧,“地球生命有可能是搭乘着彗星,从外太空而来”这一观点在几十年前被视为歪理邪说,科学家们竭力避开这种可能性就好像避开中世纪迷信一样。然而,太空探测器收集的新证据已经透露了生命体最初起源的过程,NASA的“深度撞击”(Deep Impact)太空船曾在2005年撞击坦普尔1号彗星, 相似文献
11.
12.
13.
曾鉴湖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26(1):0-0
本文对彗星的物理及化学动力学模型、彗发、等离子体彗尾的现代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并结合本人对Halley彗星观测所获得的资料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4.
肖志峰 《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1994,(5)
发生于1994年7月17—22日的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撞击木星引起了世人的瞩目。这一撞击过程将为天体学界研究木星的大气层和内部结构提供的有力证据,也为研究天体撞击过程,特别是地外物体撞击地球提供第一手资料。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最为关心的是彗木撞击作用对木星的影响和假如苏—列彗星撞击地球,地表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下面利用我们研究小组对地 相似文献
15.
从地球上观测到的彗尾一般是在彗核的背太阳一侧延展,但也观测到几颗彗星在某些特殊情况却呈现出从彗核朝向太阳一侧延展的扇形或长钉形的反常彗尾或向日彗尾.反常彗尾是彗核抛出的大尘粒组成的尘埃彗尾,由于受太阳辐射压斥力较小而成为其轨道面附近的太空垃圾,这些垃圾会危害空间环境和航天安全,因此,观测和研究反常彗尾对于预防这些大尘粒撞击飞船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反常彗尾的基本解释和事例,然后阐述了反常彗尾的尘埃彗尾动力学理论及其研究成果.最后简述了我国彗星猎人发现的新彗星C/2007 N3(Lulin),即鹿林彗星及其在2009年1-2月观测到的奇特反常尘埃彗尾情况,并给出了初步处理的一些形态图像和解释,初步测量和估算了反常彗尾长度. 相似文献
16.
缪维予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31(2):61-65
较详尽地综述了1994年7月发生的苏梅克-列维彗星撞击木星的前因,全过程,激烈程度,初步观测成果及撞击的后果,以期有助于人们对彗星和木星木质的深入了解,对人类如何避免这类灾仅性天象在地球上重演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小哥白尼(趣味科学画报)》2014,(3)
<正>10年前,2004年,一颗空间探测器开启了它的追逐彗星之旅。10年后,2014年,沉睡着飞行了10年的罗塞塔号终于被唤醒,因为预计它将在今年11月,追上它的目标:遥远的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彗星!并释放出着陆器。天文学家们已迫不及待地绘出了罗塞塔号的着陆想象图,图中着陆器正用鱼叉装置刺入彗星表面,固定后利用钻头,抽取并分析彗星表面下20~30厘米的物质……一直以来,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水可能来源于彗星。甚至,彗星在撞击地球后,它携带的氨基酸构成了地球生命的启动物质!到底是与否,谜底马上揭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