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埃及政府为了維护国家主权,把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以后,英、法、美等帝国主义者图謀重新夺取苏伊士运河,使用了一切卑劣手段:政治压迫,武裝威胁,經济制裁……。作为經济制裁的花招之一,就是最近美国提出的繞道好望角航行来抵制苏伊士运河的計划。事实上,在此以前,英国所属的輪船公司的一些船只早就奉令繞道好望角航行了。西方国家的这种做法,不禁使人联想起在距今四个半世紀的时候,航海家們發現了好望角,第一次从西方繞过好望角到达东方的那些老日子。  相似文献   

2.
半月述评     
苏伊士运河問題的新發展埃及圍繞着苏伊士运河問题的反殖民主义的斗爭愈来愈得到全世界广大的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支持,而英、法企圖以强力夺取苏伊士运河的蛮横行动正不断地遭到更大的挫折。在强大的和平力量的压力下,英法兩国終于被迫在9月23日將苏伊士运河問題提交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討論了。大家知道,在埃及把苏伊士运河公司牧归国有以后,英、法等国本來企圖繞過联合国,以武力威胁埃及屈服,它們召开倫敦会議,組織所謂“运河使用国协会”,以圖强力夺取苏伊士运河。但是由于埃及人民进行坚決保衛民族尊严和主权的斗爭,由于阿拉伯国家与埃及的团結一致和亞非国家对埃及人民斗爭的坚强支持以及殖民国  相似文献   

3.
目前,英国正經历着一次战后最严重、持續时間最长的英鎊危机。整个經济也日益恶化,生产不断下降,失业继續增加,一次生产过剩的危机正在酝酿成熟中。持續恶化的英镑危机自从去年十一月英鎊危机爆发以来,已将近十个月了。尽管英国工党政府采取了許多挽救措施,英鎊地位仍然十分虛弱,英鎊汇兌率极不稳定,英鎊贬值也一再謠传。这几个月来,英鎊汇率所以能  相似文献   

4.
一有没有变? 1956年11月初,美国在联合国大会紧急会议上表示了反对英、法和以色列对埃及的侵略,提出停火的提案。人们都还记得,在此以前,当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后,美国是一直在基本上同英、法一致行动的:它迅速实行了对埃及的经济抵制;它反对埃及将苏伊士运河公司国有化的正当合理的行动;它提出企图篡夺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的所谓杜勒斯方案;它实际上默许英、法对埃及的不断的武力威胁。因此,尼克松把美国在11月初对英、法、以色列侵略埃及事件所采取的做法吹嘘为“历史的转折点”,有“高度的戏剧性”,是有他自己的道理的。他大声宣布:“现在我们已经放弃了殖民主义,并且保证支持以前被大国当作殖民地统治的国家。”到了12月下旬,传出了所谓“艾森豪威尔主义”的方案,这个方案是由艾森豪威尔在1月5日向美国国会以特别咨文的方式提出的。它的主要内容包括:(1)要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处于困难和不稳定中的英国經济,近年来进一步恶化了。工业生产停滞不前、开工严重不足、失业人数激增、物价上涨、国际支付困难加深,英鎊地位日益不稳。代表壟断資本利益的保守党政府,不但不能解决这些問題,相反地,为了力图延緩危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埃及把苏彝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以后,美、英、法三国曾经而且还在采取政治、經济和軍事性質的各种报复手段,企圖从埃及手中夺取运河的所有权和經营权,把它永远放在帝国主义的控制之下。其中一个最重大的报复步驟,就是三国片面召开的关于苏彝士运河問題的倫敦会議。美、英、法想利用这个会議,作出强加在埃及身上的决議。但是,这个会議沒有能够实現帝国主义者的如意打算。相反的,这个会議却成为揭露帝国主义侵犯埃及主权的罪行、闡揚埃及在苏彝士运河問題上的正义立場的講壇。而且从印度在会議上的建議得到埃及自己和其他阿拉伯国家、亞非国家和  相似文献   

7.
半月述评     
国际战争势力对和平力量的反击,曾经使已趋缓和的国际局势一度趋于紧张。但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一致努力,终于遏制了侵略者的气焰,使侵略势力又一次遭到重大的失败。侵入埃及的英、法、以侵略部队已被迫开始从埃及领土上撤退;匈牙利反革命势力已受到致命的打击。尽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还力图利用联合国旗帜来煽起冷战,无理干涉匈牙利内政,但这只能更显出它们的丑恶的嘴脸而已。英法侵略者被迫撤兵 12月3日,英国外相和法国外长分别在英、法的议会中宣布从埃及撤回他们的侵略军队。这就等于宣告它们对埃及的武装侵略的政策已可恥地失败了。大家知道,英法勾结以色列发动对埃及的武装进攻的目的,是夺取苏伊士运河、推翻独立自主的纳赛尔政  相似文献   

8.
埃及苏伊士运河管理局最近宣布,它正在积极向世界银行和日本方面寻求1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拓深加宽苏伊士运河,以增强其通航能力。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1869年通航后,使西欧到印度洋之间的航程比绕道非洲好望角缩短了8000—10000公里,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运河之  相似文献   

9.
半月述评     
环绕着埃及宣布苏彝士运河国有化所产生的复杂局势,仍为这二周中国际事件的中心。目前人们正密切注意着英、法、美三国所建议召开的伦敦国际会议。殖民者的对策大家知道,英法两国在惊魂甫定之后,急急忙忙采取了两种对策:一面宣布軍事动员,增派武装力量到地中海去,对埃及进行恫吓,并实行经济报复;一面在伦敦举行英、法、美三国会谈,于8月2日发表联合公报,决定于8月16日在伦敦召开二十四国会议,讨论苏彝士运河的“国际管制”问題。帝国主义国家,特別是英法两国对埃及收回苏彝士运河感到非常恼怒,是因为埃及这一行使主权的行动将使它们每年丧失一亿美元的巨额利  相似文献   

10.
不久以前发生的布魯塞尔談判的破裂,是战后帝国主义矛盾进一步发展的結果,是資本主义政治經济发展不平衡的結果。政治是經济的集中表現,所以这归根到底是由于美国和西欧經济实力对比产生了新的变化,而不能不在一系列的問題上反映出来。因此,观察一下美国和西欧經济实力对比的变化,对于了解目前帝国主义之間的矛盾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对埃及发动侵略战争的英法帝国主义和他们的走卒——以色列,11月6日被迫接受停战,12月3日被迫宣布决定把他们的侵略军撤出埃及领土。这是埃及人民的重大胜利,是侵略势力的可耻失败。但是,埃及人民和阿拉伯各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并没有结束,中东形势还没有真正和缓下来。应当说,政治斗争更加尖锐了,中东形势正在复杂化。一英法侵略者从宣布停战的一天起,就面临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下一步怎么办? 如果无条件撤出埃及领土,就等于宣告侵略行动的破产。控制苏伊士运河、搞垮纳赛尔总统、加强他们在中东和北非的地位等等,都将变成一场黄粱大梦。英法政府在全世界面前大丢其脸,  相似文献   

12.
吴晓芳  殷罡  丁隆 《世界知识》2012,(15):16-20
诞生于小城的伊斯兰主义力量开罗东北部城市伊斯梅里亚,曾经是英法控制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总部所在地,大批英国士兵驻守在此,当地的本土宗教和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严重冲击。这令一名当地的教师万分愤懑,他曾气愤地写到:"伊斯梅里亚的路牌上,竟然清真寺这个词都是用法语写的!"1928年,这名自幼接受伊斯兰教育的教师在这座城市里创立了穆斯林兄弟会,他就是哈桑.班纳,致力于反抗英国对埃及的占领、推翻国王建立哈里发国家。穆兄会最初的成员只有六人,全部是苏伊士运河公司的工人。  相似文献   

13.
据英国报刊报道,有人在空中拍摄尼罗河三角洲的照片时,发现一条古代埃及人挖掘的苏伊士运河的遗址。由于自然界天长日久的侵蚀而废弃不用,以致湮没无闻。地质学家在沙层下找到这一古运河的堤坝,据此确定,  相似文献   

14.
11月18日埃及政府把对中东局势看法的备忘录送交哈马舍尔德。埃及总统府政治局长萨布里声明:如英法重行侵略,埃及即将接受外国志愿人员。哈马舍尔德在离开开罗前表示:清理苏伊士运河是联合国的工作。印度政府声明:派遣联合国紧急部队应当同经营管理运河无关。 11月19日塔斯社报道:埃及各地已成立调查委员会,调查英、法、以三国侵略所造成的损失。新华社报道:苏联人民捐赠一千五百万卢布的物资给埃及人民。尼赫鲁发出警告,认为英法军队如不退出埃及,敌对行动就会再起。 11月20日埃及政府要求联合国调查英、法、以的暴行。法新社报道:11个阿拉伯国家驻联合国的代表团函哈马舍尔德,要求以色列军队立即撤出埃及。塔斯社报道:叙利亚拒绝美国借道运出伊拉克石油的要求。叙利亚照会安理会成员国,抗  相似文献   

15.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就苏伊士运河問題进行討論,从10月5月起到現在已經一周了。不管英法把这个問題提到安理会的原来动机如何,也不管英法提案具有如何不可告人的目的,安理会究竟是会議桌,究竟不是战場,它应該是处理这个問題的适当場所。新阶段在运河問題發生的最初阶段,英法强調的是用英、法、美的联合力量压迫埃及屈服,根本不願采取任何同埃及談判的步驟。在“五国委員会”在开罗的活动失敗以后,英法輿論,特別是包括工党在內的英国與論,强烈地要求把問題提到联  相似文献   

16.
塞得港的胜利节日到达开罗的第二天——1957年12月23日,我们被邀请到塞得港去参观英法联军撤退一周年的庆祝仪式。对我们说来,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大家都怀着兴奋的心情,一大早乘着汽车出发。从开罗到塞得港二百多公里的路程,大部分是沿着苏伊士运河走的。曾经是战云弥漫的这条运河此时明净得像玻璃一样,水面上一对对的浮标远望着好似游泳着的白鹭。在枯燥的沙漠中,这个景色格外显得可爱。一路上我注意有没有轮船走过。快到目的地的时候,看到了几条船,大多数是英国商船。我心里很痛快,想到骄横的英国人终于有了不得不低头的这一天,要想通过运河,就不能不尊重埃及的主权,就不能不服从埃及的法令,就不能不按章纳费,听从埃及领港员的指挥。特别是在12月23日这天,让这些船停在港口,让这  相似文献   

17.
正2月29日,埃及总统塞西在访问日本期间在日本国会发表演讲,他在演讲中除了谈及恐怖主义等问题,还特别指出埃及正在推进苏伊士运河开发等大型项目,呼吁日本企业及投资者积极投资。备受世界瞩目、埃及倾举国之力建设的"新苏伊士运河"于2014年8月  相似文献   

18.
金块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又名“生金本位制”,在資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1924—28年),曾在英、法、此、荷等国行使过。在这种制度下,金币并不流通,銀行券只能兌換大額黄金。例如,英国在1925—1931年間实行金块本位制时,政府規定,一次兌現至少要四百盎司純金,約合一千七百英鎊,一般居民当然是买不起的。  相似文献   

19.
大約在公元775年,英国薩克逊王朝发行一种名叫“斯特林”(sterling)銀币,作为法定貨币。当时一磅純銀分鑄二百四十块銀币。此后,在大笔支付款項时,就以一磅銀为单位,而不再分鑄成銀币,于是英鎊(pound sterling)就成为英国基本貨币单位。一英鎊等于二十先令(shilling),一先令等于二十便士(penny)。拉丁字把英鎊写为libra,先令为sodius,便士为denarius,所以現在它們的符号分别为(?),s,d。目前一英鎊含金量为2.48828克,合2.80美元。  相似文献   

20.
英法侵略軍队在埃及沒有占到便宜,却被迫宣布停火了;英国首相艾登在“过度疲劳”的借口下,告假到牙卖加去“休养”了。从埃及宣布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到艾登告假“休养”的將近四个月的时間里,尽管艾登政府會对埃及政府和人民大肆咆哮、恫吓,使尽种种陰謀詭計,以至进行疯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