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断层、陷落柱构造对四台井田煤层厚度的影响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仁礼 《科技信息》2012,(2):356-356
煤层厚度的变化是制约煤矿采掘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分析影响煤层厚度变化的地质构造因素,更好地预测分析煤厚变化规律,合理布置采掘巷道和选择合理的采煤方法,对煤矿生产具有一定的科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索重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34):8429-8433,8437
地震勘探中,地震反射波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煤层厚度与地震反射波的各种属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对楔状煤层模型的地震属性分析,得出煤层厚度与反射波振幅及煤层顶底的反射波视时差都存在一定关系。当煤层厚度在调谐厚度以内时,振幅和煤层厚度成正比关系,而视时差与煤层厚度关系则不明显。当煤层厚度大于调谐厚度时,振幅和煤层厚度不明显,而视时差则与煤层厚度线性关系。因此单独用任一属性都难以准确预测煤层厚度。通过对煤层厚度及两种地震属性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找出整合多种地震属性对煤层厚度进行预测的方法。并结合实际矿区的资料,用该方法对全区煤层厚度进行预测,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根据矿井的钻孔资料和已揭露的井下地质情况,通过对矿井构造特征和煤层特征的研究,分析了影响矿井煤层厚度变化的主要地质因素,进一步认识到加强小构造的预测预报和探采工作的重要性,这对提高巷道的利用率,降低万吨掘进率,有效合理地开采煤炭资源,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较为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露天煤矿拉斗铲作业对煤层厚度变化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拉斗铲能够更好的适应煤层变化,采用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和时间序列理论对露天煤矿生产期拉斗铲年剥离量和生产计划量进行预测,通过对比分析,建立了拉斗铲生产时期的适应性研究的数学模型及流程图,得出了调整拉斗铲作业参数的临界煤层厚度,结果表明煤层厚度的变化对拉斗铲的作业有重要的影响,为适应煤层厚度变化而修正拉斗铲作业参数和矿山露天煤矿生产进度计划的编制提供了具体的分析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矿井瓦斯的生成、运移、赋存及释放,同地质历史时期的各种变化紧密相关,煤体中赋存瓦斯的多少不仅对煤层瓦斯含量大小有影响,而且还直接影响到煤层中瓦斯流动及其发生灾害的危险性大小.如今煤层中所保存的瓦斯含量取决于瓦斯向地表运移的条件与煤层储存瓦斯的性能,瓦斯的赋存与该区域地质构造、埋藏深度、煤层厚度等都有很大关系,瓦斯治理工作是矿井安全工作的重点之一.研究清楚现阶段瓦斯的赋存规律,对于进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预测下一开采水平的瓦斯分布规律及瓦斯突出危险性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中提出目前影响煤层储气的条件有区域地质构成、采矿工作、煤层顶底板泥岩厚度及煤层埋藏深度、上覆基岩厚度.为了能够超前防治矿井瓦斯灾害,通过讨论目前影响煤层瓦斯含量的主要因素和瓦斯赋存的地质因素,分析煤层瓦斯含量和瓦斯涌出量影响因素,研究了金能煤层瓦斯赋存和瓦斯涌出规律,根据这些影响因素再结合煤层瓦斯赋存状况以及煤层瓦斯的储量的概述对金能煤矿做出了瓦斯赋存规律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6.
王文君  郭立霞 《科技信息》2011,(15):344-344,379
因为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的需要,受高平青龙同昌煤矿的委托,本次工作详细查明井田内地质构造形态,评价井田内的构造复杂程度;详细查明主要可采煤层3号、9号、15号煤层层位及厚度变化,确定煤层的连续性;查明了地质构造对煤层连续性和煤层厚度的破坏性,评价了煤层的稳定程度和可采性;估算3号、9号、15号煤层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资源/储量。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煤层含气量预测效果,更准确地评价煤层气资源量、预测煤层气开发前景,以及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基于大量文献调研,首先梳理了煤层气及煤层含气量的概念、影响因素,其次对煤层含气量预测方法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进而开展了煤层含气量预测方法发展趋势分析.研究表明,煤层含气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煤的变质程度、温度、压力、煤质、煤层有效埋藏深度、储层有效厚度、储层物性等,其中,煤变质程度起着根本性作用.煤层含气量定量预测方法主要有等温吸附曲线法、含气量梯度法、测井法、地震法等.合理选择煤层含气量预测方法,开展多学科、多种预测方法综合预测含气量研究、研发新的煤层含气量预测方法是煤层含气量预测的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精确预测煤层厚度变化,分析了波阻抗反演与煤厚的相关性,对测井资料和反演后的合成地震波振幅进行线性回归,建立了原生煤的正演模型.将该模型应用到非井点的地震属性上,利用同位协同克里金方法实现了对淮北桃园矿区煤层厚度的预测,结果与已知钻孔探测资料十分吻合,证明了利用地震振幅预测煤厚以及分类正演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以金庄煤矿8203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统计工作面煤层钻孔资料,运用趋势面分析方法预测5(3~5)~#煤层厚度变化趋势,得到煤层厚度趋势面方程,采用F法检验煤层厚度趋势面拟合度,最后采用工程验证方法证明了趋势面分析方法预测煤层工作面煤厚变化规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一次趋势面方程拟合度41.31%,四次趋势面方程拟合度74.79%,工作面开采期间钻探钻孔数据验证显示和四次趋势面方程预测数据最大正负误差率为-9.5%和9.1%,最小正负误差率为-1.6%和0.8%,且与实际钻孔测量煤层厚度吻合;四次趋势面方程计算得到工作面平均采出率84.14%,顶煤回采率81.71%;实际工作面回采率为85.24%,顶煤回采率80.69%,两者误差率为1.29%和1.26%.趋势面分析方法预测工作面煤层厚度变化规律是正确可靠的。  相似文献   

10.
煤层在地震勘探中属于薄层,其薄层厚度预测一直是公认的难题之一,传统的预测方法是利用钻孔资料的内插对比获得,精度很低.实际生产中,人们又研究了多种预测技术.本文对小波变换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了结合应用研究,并提取多地震属性参数来进行煤层厚度定量计算.通过该方法的实际资料运用,研究了煤层厚度变化规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地震资料频率域预测煤层厚度方法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层在地震勘探中属于薄层,其薄层厚度预测一直是公认的难题,传统的预测方法是利用钻孔资料的内插对比获得,精度很低。对频率域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与对比,并嫡制相应的频域定量预测方法的程序进行煤层厚度定量计算。该类方法将频率属性定量化,其计算有简单易行、精度高、煤厚分辨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下伏多层采空区地表沉陷的预计评价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多层采空区地表沉陷预计的概率积分法,采用闭合矩形分块段积分模型,可以适应采深,采厚、煤层倾角和开采形状的变化以及复杂多个走向采空区的情况,提高程序的通用性和预计评价精度,通过计算单元的坐标变换可以方便地预计倾斜煤层地表沉降的影响,改变传统的上山下山方法,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水平变形,地表斜率和曲率沿公路轴向和横向变化均较大,远远超过允许值,该采空区必须进行处治。  相似文献   

13.
运用在煤矿生成实践中积累的众多相关数据和资料,通过全面分析影响煤层自燃因素,基于非参数逐步判别分析理论,建立煤炭自燃预测的判别分析模型。选取影响煤炭自燃的主要因素如煤的自燃倾向性、煤层厚度、煤层倾角、煤的坚固性系数、工作面供风量、回采工作面推进度、采场回采丢煤率,作为判别因子,建立煤炭自燃预测的非参数逐步判别分析模型,利用某煤田的多个参数作为学习样本进行训练。经过训练后的模型回判的误判率为0。说明该模型在研究煤炭自燃预测中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利用多级和梯形隶属度函数确定了指标的单因素评价,建立了煤层气资源地面开发选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利用Matlab编制了CBMES(coalbedmethaneevaluationsystem),对辽宁省7个主要煤田煤层气地面开发可行性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各评价指标中煤层渗透率和含气量所占权重较大,其他指标权重由大到小依次为:煤层厚度、煤级、资源量、资源丰度、煤层压力、埋深.辽宁省各煤田煤层气开发可行性为:阜新煤田>铁法煤田>抚顺煤田>红阳煤田>沈北煤田>康平煤田>南票煤田,评价结果与实际开发情况吻合较好,证明了所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论述了济宁煤田(东区)3层煤厚度变化的因素及其形成机理,对煤田的预测和勘探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煤层在地质历史形成过程中所具有的多分层特点出发,论证了多分层煤层的总渗透率不仅取决于各分层渗透率的大小,还取决于分层厚度在煤层总厚度中所占的比例。进而分析得出,在采用钻孔注水压裂法提高煤层渗透率和增加瓦斯外排量时,注水压裂钻孔的合理布置位置应位于相对渗透率小、厚度相对比较大的分层中。该分析结果对预防煤与瓦斯突出及瓦斯抽放均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杨天荣  高永红 《太原科技》2003,(1):31-31,33
分析了沉积基底、聚煤期河流改道及同期构造等对王村矿14-3煤层厚度的影响,阐明了14-3煤层厚度变化的原因,这对布置回采工作面,进行煤岩层对比以及研究小构造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皖北前岭煤矿煤层构造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为 :小型断裂构造均为正断层 ;层滑构造主要分布在井田内次一级褶曲构造的两翼 ;层滑构造是造成煤厚变化的主要地质因素 ;煤层薄化带主要分布在赵瓦房等次一级向斜构造的两翼 ,并呈北东至南西方向展布  相似文献   

19.
地理信息系统在韩城矿区煤层气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韩城矿区煤层气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煤层气空间数据库。根据钻孔甲烷含量与主要构造线之间的关系,确定主要控气构造的缓冲区半径,并通过缓冲区分析,将储集层划分为渗流区、滞流区和逸散区。通过煤层厚度、甲烷含量、煤层埋深、煤体结构、顶底板封闭性能和构造条件的叠加分析,将主要可采煤层的煤层气勘探开发划分为有利勘探开发区、中等勘探开发区和不利勘探开发区。最后指出韩城矿区煤层气开发的目标靶区。  相似文献   

20.
利用已有钻孔煤层气资料通过相关关系拟合获得了研究区煤层底板标高与含气量间的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及地震解释获得的煤层底板标高数据预测了研究区8号主采煤层含气量分布.经后期煤层气探井实测数据验证,其预测精度达到85%以上.预测结果分析表明,远离断层的井预测精度高,而靠近断层的井预测误差大,其误差值在-1.86~4.32 m3/t之间.认为研究区煤层含气性总体受煤层底板标高(构造)控制,但复杂的小规模断层对煤层气具有聚集和散失双重作用,构造发育和展布规律应该是研究区煤层气靶区优选的首要考虑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