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大连市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分析大连市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状,建立评价大连市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农业现代化评价模型对大连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量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01年大连市农业现代化水平综合评价值为60.22,按照现代化进程阶段划分,大连市农业现代化进程总体水平接近初步实现阶段,距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尚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2.
在剖析现代化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区域现代化评价体系.借助模糊聚类方法将我国31个省市区的现代化进程予以归类,并分析了它们的分布特征和影响的主要原因.结合现代化评价的信号指标揭示出中国区域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2007年11月,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乔玉洋副教授主持的"江苏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资本投入机制研究"成果通过了由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该项目在深入分析江苏省农业发展过程、现状及其资本投入、农业现代化与资本投入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资本投入的机理作用,剖析由资本投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作用机制及其制约因素,根据江苏省特点构建了江苏省农业现代化实现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江苏省目前的农业现代化实现度进行了测评;最后从政府、农业信贷和引导社会资金等方面综合考虑,根据实证评价结果反映出的问题,提出以资本投入推进江苏农业现代化的政策建议。
该项目研究具有如下创新之处: (1)设计了江苏省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最近几年江苏省农业现代化实现度进行了测试,测试依据真实可靠。 (2)系统地构建了江苏省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资本投入机制方案。 (3)从人力资本、技术资本、物质资本等方面系统分析了资本投入对农业现代化的巨大推动作用。 (4)从政府、农村信贷、引导社会资金等角度提出合理化的政策建议。该项目技术路线合理、理论方法先进、数据资料翔实、结论切合实际,所得出的对策建议对江苏省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战略措施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收集、筛选和理性分析综合性评价指标,构建了包括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城乡统筹和现代农业等5个方面的农业特色小镇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TOPSIS法对东北三省13个全国第一、二批农业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步调不一致;“四个现代化”之间未能达到协调发展;高城镇化率未能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稳固特色经济发展、强化区域间资源互动、改造传统农业和优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环境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是科学评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工具,是引导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通过查阅大量文献,阐明了其建立的一般过程与方法,并对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建立、研究层次、指标选取及实证评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框架建立上,国内外建立方法基本一致,多为层级性结构;在研究层次上,国外在区域、作物、农场、农户水平都有研究,国内基本只集中在区域水平;在指标选取上,国外在社会、经济、生态3类指标中最偏重生态类指标,如氮、磷平衡,农药、杀虫剂风险等;国内3类指标并重,如农业产值、灌溉水、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等;在实证评价上,国外在政策指导及耕作实践指导2个方面都有研究,国内多集中在政策指导方面的实证评价。  相似文献   

6.
苏北农业现代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对农业现代化内涵理解的基础上,运用综合评价法构建苏北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研究.并运用区域对比分析方法.对江苏全省、苏北、苏南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测度和综合评价.基于此.论剖析了苏北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因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以中部地区安徽省为例,构建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指标评价模型测度2000—2012年安徽省农业现代化水平,并从总体和结构两个维度对安徽省农业现代化水平区域差异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12年农业现代化总体从起步阶段向初步实现阶段过渡;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民生活水平均呈现增长态势,而农业生态水平呈微弱下降趋势;2预测可知2013—2020年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仍以持续上升为主,年均增长率达到0.87%;3皖江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最高为0.506,皖中地区、皖南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分别为0.451和0.402,而皖北地区水平最低仅为0.365;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民生活水平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皖江、皖中地区,而农业生态水平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皖南地区;最后,从完善农业基础设施、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升农业市场水平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生态文明视角下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两个维度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我国中部六省2008年~2015年的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中部六省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价,并通过空间描述方法构建系统协调状态测度模型对比分析中部六省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度的区域差异,最后通过σ收敛分析了六省区域差异的收敛与扩散程度.研究发现:第一,在整体上中部六省农业现代化水平呈逐年增长状态,工业化水平呈较大波动状态;第二,中部六省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存在交互的关系,由于各省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程度不同,其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度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第三,2008年至2015年中部六省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度的区域差异有所缩小.  相似文献   

9.
农产品物流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动能和保障。本文从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村社会化水平和农业可持续化发展水平四个维度建立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后,计算并评价2006-2015年安徽省农业现代化水平综合得分,然后与农产品物流总额建立起回归方程。研究表明:安徽省农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均取得明显进步,但农业可持续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农产品物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对农业现代化发展起到了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由于目前中国缺乏城市地下空间的集约利用评价标准,故尝试建立综合交通枢纽区域地下空间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方法】以重庆市沙坪坝铁路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区为研究区域,以地下空间为评价对象,采用综合加权评价模型对地下空间集约利用现状进行评价。评价过程中,兼顾地表与地下资源的协调整合,从地下空间的利用强度、负荷强度、安全强度和影响强度共4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结果】研究区域地下空间集约利用程度的现状总分值为45.42分,现状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属于低等水平,集约利用潜力较大。从分项指标来看,现状利用强度、负荷强度、安全强度和影响强度分别处于低、低、高、中水平。【结论】研究表明该指标体系能客观的评价地下空间的集约利用状况,评价结果既可从总体上给出集约利用程度判断,也可依据分项指标提出有针对性的诊断措施。  相似文献   

11.
政治稳定是依照一定的政治秩序实现政治发展的动态过程.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应确立科学的稳定观.当前,影响中国政治稳定的因素来自经济、政治、价值观念等多个方面.这就需要我们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采取相应的对策,构建合理的政治稳定模式,以保持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12.
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问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河南省为例,首先选择代表性变量,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对“三化”发展与能源消费的数量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情景下2015年河南省能源消费总量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尤其是1996年以来河南省“三化”可以认为实现了协调发展;从长期来看,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变动对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化水平、农业化学化和机械化的影响是显著的;若“十二五”时期“三化”协调发展的目标得以实现,则河南省能源消费总量控带3的目标就能实现。  相似文献   

13.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转折,对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拓展了农业现代化的理论内涵;确立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科学理念;廓清了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已引起严重的气候变化。辽宁省作为人口、经济大省,在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同时,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发展低碳经济。本文采用1989~2009年辽宁省相关的统计数据,对STIRPAT模型进行了扩展分析,应用EViews6.0软件并使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了辽宁省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减排策略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借鉴农业现代化发展经典理论和其他学者的研究,结合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关系,从农业生产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和“四化”协调发展四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灰色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针对河南省18个主要城市的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其评价结果是河南省18个主要城市新型农业现代化整体发展水平较高,通过实证分析证明该方法评价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人口与资源环境条件、科学技术水平、世界农业发展经验教训等方面论述了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讨论了世界主要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思路转变与政策取向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自主创新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与整合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文化背景、科技实力、经济基础和政策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各个国家、地区或科研组织在科技生产过程中使用资源的方式呈现很大的差异,出现不同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根据知识创新和知识转移的不同方式,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3个层面上,形成了9种科技资源配置的具体模式,即以国家试验室为骨干的美国模式、以综合科研机构为主体的德国模式、以产学研结合为特征的日本模式、以企业为核心的产业模式、以科研机构为龙头的开发模式、以高等院校为基础的研究模式、以专利为标志的技术模式、以设备为载体的工艺模式和以服务为取向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农业科技园区创业的驱动因素与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园区总体上处于创业阶段,农业科技园在创业的过程中有很多驱动因素,同时也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对农业科技园区创业的驱动因素和风险进行分析,并归纳出创业障碍进行剖析,以期得到园区建设者的重视,通过规避障碍,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