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主要研究圆柱形筒子沿轴向的卷统密度分布,探讨影响轴向卷绕密度分布的因素.实验采用了光电检测的方法,从而得到了较为精确的实验结果,为理论分析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纱线卷绕中,不当的卷绕参数会导致纱线间距过小以致重叠,造成容纱量低、卷绕振动、退绕断头及混纱等问题。采用几何及数学方法,分析了纱线排布规律及其与卷绕比的关系,发现适宜的卷绕比可以实现纱线规律性的错开排布,进而有效防止纱线间距过小而产生重叠。提出了适应不同工艺要求的卷绕比确定方法,分析了卷绕过程中纱线夹角及最小纱线间距的细微变化及其对卷绕比选取的影响,给出了优化卷绕比防止纱线重叠的完整方法并进行了示例说明。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环锭纺纱任意一卷绕层的研究,提出该任意卷绕层的卷绕张力计算公式.由此方便地得到整个卷绕时的卷绕张力。本文同时提出了一种测试卷绕张力的方法,两者的结果是相符的。据此得到了卷绕张力与钢丝圈转速、钢丝圈重量等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测试研究粗纱横截面方向的受压 -变形 ,找出了粗纱卷绕段在卷绕点的受力情况及一落纱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制造过程中,卷绕是极为关键的一道工序。为了保证电池的安全稳定,卷绕过程中不能产生弯折、褶皱,甚至断裂。电池型号不同,适合的卷绕方式不同,最适合的卷绕方式可以根据卷芯成品外半径来确定。首先,把电池卷绕层作为薄膜材料,在卷绕张力的约束下对卷芯的本构方程进行分析,得到平面应变状态下卷芯内r处的环向应力分布函数和径向应力分布函数;进而得到卷绕n圈完成后,卷芯内任意r处的环向应力和径向应力。根据卷绕张力的类型,对不同卷芯外半径下的环向应力进行算例分析,从而得到适合不同卷绕外半径的卷绕方式。随着卷绕外半径的不断增大,恒卷绕张力和锥度卷绕张力逐渐不适合电池卷芯的卷绕,因此提出了全新的抛物线型卷绕张力和复合型卷绕张力。动力电池卷绕完成后,电池卷芯经卷绕产生的应力相当于对电池施加的预应力,从而对动力电池的使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逐段精密卷绕是一种最为先进的卷绕方式,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逐段精密卷绕的卷绕原理,并提出了应用单片机实现逐段精密卷绕的导纱机构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7.
所讨论的紧密精密卷绕是在分析研究逐段精密卷绕基础上得出的一种新型卷绕控制规律。论述了这种紧密精密卷绕的基本原理、紧密精密卷绕参数的选择方法,并介绍了在化纤长丝纺丝机上实现紧密精密卷绕的单片微机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8.
化纤卷绕过程的机电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卷绕速度控制的新方法.即通过对卷绕运动的分析,建立卷绕速度的数学模型,通过控制系统使卷绕电机在卷绕过程中按其数学模型运转,保持线速度恒定,从而获得良好的产品丝质量,这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卷绕生产工艺的现状,描述了理想卷绕特性的要求。为了改善力矩电机的卷绕特性,研究了这类电机的新型控制器。用设计的新型控制器和高内阻力矩电动机组成的系统作了试验,结果表明,其卷绕特性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为提高生产效率及质量提供了可能。说明改变控制方法是提高卷绕用电机卷绕特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何力革  胡庆 《科技资讯》2007,(25):10-11
本文从真空卷绕镀膜的基本方法入手,研究了基于PLC的真空卷绕控制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并详细分析了该系统,包括其硬件配置、系统主要功能和系统控制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应用于低压大电流高频开关电源功率变压器的新型双绞并联铜箔线圈.由于铜箔双绞并联,铜箔间的电流及电流密度均匀,从而减小了并联线圈的交流损耗.与线圈的交错结构比较,双绞铜箔并联结构线圈的变压器具有最小的原副边耦合电容.通过建立一维涡流模型,对新型双绞铜箔进行交流损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铜箔绞绕方案能有效减小线圈损耗.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超导电机的基本方程,稳态参数及瞬态电流的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推导了交流电机电枢绕组端部电磁力的计算公式;论述了用状态方程确定瞬态电流,用瞬态电流计算场,由瞬态电流和端部场确定力的过程,并对超导电机作了实例计算。文中所阐述的理论和方法对常规电机与超导磁体亦适用,从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500kV级变压器线圈段间油道雷电冲击击穿电压的试验结果。采用逐级升压法对线图模型进行了试验。得到的试验击穿电压的概率分布与试验程序及油过原始的雷电冲击击穿电压的概率分布有关。应用最大似然性原理处理了数据。假设检验的结果表明,段间油道的雷电冲击击穿电压遵循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4.
过大的短路电磁力会影响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及电网的稳定性。为了计算研究短路条件下变压器绕组的轴向电磁力,本文建立了110 kV/38.5 kV/10.5 kV的变压器“磁场-电路”耦合模型,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三相高压对中压绕组短路工况下的变压器进行了仿真,并得到了铁心磁密和内部辐向漏磁磁密的分布,B相高压中压绕组所受的轴向电磁力,以及在不同电流载荷下绕组所受轴向电磁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变压器内部辐向漏磁磁密主要集中在绕组端部,峰值可达0.03 T,绕组中间位置,辐向漏磁磁密为0。绕组所受轴向电磁力的频率主要为50 Hz和100 Hz,且随着短路时间的增加,其二倍频特性愈加明显。随着短路励磁电流增加,绕组受到的轴向电磁力也会增大,且轴向电磁力增幅等于电流增幅的平方。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非晶合金变压器矩形绕组抗短路能力,基于三维场-路耦合的多物理场对绕组短路电动力的分布特性进行研究。以一台SBH15型非晶合金变压器为研究对象,采用COMSOL仿真建模对其短路状态下电流、漏磁以及电动力分布进行分析研究,揭示短路电动力沿绕组的分布规律,并确定承力薄弱点。研究表明,矩形绕组长轴所受短路电动力大于短轴,且在长轴转角处尤其明显。最后,对其承力不足之处提出优化措施建议。研究成果对进一步提高非晶合金变压器抗短路能力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环锭细纱机的加捻是用钢领、钢丝圈将须条加捻成纱。由于钢领板上下运动、卷绕直径的变化及气圈形态的波动,使加捻卷绕运动速度不断改变。这种速度的改变实际上又反映了管纱捻度的起伏,从而将使卷绕效果和成品质量受到相应的影响。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各主要运动学参数同捻度不匀度之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笔者根据自己亲自改装过的小型谐波发电机,简介了该机型的工作原理,绕组分布方法的改进,并对谐波绕组电势的产生作了理论分析与计算且与实验结果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