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古代建筑是世界建筑体系中最古老的一种,有实物可考的历史在7000年以上。3000年前已形成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以封闭的院落为基本的群体布置方式的独特风格。中国古代建设者在城市规划、建筑组群、单体建筑以及材料、结构等方面的艺术处理上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相似文献   

2.
李莹  李秀英 《科技潮》2003,(9):56-56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座落于北京先农坛内,是一座以中国传统建筑为依托的,面向广大观众宣传普及中国古建知识的专题性博物馆。《中国古代建筑展》和《北京先农坛历史文化展》是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前者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类型、精湛的建筑技术及辉煌的艺术成就,后者展示了明清北京先农坛500多年历史的沧桑变化。古老的传统建筑为中华民族不断繁衍生息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在有限的古代建筑中蕴涵着无限的建筑文化。为更好地向广大观众和青少年展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深刻内涵,近年来,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推出了一系列可供…  相似文献   

3.
中国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古建筑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涌现出许多建筑大师和建筑杰作,营造了许许多多传世的宫殿、陵墓、庙宇、园林、民宅等等。  相似文献   

4.
中国和西方都曾创造灿烂的雕塑艺术,但是二者分属两大独立的美术体系,其历史和文化的差异,中西雕塑在美学观念、造型方式以及艺术效果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中西雕塑与空间观念之间的媒介分别是绘画和建筑,本文就中国雕塑和绘画、西方雕塑和建筑的关系来展开中西古代雕塑的空间观念讨论.通过比较我们将探寻到中西雕塑的各自特征及所共有的价值.最后得出西方古代雕塑以物的结构,实体化地把握空间,而中国古代雕塑则是根据宇宙真体内部充满和谐与节奏的宇宙之舞来把握空间的.  相似文献   

5.
《科技潮》1998,(4)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位于北京先农坛内,1991年9月25日正式开放,是我国第一座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国古代建筑技术、艺术及其发展历史的专题性博物馆。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犹如座座里程碑,镌刻着人类社会在各个领域的发展成就,被视为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贡献的标志。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树一帜的风  相似文献   

6.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本文分析并阐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建筑是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各种要素的综合体,作为一种文化,它具有时空和地域性,各种环境、各种文化状况下的文脉和条件,是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在建筑中的反映。欧洲的古希腊建筑,北非的古埃及建筑,南非的古印度建筑,以及古代中国建筑是世界民族建筑文化的历史源流。东方建筑文化是世界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特色。从东方文化入手,深入浅出地描述了东方独特的建筑艺术。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建筑是一个连续完整、相对独立的发展体系,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观。"礼",是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它对古代建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礼制规范着建筑,建筑体现着礼制,使古代的城市布局和建筑形制带有浓厚的礼制色彩。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是结构与造型及装饰工艺经长期发展而成的协调统一的艺术体系。它是世界上古老的、成熟的、风格独特的建筑体系之一。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体,它的基本造型特点来自结构的内在要求。中国古代建筑常由若干单体组合成群,形成有层次、有主从、有韵律的空间布局,用逐步展开和先后对比的手法增强艺术效果。常常形成对称布局,但在非对称布局方面也有丰富的经验。中国古代建筑有丰富的内部空间处理手法。空间的垂直分割和水平分割互相贯通穿插,极为灵活多变。中国古代建筑,除了对建筑构件进行艺术处理外,还采取多种材料用于装饰,发展成为多种专门工艺,重要的如木雕、石雕、砖雕、金属件、镏金、琉璃、镶嵌、织物、编竹等工艺,作为建筑和陈设的装饰手段。中国古代重视色彩效果,并且发展了壁画和木构上的彩绘,以及琉璃、金箔的色彩和光泽特性的运用,形成绚丽多彩的风貌。中国古建筑遗产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经验,是发展现代中国建筑文化的源泉。  相似文献   

10.
胡泊 《科技咨询导报》2008,(11):136-136
山西悠久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众多的古代建筑——宫砚寺院、历代古塔、石窟遗像、彩塑壁画、古城关隘、文化遗址,出土文物等文化遗产。“山西——中国古代艺术的博物馆”之称。其院居建筑、寺庙宫砚等的独特风格,在山西古建筑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1.
按时间和地区的顺序,举例阐述了西方建筑入口形式的主要历史风格,并简要分析其结构技术背景及相互间的历史关系.指出西方古代建筑入口乃至整个建筑造型的风格形式在文艺复兴之前、功能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主要取决于所采用的建筑材料、建造技术和制作工艺.而自文艺复兴盛期开始,建筑形式就常与建筑本身的功能、结构脱离,渐渐走向了集仿各种既有样式的折衷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2.
韦桂来 《咸宁学院学报》2007,27(5):225-225,232
中国古代建筑因其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民族文化心理和伦理道德观念等因素,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的、以木构架为结构、以间为单位的建筑体系,体现了其建筑与环境配置的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13.
位于安徽省南部的黟县古代民居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徽派”民居建筑艺术中杰出的代表,它充分展示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中国古代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理想的追求。本文试从布局选址、建筑空间和建筑装饰等几个方面,对其建筑艺术特色做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浅谈瓦当纹饰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瓦当虽小,却是中国特有的土木结构建筑屋面的重要组成部分。瓦当纹饰的演变,可以折射出古代多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信息,对历史研究和考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周易》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及《周易》对中国古代帝王文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周易》与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关系,并以中国古代最高水平的皇家建筑———天坛、故宫为例,论述了其建筑设计中的易学思想。通过对天坛、故宫等与中国古代易学思想相结合的特殊建筑的分析,使我们看出,这些建筑从名称到布局处处遵从易学思想,中国古代帝王对易学思想的崇仰由此可见。不仅皇宫建筑如此,皇宫所在地的城市建筑同样体现了易学思想,明代京城的建筑设计布局与易学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提起道家,传统都认为道家是反科学的,但孰不知道家反是什么科学。近几年来,对于中国古代有无科学之问题炒得滚烫,其争论结构似乎认为中国古代是没有科学的。至少是在sciencd本来意义上的科学是没有的。这样一来,说道家反科学就是一句十足的空话。如果从今人所理解科学的宽泛意义来看,中国古代还有科学的话,道家是否又将其作为对立面以反之。本文就此逐点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古代建筑的形态设计为基础,探讨其蕴含的伦理规范、理性精神和哲学思想,阐明中国古代建筑所具有的融理情于一体的形态设计特征.  相似文献   

18.
1引言   在漫长的封建体制重压下,中国建筑的型制以一种超静定的结构演进,几乎没有质的发展.“大屋顶”和封建皇权一样,统治了中国数千年.沿袭旧制成为一种规范、一种荣誉,甚至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这表明了在中国古代建筑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建筑发展观.这和中国古代礼制文化传统的密切同构关系有关.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钓源村,以其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精致美观的装饰艺术、赣派民居的典型风格,体现了独特的建筑文化特征,成为我国江南古代村落建筑文化的缩影。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体现出了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我国天人关系的思想对我国传统居住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以及建筑布局具有深远影响,风水学说的思想根基其实也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也贯穿于中国古代民居设计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