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多径衰落下通信系统的分析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通信系统的学习,研究了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多径瑞利衰落信道和莱斯衰落信道3种信道。对不同信道下通信系统的性能情况进行了分析和仿真。通过对各种信道下的仿真结果分析和误码率的比较,得出多径瑞利衰落信道模型下的误码率要高于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和莱斯衰落信道,并严重降低通信系统性能的结论。对直接序列扩频系统具有抗多径衰落的情况进行仿真,指出直接序列扩频系统可以解决多径衰落对通信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MIMO-OFDM系统中提出了一种空时分组码的译码算法。假定当前无线通信系统信道为准静态衰落,则此时信道状态信息的统计值越大,最大似然判决准则中的最小欧氏距离项失真越大。这里采用星座图扩张(activeconstellation extension,ACE)的方式对最小欧式项进行了自适应处理,最大可能地利用信道状态信息,以此改良最大似然判决公式。这里选取了发射天线分别为3和4时分别采用QPSK、8PSK和16-QAM调制方案时的复正交空时编码结构来讨论了这种译码算法。最后,通过Matlab仿真结果证明了这种空时译码算法在瑞利衰落信道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调频调相信号集的格形编码信号,在瑞利衰落信道上的误码性能.并在此条件下,导出误码率的实用表达式,且给出格形编码的例子.  相似文献   

4.
在数字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中,希望能对网络服务区内的信号接收质量进行预测,并尽可能减少大量的实测工作.文中以GSM网络为背景,首先通过一定的信道模型完成了对不同环境下的多径衰落信道的模拟,然后利用软件模拟接收端对GMSK信号的Viterbi解调,综合考虑了瑞利衰落、阴影衰落、时延扩展、高斯白噪声及同频干扰对误码率的影响.模拟所得的结果是GSM系统中典型市区环境下信道解码前对误码率与载干比的关系.最后在考虑了话务量对误码率的影响以后,提出了误码率的预测公式,从而实现了对GSM网络接收质量的预测.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混沌通信的可靠性,提出多输入单输出相关延迟键控(MISO-CDSK),并且推导出该方案基于瑞利衰落信道的误码率公式.通过在发射端设置多根独立的天线,该方案能够克服信道衰落问题.理论分析和仿真表明:与CDSK相比,MISO-CDSK误码性能更好;对于给定的平均信道增益,该方案误码率随着Eb/N0值的增加而降低;对于给定的Eb/N0值,该方案误码率随着平均信道增益的增加而降低;对于不同的Eb/N0值,选择合理的扩频因子能够实现该方案误码性能最优化.  相似文献   

6.
在TD-SCDMA HSDPA系统3GPP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发送端信道编码比特与接收端解速率匹配后软比特之间的平均互信息的链路模型.本模型以互信息为接口参数,采用QPSK比特信噪比合并、16QAM信噪比等效等建模方法.考虑了TD-SCDMA HSDPA系统速率匹配、HARQ合并、16QAM星座重排等因素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链路模型在瑞利衰落信道,QPSK和16QAM调制方式下的块误码率(BLER)误差均在0.2~0.3 dB以下.且模型具有仿真数据量少、时间复杂度低和扩展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Turbo码在瑞利慢衰落信道中的性能仿真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瑞利衰落信道的编码信道模型,给出与这些模型相对应的仿真方法.然后针对充分交织瑞利平坦慢衰落信道,在未知信道状态信息的情况下,对Turbo码的译码算法Log—MAP进行修正,并进一步对影响Turbo码性能的主要参数:迭代次数、交织器长度、编码效率、分量编码器结构进行仿真与分析,得出的仿真结果可以指导实际无线信道中设计合理的通信Turbo码。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带内同频(IBOC)系统传输容量达到了带宽的极限,在瑞利衰落信道上,由于比特交织编码调制(BICM)能够改善误码率性能且又不受带宽限制,同时基于迭代译码的BICM-ID可以得到更高的编码增益.提出一种基于Turbo BICM-ID的改进信道编码方案可代替传统的IBOC-AM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当误码率低于10-3时,改进后的信道编码方案可以获得超过1dB的编码增益,所以这种方案的可靠性更高.  相似文献   

9.
Turbo码由于其接近香农限的特性而倍受关注,但标准的Turbo码是低码率码,其频带效率低,为了利用Turbo码低误码率的特点,同时又能提高其频带利用率,一个简单的方法是让其与高效率的高阶调制方案M-QAM相结合,本在高斯信道和瑞利平坦衰落信道条件下对数域最大后验概率(log-MAP)解码算法进行了研究和修改,使之适合这2种信道和高阶调制方案,通过采用一种实用方法,使得编、解码系统具有通用性,同时推导出精确计算高斯信道下调制码元对数似然值(LLR)的计算公式,并与近似算法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在2种信道中,该方案具有很高的编码增益,同时频带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M QAM抗干扰能力较差,若使用减小M的方法提高抗干扰力,又会降低频带利用率,本文提出一种自适应变速率M QAM系统,根据信道情况自动调整M值,并研究了该系统在无线移动瑞利衰落信道中的性能,其频带利用率大于等于3.2b/s/H z,远远高于一般系统的相应指标。  相似文献   

11.
小尺度衰落信道的建模和仿真是信道建模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本文在阐述了对小尺度衰弱信道的建模思想以后,说明了瑞利衰弱仿真器的实现是衰弱信道仿真的关键.然后文章从目前比较流行的三种实现瑞利衰弱仿真器的方法入手,依次讨论了这三种方法的原理、实现手段以及各自的优劣性.然后对每一种方法利用数学工具Matlab做出了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了每一种瑞利衰弱仿真器的特点及需要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采样钟频率偏移对MIMO-OFDM系统接收信号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适用于MIMO-OFDM系统的采样钟频率偏移估计算法,即幅度加权最小平方估计法.该算法根据最小平方准则,利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训练符号在相同子载波上的相位差来估计采样钟频率偏移.为了提高算法在瑞利衰落信道下的性能,进一步采用了幅值加权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无论在高斯、莱斯还是瑞利信道下均能取得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引入冗余的差分空时分组编码OFDM系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鉴于引入冗余的差分空时分组编码(DSTBC:Differential Space Time Block Code)是在平坦瑞利衰落信道下得出的,且提供的速率有限.为了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中提供高速数据业务,提出了一种基于该码的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系统.发端首先进行DSTBC编码,然后进行OFDM调制,再通过两根发天线将信号发送出去;接收端使用一根天线,先进行OFDM解调,再使用Viterbi算法进行DSTBC译码.仿真结果表明,由于使用的新差分空时分组码可以提供编码增益,该系统的性能比传统的DSTBC编码OFDM系统要好,在信噪比(SNR:Signal Noise Ratio)较高时可以改善约1 dB,比使用相干STBC(Space Time Block Code)的OFDM系统相差2dB.若在此DSTBC编码之前级联一个外码,可进一步改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为了在无线信道下鲁棒和高效地传输静态渐进图像,基于高效率编码调制系统提出了一种新型编码传输框架。使用支持多种编码传输模式的自适应网格编码正交振幅调制作为脆弱嵌入式压缩渐进码流的编码保护方案,在给定的功率和延迟约束条件下,基于启发式并行搜索算法对待传信源压缩分组的传输功率和编码调制模式进行联合优化,使得图像传输的端对端期望失真最小。经过对不同测试图像在不同功率和延迟约束条件下的仿真,该传输优化方案相对于以往基于不等重功率分配算法的传输优化方案取得了明显性能增益,在Gauss白噪声信道和准静态衰落信道中,接收端重建图像的峰值信噪比分别平均提高了1.33和2.70dB。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用于慢衰落信道上的实用自适应Turbo编码调制方案.该自适应方案在所有衰落域中使用相同的、由码率可变Turbo编码器和速率、功率可变多阶正交幅度(MQAM)调制器组成的Turbo编码调制器,具有较低的实现复杂度.给出了满足各种系统约束条件下的优化设计,并通过系统仿真验证其性能.结果表明,同时自适应调整Turbo编码调制器的速率和传输功率可以达到距Shannon容量限仅2.5dB的优异性能。  相似文献   

16.
基于小波变换的OFDM是小波理论与OFDM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多载波调制技术.利用了小波函数的非零平移自正交性和强频谱带限能力等优势.介绍这种技术的基本原理,仿真该技术在瑞利衰落信道下的性能,并与传统的OFDM技术进行比较.在低信噪比下,DWT-OFDM技术的性能要明显优于传统的OFDM技术.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在频率选择性衰落无线信道下WCDMA系统中的空时格型编码(STTC)性能。介绍了STTC系统 模型,重点讨论了WCDMA下行链路STTC系统的几种接收机,通过仿真给出了STTC WCDMA系统在频率选择 性衰落信道上的FER(误帧率)和BER(误比特率)性能。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稀疏二进制序列构造的LDPC码作为分量码,译码采用串行迭代的多层码方案.每次串行迭代译码逐层进行,低层向高层传递译码软信息.采用该方案分别对8PSK和16QAM调制的多层码进行串行迭代译码和并行迭代译码的性能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的编码复杂度较低,相比于并行迭代译码,串行迭代译码简化了译码结构,且2种迭代译码算法复杂度相同;在AWGN信道和平坦瑞利衰落信道中,串行迭代译码的误比特性能优于并行迭代译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