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历史具有历史本体和历史意识两重含义,历史本体是客观的,而历史意识具有主观性。对历史的认识要受历史观的支配,西方的历史观在唯物史观产生以前经历了英雄史观、道德史观、天命史观、理性史观、历史哲学的演进,这些理论虽然都不可避免的带有历史局限性,但都是当时哲学思想和史学理论的优秀成果,都是人类思想进化的阶梯,为唯物史观的创建提供了理论前提。唯物史观的创立实现了社会历史观的伟大革命变革。  相似文献   

2.
柳宗元是中唐时期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无神论者,在自然观方面,坚持了“元气”一元论的唯物主义思想;在社会历史观方面,虽然从总体上看,他和所有的旧唯物主义者一样,都没有能够摆脱历史唯心主义的窠臼,但其中也不乏真知灼见,包含着某些历史唯物主义的因素,尤以“势”范畴和“生人为主”的思想最为深刻,在中国哲学史上曾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一、关于“势”“势”是柳宗元历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一般认为是指历史发展的趋势、形势或  相似文献   

3.
唯物论文学史观在中国的确立是在同中国古代的循环论文学史观以及近代以来传入中国的进化论文学史观的论辨、斗争过程中得以完成的,唯物论文学史观取代进化论文学史观成为中国文学史研究的主导历史观最终促成了中国文学史观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并产生了巨大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影响。唯物论文学史观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如下几个问题:一、理解上的肤浅和运用上的简单套用。二、机械的五段式历史分期模式和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发展的观点构成文学史书写中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内涵。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结构原则的理解上存在二元对立倾向。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的历史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其主要包括阶级斗争史观、人民群众史观、社会矛盾理论等。他所确立的史学研究方法、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他晚年的思想偏差对中国历史学的研究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鹅湖之争”是朱熹和陆九渊兄弟因认识上的分歧而产生的一场论争。这件事发生在今江西省铅山县鹅湖书院,又称“鹅湖之会”。近阅任继愈同志著的《中国哲学史》,见其关于鹅湖之争年代,做了这样的记载:“他们的分歧在公元一一七六年鹅湖之会时.已发展成为公开面对面的斗争。”关于“鹅湖之争”的年代,下列几种古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奴隶制社会是否成为人类社会历史普遍必经阶段问题,似乎再度成了人们议论的热点。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比之钻进“古史分期问题”的死胡同里所作的那些“商榷”、“争鸣”来说,它至少说明人们已经反省过来,找到了产生问题的症结所在,重新回到当年形成分歧的“岔道口”上来了。然而,就在这个问题上,前景依然是令人迷茫的。各逞已见,歧义纷繁,莫衷一是。这种局面的形成,我认为除论者在史料诠释和运用观点各异外,与人们对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奴隶制问题论述的理解有别犹为紧密。因为,把奴隶制奴役形式当作一种社  相似文献   

7.
波普尔和马克思的国家观具有重大分歧,表现为对国家本质、国家职能、国家未来命运的不同认识.二人国家观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不同的社会历史观基础.波普尔的国家观在对马克思国家观的批判之外,也表现出对马克思一些观点的认同.他的国家观因此也呈现出形式自由和实质自由、权力限制与国家干预、经济现实与政治幻想之间的矛盾.他们的国家观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国家与社会、国家和自由的关系、界定国家的权力和职能范围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孟子的历史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反映了战国中期儒家学派对社会大变动的观察与思考。他所提出的“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历史观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尽管孟子的历史观存在着局限性,但有的历史观却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仍闪耀着理性的光辉。所以,我们对孟子的历史观应当深入地研究,批判地吸收,以史为鉴,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9.
<正> 生安石(1021——1086),字介甫,江西临川人,是北宋著名的社会改革家。他在哲学上是唯物论的,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这在中国哲学史界,已近乎定论。然而,其社会历史观究竟如何,深入谈论这个问题的人却不太多。这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在社会历史领域,即便是唯物主义哲学家,最终也难免陷入历史唯心主义泥坑的观点之影响吧,就连古典哲学家费尔巴哈也不能例外,况乎王安石呢?诚如是观。然而,窃以为这样太过于简单  相似文献   

10.
龚自珍,字璱人,号定盒,又名巩祚。晚清人,逝于鸦片战争的第二年(1841年)。按他生活、学术活动的年代来说,本不属近代;但是,由他开创的“经世致用”的学风,“变易”进步的历史观,一定程度人文主义的觉醒和忧国忧民、反抗侵略的思想,却具有近代学术思想、哲学思想的浓烈气息。现在哲学史界大多数学者认为,龚自珍是中国近代的第一位思想家,他的哲学思想是近代哲学史的前驱。  相似文献   

11.
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一书,通过清学对宋明理学的“反动”,提出了作者的学术史观和治学态度。粱启超在提到“学问的价值”时指出在于“善疑、求真、创获”,而其学术史观也体现出了这三个方面。笔者从善疑、求真、创获的角度以及其内在逻辑联系方面分析梁启超的学术史观点。  相似文献   

12.
吴兴宇 《凉山大学学报》2004,6(3):161-163,166
有人提出:在“五四”以后,“首先对屈原爱国精神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的是闻一多和郭沫若”。实际上。闻一多直到壮烈牺牲之前,都没有“对屈原爱国精神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郭、闻二氏的观点存在着较大分歧。  相似文献   

13.
唯物史观的创立与马恩批判、改造旧哲学、进而开辟哲学发展的新道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唯物史观的创立不但从根本上给人类分析社会历史提供了伟大的认识工具,实现了历史观的变革;同时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开辟出了哲学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4.
在对近年来国内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相关观点进行了整理归纳。近年来,我国民族问题研究不断深入、成效显著,学界就很多热点问题进行了较充分的研讨,但也还存在着观点上的分歧与争议。学界讨论的热点之一就是关于“民族”与“族群”的概念之争。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科学的哲学史定义?这是哲学史教学和研究中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而这一个问题的争论又是和如何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考察哲学史密切联系着的。冯契同志把哲学史定义为:根源于社会实践的主要围绕着思维和存在关系而展开的认识的辩证运动。这一概括已得到不少同志的赞同。我们认为这是一个近似于具体概念的哲学史定义,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比较全面地考察哲学史定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本体论、运动观及社会史观等几个方面具体论述了老子的否定思维方式的表现,这种与常规思维相抗相补的思维方式,不仅开拓了人的思维空间,而且更为深刻地揭示了事物和社会生活的本质,增强了批判现实的力度。否定思维方式是道家本质特征的显现,由此形成了独特的道家风骨,并奠定了道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自觉的能动性”理论蕴含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表现为:发挥自觉能动性的主体是社会的历史的人;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的前提就是尊重社会历史的规律;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的过程就是贯彻群众史观的过程;发挥自觉能动性的最高目标指向是全人类的解放.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根本超越在于 :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克服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直观性”的主要缺点 ,建立了实践的唯物主义 ;实践的唯物主义由于贯彻了一条从实践出发去考察自然、人和社会的哲学路线 ,从而又克服了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必然导致的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等缺点 ,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使马克思哲学具有鲜明的辩证性和彻底性两个重要特征。因而马克思哲学是一种实践的、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传统的马克思哲学解释者并没有真正认识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根本超越。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哲学史上以“浙东学派”作为南宋浙江东部地区各学派的总称。其中最主要的学派共有三家,一称金华学派,以吕祖谦为代表,为南宋时颇有影响的理学学派,其学术观点是“不主一说”,兼取所长,基本倾向陆九渊心学,又赞成朱熹以理为哲学最高范畴的观点,还接受了永嘉、永康学派某些事功观点,首创经世致用说;二为以薛季宣、陈傅良和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倡功利之说,反对空谈道德性命之说,主张通过事功来把握义理,笃信“六经之学,竞业为本”,提倡“以利和义”;三是永嘉学派,以陈亮为代表,最大特点是谈王说霸,倡事功之学,提倡“义利双行,王霸并用”之说,具有务实不务虚的学风。三家学派虽都提倡经世致用之学,都有务实学风,然又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存在重大分歧,因此,各以自己的独特风格著称于世。  相似文献   

20.
由陕西省价值哲学学会、陕西省哲学学会、陕西省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会、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联合发起主办的第四届陕西省马克思哲学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5月12日在西北政法大学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专家学者70余人出席了会议,研讨会围绕《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解读与研究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讨论,与会学者们提出了不少新观点、新见解,现将本次研讨会的主要学术观点综述如下。一、《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唯物史观西北政法大学教授张周志指出,马克思、恩格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