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于使用教材,我的观点是:依托教材,但不脱离教材;用好教材,但不死扣教材,努力做到"用教材教",注重从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具体情况对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整合或重组,活用教材,用活教材.我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2.
李斌  仲兆仓 《奇闻怪事》2005,(10):32-33
一、教学年级:四年级二、教学内容:投掷是教材中重要的发展身体素质的项目之一,但练习形式单一,枯燥无味,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根据小学生兴趣广泛,模仿力强的特点,我在教学中进行适当改革,以“投轻物”(投纸飞机、打纸炮、摔纸巴、铺路前进)为教学内容,其实是教材中投掷活动的拓展和延伸,以儿童喜闻乐见的纸游戏形式来表现。  相似文献   

3.
我在温州师院化学系执教有机化学已历十年。教过的班级有夜大学、化学兼生物、二年制专科、三年制专科、本科班,用过的教材也有好几套。古人云“十年磨一剑”,不知自己的这把教学“剑”磨得怎样了,但无论如何,总结一下还是大有稗益的。钻研教材务求甚解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武器”。要想使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教师自己先要熟悉教材。我们现在用的是东北师大等五校编的本科教材第二版,这个版本比第一版增加了许多内容,总体上是适合师范院校实际的,是一套好书,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和错误。在备课过程中,我细细读了好多遍,不放过一…  相似文献   

4.
世界史教学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校世界史教学与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上有畏难情绪;世界史各课程之间衔接不好;教材不合用;教师整合能力偏弱等。解决思路是:努力提高课堂质量,用生动的课堂效果激发学生学习世界史的积极性;不断学习用新材料充实课堂;用广博的知识与新颖的方法引导学生;提高教师的学术修养与知识整合能力,尽量用新的历史研究方法来指导教学等。  相似文献   

5.
创新能力,从课堂教育的角度看,即创造性思维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以下几种途径:1、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标新立异,大胆质疑。所谓标新立异指的是提出新奇的主张,显示与众不同,具有创新精神。我在给学生上第一节课之前,事先总是把教材逐字逐句从头到尾看一遍,有时甚至对某些标点都加以斟酌,然后,找出教材错误之所在。对于这些错处,我在上绪论课的时候逐项地告知学生,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迷信教材,当然,也不要盲从教师,教材肯定有不完善之处,要不然为何要不断的修订?权威可能也不完美…  相似文献   

6.
今年,我负责初三的一个“重点班”(成绩和纪律都让人特别头疼的班级)的英语教学工作。对于这个班级的学生来说,上英语课不亚于听天书,用学生自己的话说:望着书上那些单词,它们认得我,我不认得它们。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却道出了学生们的心声。  相似文献   

7.
李静 《奇闻怪事》2005,(1):10-11
在小学一年级教材《先锋英语》IA中,有一单元学习颜色词:red,Yellow,greerl,blue,brown参考书中也提供了一些教学方法:教学卡片的涂色运用,做有关颜色的游戏等等。孩子们比较喜欢,但部分孩子对颜色的感受还不够深刻。于是我在教学中添加了如下设计:  相似文献   

8.
最初打开一年级的数学教材,给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把它表达出来,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问题,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互动能力,尤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9.
学生课堂上缺少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思想政治课历来留给人们的印象是:枯燥、单调、没意思、不好学。这既有政治课教材和知识本身存在的原因,也有人们对政治课的偏见。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渐认识到:要让学生愿意学习这门课程,提高学习成绩,非让学生产生兴趣不可。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讲究教学艺术,使学生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进行学习,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以下是我在政治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10.
任教初一(8)班思品的J老师请假一周,教务处决定由我接任。授课内容是新课标实验教材第四课《欢快的青春节拍》。J老师交代,第一、二框已授完,我只需按第三框“祝福青春”中的几个设计开展活动就可以了。翻开课本,里面果真“躺着”两项活动:“说一说我们所拥有的幸福”和“为伙伴写一句青春的寄语”。若按现成的活动开展,一节课倒也过得去,但总有一种被教材牵鼻子的感觉。为了创出新意,我决意将本课内容整合后自行设计几项活动,让学生们好好享受一番参与活动的乐趣。当然还有一点私念:趁代课之际尝试一把课改,即使失败也无伤面子。  相似文献   

11.
张泽波 《科技信息》2010,(8):I0288-I0288
参加工作以来,我长期从事初中政治课的教学:在实践中,我觉得现有的考评方法对获得更加准确的反馈信息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考试的内容主要限于教材知识方面,侧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对丁学生觉悟、能力、行为等方面的考查还很不完善。同时存阅卷时,  相似文献   

12.
我校使用新课改下的实验教材,已经是第三个学年了,从一年级教至三年级,我越来越感到,现行教材的编写,在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感受身边的数学,生活中的数学,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爱弟 《科技资讯》2006,(7):132-132
口头表达能力是学生必备的一项重要能力。可我在从事高年级教学的过程中却发现学生不爱举手发言,通过摸索研究,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转变教师观念,重视口头表达;自编口语交际教材,拓宽训练渠道,增强练效果;多方创设交际情境,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兴趣。  相似文献   

14.
我在教八年级物理时,八(2)班有名叫李小燕的小女生,在课上总爱问个“为什么?”,是我课上的小问号。那天,我在讲解“杠杆的类型”时我问学生:跷跷板是什么类型的杠杆?全班同学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是等臂杠杆。小问号却举起手:“老师,我不同意这种说法,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如果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坐在跷跷板的两端,这样的跷跷板能叫等臂杠杆吗?”我顿时被他问住了。从老教材到新教材,跷跷板都是按等臂杠杆讲的呀,可是李小燕的问题又该怎样回答呢?幸好下课铃帮我解了围。听到我下节课给她解答的承诺,小问号得意地坐了下来。  相似文献   

15.
教材是最主要的课程资源,数学教材是学生数学活动的基本凭借。但实际教学面对的是不同的学生,教材未必能切合具体学生的实际需要。这就要求老师教学中既应以教材为主要依据,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只有坚持立足于教材,又不囿于教材,注意根据教学需要合理使用教材,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16.
“美术课,我忘带彩色笔了。我向同学们借,可他们一个个都嚷着:不借,不借!你自己不带关我什么事,活该!赵苑鹏还叫徐康辉也不要借给我。我只好用铅笔画了一幅图交了上去……”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在我市已启动几年了。说实话,这套教材中,教材编写预设与学生学习实际有冲突的现象屡有发生,我认为出现这一现象很正常。因为编者在编教材时,考虑较多的是学生认知的共同规律。我们知道学习是一种个体认知活动,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认知活动的过程有其共同的规律,但也应该看到不同的学生由于自幼所处的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差异,所受的教育和家庭、社会影响的不同,因此不同的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思维的方式就不可能相同。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小学数学的新教材在功能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教材是实施教学的工具,而不是唯一的标准。这就要求我们是用教材去教数学,而不是教教材上的数学。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就成了现在教师所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美国现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历史教材正是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年龄特征,增添了与现实联系密切的内容,删除了原来艰深的知识点,如井田制、两税法等。其内容侧重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和能力培养。根据教材这一特点,我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注重激发、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用好教材,注意方法,使学生真正学好历史科。一、以教材内容为根本,充分利用教材现有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兴…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所选定的教材往往不适应具体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知识需求不相符。教学一线的教师一直在探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通过对英语阅读(泛读)课的实践教学及不断总结、反思,笔者认为,虽然教材是相对确定的,但教学活动应是不确定的,一个成功的英语阅读课教师应该科学地评价、合理地调整、成功地把握教材,通过重新构建理想化的英语阅读教材,获得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