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的逐步延伸,被称为第四媒体的计算机网络在许多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它不仅仅是人们工作学习的手段,还成为青少年学习、工作、交往的工具.据有关报告显示:前两年,我国上网用户已达到9400万,其中使用宽带上网人数达到4280万,上网计算机达到4160万台;CN下注册的域名数、网站数分别达到43万和66.9万;网民每周的上网时间分别为13.2小时和4.1天,上网人口普及率达到15%左右.目前,我国计算机拥有量、互联网用户、网站数仍在飞速增长.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互联网发展迅速,上网人口普及率在不断提高.据调查,我国的上网者中,21-25岁的年轻人占76.2%.可见,今天上网的"主力"是青少年.  相似文献   

2.
高校网络舆论的特征及其引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孟庆涛  刘业兴  唐勇 《科技信息》2007,(32):203-204
随着信息时代的日益发展,网络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也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了重要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网络、喜欢网络、依赖网络甚至迷恋网络。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互联网上网计算机总数5908万,上网用户已达11873千万人,其中25岁以下年龄占到59.7%,大学生占32.4%。上网电脑之多,上网学生之众,都是前所未有的。世界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整个世界"。因此,发展网络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引导网络舆论,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成高等学校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动态     
截止今年6月30日,我国上网计算机数为146万台,网民已达400万.据统计,1996年,我国上网计算机约10万台,网民20万;1997年,上网计算机达到33万台,网民增加到67万;1998年,上网计算机为75万台,网民猛增到210万.按此速度预测.到今年年底,我国网民可突破700万,2000年将突破1000万大关.1000万网民通常被认为是互联网产业起飞的基点,如果我国网民达到千万人这个数量级,那么我们就拥有了从事电子商务的基础,我国网络社会的框架将基本形成.有远见的企业应该从现在开始就为此做好准备,以迎接这个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4.
谭一龙 《奇闻怪事》2007,(5):112-114
随着计算机的大力普及和网络的广泛延伸,“中学生上网”也日益为社会所关注。人们都在议论中学生该不该上网?在这里,结合自己调查的一些事件和数据,对中学生上网心理做了分析研究,并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请诸位指正。  相似文献   

5.
概况 1、上网计算机数:650万台。其中专线上网计算机101万台,拨号上网计算机549万台。 2、我国上网用户人数:1690万。其中专线上网的用户人数约为258万,拨号上网的用户人数约为1176万,同时使用专线与拨号的用户人数为256万。除计算机外同时使用其它设备(移动终端、信息家电)上网的用户人数为59万。  相似文献   

6.
蔡继厚 《菏泽师专学报》2001,23(2):45-49,52
“县(区)政府网络系统”是在国家提出“政府上网工程”以后,全面推进区域信息化而开发的,它适合于市县级政府上网,成立网上电子政府,“县(区)政府网络系统”解决方案的实施建立了政府统一的信息网络平台,架起了政府通向国内外信息网络的高速通道,有步骤、有重点地组织了各种信息资源单位上网,实现了信息交流的网络化,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网络是一支“双刀剑”,文明上网有利于让孩子开阔视野,拓展知识。老师和家长要大力宣传,让每一个孩子都真正明白一定要把电脑网络作为促进自己健康成长、促进自己学习和研究的工具来使用,有助于学习,包括社会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文明上网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虞凤娟 《科技信息》2008,(34):322-322
网络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行为及观念,它的益处有目共睹,然而网络的传播也带来了不少社会问题,特别是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冲击是巨大的。本文从当前职业学校学生的上网状况及部分学生迷恋网络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马军 《今日科技》2004,(9):32-33
随着宽带的日益普及,信息高速网络正进人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4年7月发布的第十三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内地宽带(包括ADSL、CABLEMODEM等)上网用户数已达3110万,比2003年下半年增长了1370万,是各类上网类型中增长最快的。这就为我们通过宽带网络传送多媒体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10.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但仅仅表现在爱玩游戏、上网聊天、看Flash动画。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任其发展下去会使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率大打折扣,无法达到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要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导入,  相似文献   

11.
关键词     
《上海信息化》2009,(7):86-86
绿坝-花季护航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关于计算机预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的通知》,要求在我国销售的所有个人电脑出厂时预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绿坝-花季护航”,并定期报告计算机销售数量和软件安装数量。这款软件具备拦截色情内容、过滤不良网站、控制上网时间、查看上网记录等功能,工信部等多部委使用中央财政资金买断一年服务供全社会免费使用,此前全国各地中小学的联网计算机已于5月底前要求安装这一软件。据了解,“绿坝”并非一款强制安装软件,  相似文献   

12.
日前,全国政协在北京举行的“网络管理和建设问题提案协商办理座谈会”上透露,预计到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数将达3500万。 据中新社报道,国家计算机网络与安全管理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方滨兴向与会的委员介绍,中国互联网用户数在1997年仅62万,到去年底已达2250万;上网主机数已有892万台。 随着上网费用和电脑价格的下调,电脑走进越来越多的家庭,上网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生活组成部分。 从对互联网用户的分析来看,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呈以下特点:用户地域分布,华东地区最多,逾34%,而西北、西南加起来也仅占14…  相似文献   

13.
行业运行     
《上海信息化》2014,(9):92-93
<正>中电信携手东航开启空中宽带上网服务2014年7月23日,中国电信与东方航空联手打造的中国内地首个卫星宽带空地互联商业测试航班,完成上海往返北京的飞行任务,揭开了空中互联网业务向民航旅客开放服务的序幕。此次首飞是利用卫星的KU波段传输信号来实现空中宽带上网的。这一技术具有带宽大、网速稳定、全球覆盖等特点,也是目前全球运用广泛、品质先进的空中上网方式之一,其理论带宽可以达到50Mb/s。根据飞行测试,万米高空客舱内实际能够达到的最高共享带宽为32Mb/s,能够满足民航旅客网页浏览、收发邮件、即时通信、社交互动、网络购物等基本上网需求,还能实现空地视频连  相似文献   

14.
网络服务出路何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群 《科技潮》1998,(3):8-12
去年,中国信息化建设,特别是以因特网为中心的网络服务取得了巨大进展。截至1997年10月31日为止我国上网计算机达到29.9万台,其中普通用户拨号上网计算机25万台;上网用户达到62万,比1996年底的10万增长了5倍;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注册的域名已有4066个,www 站点约有1500个;上网用户中35岁以下的青年人占了78.5%,北京、广东、上海占据了上网用户地域分布的前3名。我国政府在这一发展趋势下,于去年4月份在深圳召开了"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邹家华副总理提出了"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  相似文献   

15.
《上海信息化》2009,(6):90-90
中国电信武汉分公司为加强青少年上网管理,推出“宽带密码锁”服务,实时监控和管控上网,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宽带密码锁”服务主要指家长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方式对宽带账号的使用进行监管,供家长对孩子上网进行监控和管控。家长可以通过手机或小灵通短信的方式,实时获知孩子上网的上线时间和下线时间,设置规定下线时间,并且可以对上网账号进行锁定,限制其重新上线,待达到规定的时间间隔后再进行上网账号解锁,方可再次上网。  相似文献   

16.
<正> 1999年是我国政府上网年,约有60%的政府部门上网,2000年约达到80%。我国政府各部门掌握的社会信息占了全部信息资源的80%。政府上网发展的高潮,无疑对政务公开、资源共享、对外交流、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政府部门又是国家秘密最为集中的地方,信息上网必然涉及保密问题。目前我国党、政、军等众多部门和单位的内部网络建设,同样面临信息交流与保密的矛盾。当前我国计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人类带进了信息时代,网络强烈地介入我们的生活贴近中小学生,上网成为人们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同时,也给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都要清楚地认识网络的积极意义和负面作用,对于中小学生上网,我们不能仅仅去“堵”,而要去“疏”,更要去“导”。对中小学生加以正确引导,从而让他们绿色上网。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上网行为调查分析及正确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大学生在图书馆上网情况进行多方面分析,分析研究大学生上网目的及其行为方式,了解当代大学生和网络之间的基本关系及网络技术对大学生的影响,了解当代大学生对高校图书馆的心理需求、信息需求及信息取向。从而使高校图书馆更加明确如何合理运用人员、设备、网络技术等条件,对大学生上网行为进行有利引导,培养大学生信息利用能力及有用信息的顺利获取,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的网络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19.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最早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先后经历了办公自动化、“三金工程”、政府上网和电子政务四个阶段。历经二十几年的建设,各级政府部门通过电子政务的方式,完成了政务工作从手工到计算机、从单机到网络、从分散到统一的巨大转变,实现了公务、政务、商务、事务的一体化管理与运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20.
我院大学生上网情况及对健康负面影响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科研方法,对我院大学生上网时间、目的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探讨了电脑网络对我院大学生健康的负面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上网时间的延长,会导致大学生体育锻炼减少。网络心理问题上升,社会适应能力下降,最终影响学生的健康状况.学院必须在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心理健康、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学生对网络负面影响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