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土壤加砷对大豆叶绿素、脯氨酸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认识土壤砷污染对大豆生理指标的影响,设置土壤加砷0、5、10、30、50和100mg kg-1共6个水平的盆栽大豆试验,测定大豆生长期间叶片的叶绿素、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土壤砷污染影响大豆的叶绿素、脯氨酸、过氧化氢酶等生理指标.土壤加砷对大豆叶绿素的影响随生长期而不同,在结荚期,土壤加砷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显著,但是高砷水平降低了叶绿素a与b的比值;在鼓粒期,高砷水平增加了大豆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总量的最大增加率分别达119.8%、111.0%、105.6%和117.2%.在大豆结荚期,土壤加砷30~100mg kg-1使大豆脯氨酸的含量降低了23.4%~31.4%,而所有加砷处理的过氧化氢酶活性都显著低于对照,土壤加砷使大豆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了10.7%~46.6%.总之,土壤砷污染会通过影响叶绿素的构成和含量改变大豆光合作用、降低大豆抗逆性和破坏大豆抗氧化系统来妨碍大豆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用一定浓度的SOD模型化合物(0.015‰)以喷洒方式处理田间几种蔬菜(茄子、三叶芹、辣椒、甘蓝、花菜、黄瓜等)。取其叶片。分别测定了抗氧化酶系统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叶绿素的含量及细胞内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其结果表明,不同的蔬菜品种、同一品种不同生长时期,抗氧化酶系统中的几种酶活性表现不一致.同时也发现MSOD对叶绿素的合成、脯氨酸在细胞内的含量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使用可见光分光光度法、乙醇提取法和蒽酮法,分别研究了水稻幼苗土壤中镉盐对水稻体内过氧化氢酶活性,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此逆境条件下,光合速率下降,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下降,分别下降了50%和88%。同时产生过量的过氧化氢,过氧化氢酶活性相应增加,增加了1.8倍,以清除过量的过氧化氢,对植物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4.
梨瘿螨的为害对梨叶片几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梨树叶片被梨瘿螨为害后,一些生理生化指标发生了变化,经光谱技术、化学方法和电物理方法测定,与健康叶片相比受害部位的叶绿素含量下降31.85%,可溶性糖含量下降24.61%,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上升34.14%,游离氨基酸含量上升29.95%,游离脯氨酸含量上升84.08%,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29.82%,膜透性增加86.74%,中度受害叶的螨瘿部位与病健部位相比叶绿素含量下降26.86%,可溶性糖含量下降22.79%,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上升30.26%,游离氨基酸含量上升22.81%,游离脯氨酸含量上升16.01%,膜透性增加45.54%,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15.87%,说明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和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游离脯氨酸的上升以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和组织细胞膜透性的增强都主要集中在受害部位。  相似文献   

5.
大气污染梯度下树木附生苔藓植物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苔藓植物体内污染物含量测度大气污染的程度,研究了南京市6个地点不同大气污染梯度下,两种树木附生苔藓植物密叶绢藓(Entodon compressus)与细叶小羽藓(Haplocladium microphyllum)的一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大气污染逐渐加重,两种树木附生苔藓植物重金属与硫元素含量增加,其总叶绿素含量均下降,游离脯氨酸含量和细胞质膜透性呈增加趋势,而两种苔藓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呈现不同的变化格局。除过氧化氢酶活性外,大气污染对密叶绢藓与细叶小羽藓其他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均达到1%的显著水平,并且细叶小羽藓各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幅度均大于密叶绢藓,表明细叶小羽藓对大气污染较敏感。  相似文献   

6.
以黑糯和红粳两个有色稻为材料,设5种不同的栽培密度,研究了不同栽培密度对有色稻抽穗后剑叶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SOD酶活性等一些衰老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栽培密度的增加,有色稻抽穗后剑叶叶绿素a、b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SOD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而叶绿素a/b值和丙二醛含量呈上升趋势,且高密度E处理下这些指标变化幅度较大,衰老加快。试验还表明,有色稻抽穗后剑叶叶绿素含量、SOD酶活性、丙二醛含量等衰老生理指标的变化幅度与品种的耐密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Cr6+对慈姑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r^6+对慈姑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比值、O2^-产生速率、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受Cr^6+胁迫后,随着Cr^6+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比值、O2^-产生速率先升高后降低;MDA含量呈持续上升趋势;SOD活性表现出先降后升趋势;POD活性则表现出先明显上升后下降的情况;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不明显;CAT活性在根和叶中所受的影响存在明显不同.研究结果表明,同种离子对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的毒害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研究黄瓜花叶病毒新疆株(cucumber mosaic virus-XJ,CMV-2-XJ)感染抗性不同的甜瓜品种后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健康对照相比,受感染植株的酶活性均有所增高,但抗性品种“新玉”增高的幅度是感性品种“网纹香”的2倍,酶活性峰早出现12 d,即抗性品种酶活性增高幅度大,酶活性峰出现早;叶绿素的变化则与抗性呈负相关,抗性品种“新玉”受CMV-XJ感染后的叶绿素含量与健康对照差异不大,而感性品种“网纹香”的叶绿素含量则比健康对照下降了62.9%.说明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均与甜瓜品种对CMV-2-XJ的抗性呈现规律性的相关性,这种规律性可用于甜瓜品种对CMV-XJ抗性鉴定的生物化学分析.  相似文献   

9.
用一定浓度的SOD模型化合物(0.015‰)以喷洒方式处理田间几种蔬菜(茄子、三叶芹、辣椒、甘蓝、花菜、黄瓜等),取其叶片,分别测定了抗氧化酶系统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叶绿素的含量及细胞内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其结果表明,不同的蔬菜品种、同一品种不同生长时期,抗氧化酶系统中的几种酶活性表现不一致.同时也发现MSOD对叶绿素的合成、脯氨酸在细胞内的含量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秋茄红树林土壤酶活性时空动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秋茄红树林土壤蛋白酶、转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等6种酶活性的时空变化及土壤样品风干和贮存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解酶类活性以冬季最低,春季上升,夏季和秋季较高,垂直变化的基本趋势是随土壤深度加深酶活性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季节变化模式为:夏>春>冬>秋,垂直变化的规律性不明显;多酚氧化酶活性季节变化和垂直变化都没有规律.红树林土壤6种酶活性皆大于光滩土壤,在不同滩位中,则表现为内、中滩土壤6种酶活性大于外滩.土壤风干和贮存对红树林土壤脲酶和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影响,而风干土测得的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转化酶活性比自然湿土显著降低,风干土贮存1个月使转化酶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1.
红树植物叶片叶绿素提取方法比较及其活体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混合液法测定了五种红树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并摸索了提取过程中混合液的不同配比和提取的时间。对相同的材料用 Arnon 法和混合液法进行对照测定,结果表明 Arnon 法比混合液法提取红树植物叶片叶绿素效果好.通过 Arnon 法和活体叶绿素仪的平行测定,分别建立了四种红树植物叶片的活体测定值 D 与叶绿素含量(mg/cm~2)的回归方程,由此得出快速测定红树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不同结英习性大豆生殖生长的比较研究对大豆生产是有益的,特别是对提高大豆育种的杂交成功率是大有益处的.本研究表明:不同结英习性大豆品种的始花期和花期长度是不同的,无限型和亚有限型大豆开花较早且花期较长,有限型大豆浓农91-44开花晚、花期短.无限型大豆浓农92-16和亚有限型大豆浓豆4号开花高蜂出现较早,而有限型大豆浓农91-44开花晚,在开花中期日开花量剧增.无限型大豆沈农92-16结英率低(23.6%),亚有限型大豆沈豆4号居中,为27.75%,有限型大豆沈农91-44结荚率最高,达43.50%.大豆不同植侏部位的结荚率也不相同,在冠层上部结荚率较高,其次是中部和下部.这意味着生产上要注意冠层上部和中部荚的形成;大豆育种者应选择冠层中上部的花做杂交,其成功率会大大提高.各种结英习性大豆开花中期形成的荚其灌浆速率较高.在籽粒形成过程中,蛋白质和指肪含量的变化一直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细胞分裂素对发生湿害的青菜、莴苣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湿害能使作物发育不良,衰老加速。用细胞分裂素喷施受湿害的植物,可抑制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延缓衰老。低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就可对受湿害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下降产生明显的阻止效果,但高浓度时这种效果的加强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了不同浓度腐殖酸溶液对甘蔗叶片过氧化氢酶、酸性转化酶和叶缘索含量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它们与产量和糖分累积的关系,为高产高糖诊断和合理利用腐殖酸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选择256 份我国各大豆栽培区代表性地方品种为材料,以国际通用的美国000~ X 熟期组的48份标准品种为对照,在南京进行分期播种及光照处理试验, 制订出与国际相衔接的我国大豆生育期生态类型划分标准,将我国大豆划分为 000~Ⅺ 熟期组; 明确我国长江中下游大豆区春豆归属 0~Ⅳ组、 夏豆归属Ⅲ~Ⅷ组, 并分析长江中下游大豆区春、夏豆品种熟期组地理分布概况.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不同盐度再生水中培养川蔓藻和蓖齿眼子菜,研究了它们的生物量、光合强度及其组织中的脯氨酸、丙二醛、过氧化氢酶和叶绿素的含量变化对再生水中盐度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盐度下川蔓藻和蓖齿眼子菜组织中累积的脯氨酸含量随时间呈指数增长;当盐度为10.07 g/L时,蓖齿眼子菜的丙二醛的含量显著上升,而过氧化氢酶的含量明显下降(p<0.05),氧自由基产生和消除之间的平衡被破坏;当盐度超过7.72 g/L时,川蔓藻和蓖齿眼子菜中叶绿素和叶绿素a/b值均显著下降,但川蔓藻能通过增加叶绿素b来补偿盐度对光合作用效率的影响.川蔓藻和蓖齿眼子菜均能通过调节自身的脯氨酸代谢和抗氧化系统来抵抗再生水中盐度的胁迫,且川蔓藻在高盐胁迫下具有较好的清除氧自由基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高山植物对低温驯化的生理生化适应机制。【方法】以西藏绵头雪莲愈伤组织为材料,检测在变温[4 ℃/0 ℃(白天/夜晚,黑暗)]的低温驯化0、3、6、9、12 d过程中抗冻性、抗氧化酶和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经变温[4 ℃/0 ℃(白天/夜晚)]低温驯化后第9天西藏绵头雪莲抗冻性达到最高值,愈伤组织半致死温度(LT50)由常温培养-3.5 ℃降低到 -12.0 ℃;经4 ℃/0 ℃低温驯化后,愈伤组织的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至第9天达最大值,蛋白质比对照增加了89.1%、脯氨酸含量为驯化前的2.14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8.04%、47.28%和73.18%,同时3种抗氧化酶的同工酶酶谱也验证了以上活性检测结果;低温驯化还提高了多酚含量,驯化至第12天时多酚含量为驯化前的3.91倍,此时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比驯化前增加了91.35%,与PPO同工酶的检测结果较为一致。【结论】低温驯化显著提高了高山植物绵头雪莲愈伤组织的抗寒力,在低温驯化过程中绵头雪莲发生了特有的适应低温环境的生理生化变化。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4个早籼稻品种幼苗期耐冷性的生理特点,在人工气候箱内经26℃(对照)、12℃、10℃和6℃处理4 d后,测定分析水稻幼苗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抗坏血酸(As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电解质渗漏率6个生理指标的变化及其与抗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相同低温胁迫条件下,株两优120和金优L2两个早籼稻品种幼苗期POD活性、CAT活性、AsA含量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准两优143和湘早籼45号,而MDA含量及电解质渗漏率均低于准两优143和湘早籼45号.上述结果说明两系法杂交稻株两优120的耐冷性最强,三系杂交水稻金优L2次之,两系法杂交稻准两优143和常规水稻湘早籼45号耐冷性稍差.  相似文献   

19.
The variations of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ies including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EC 1.15.1.1), peroxidase (POD: EC 1.11.1.7) and catalase (CAT: EC 1.11.1.6), lipid peroxidation and major electrolytes in Aloe vera irrigated for three years with seawater having different salinity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OD activit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10% seawater level, whereas decreased at higher seawater levels. The SOD activity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eawater concentration except for treatment with 100% seawater (denoted as T100%) under long-term salt stress. Salinity decreased CAT activity,and increased lipid peroxidation and cell membrane injury. In addition, Ca^2+ content was high in Aloe irrigated by seawater of low salinity level, but low in Aloe irrigated by seawater of high salinity level. An opposite trend was observed for the effect of seawater on Na^+ content of plants. K^+ and Mg^2+ contents remain relatively stable under various seawater levels, which benefit plant growth.  相似文献   

20.
采用样方法对轿子山主干线路两侧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壤和植物群落进行样地调查,分析了不同人为干扰强度(对比区CK、轻度干扰区LD、中度干扰区MD、高度干扰区HD)下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典型植被群落的影响和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人为干扰对土壤理化性质具有较大影响,土壤含水量、土壤孔隙度和土壤电导率随着人为干扰强度的增大而降低,土壤容重随着人为干扰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p H值未表现出明显差异;2人为干扰降低了土壤碳素和氮素的含量,钾素浮动最大表现的最为敏感,磷素没有明显差异(p0.05),人为干扰对土壤磷素变化影响较小;3随着人为干扰强度的增大,土壤酶活性也显著降低,三种酶活性变幅的大小顺序依次是: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磷酸酶活性;4轿子山乔木、灌木、草本受人为干扰强度的影响,群落生物量的大小排序为CKLDMDHD;5人为干扰区域的有机碳与全氮(TN)、全钾(TK)和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TP没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