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国栋 《科技信息》2011,(1):144-145
南宋诗人林季仲的《竹轩杂著》,集中体现了其诗文艺术成就。本文对《竹轩杂著》中的人名进行考释,为研究林季仲的生平、交游、诗文创作背景,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傅若金(1304—1343),元临江新喻曹溪(今属江西)人,他在元后期诗坛非常活跃且具较高知名度,但学术界对他的研究还相当滞后。通过对其字号、生平、交游、著述及版本流传、诗文评价等方面进行考察梳理,有助于对傅若金有更多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李孝光佚文佚诗补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文学家李孝光作品颇多散佚,近人续有辑佚之作。兹复从诸书辑得佚文7篇,佚诗1 3首,予以校录。其中一些佚作对考论李孝光家世、生平、交游、思想及创作主张极有助益。  相似文献   

4.
陈大科(1534—1601),字思进,号如冈,明代文学家、刻书家。一生著述三种、刻书十二种,刻印之书大多精良,本文主要考察其家世、生平、交游、著述、刻书等。  相似文献   

5.
《上海图书馆藏张元济文献及研究》《线条诗人周斯达》及各大拍卖会所见著名学者任中敏致张元济、耿鉴庭、魏之祯、卢水石、周斯达、《文教资料简报》编辑部等遗札十二通,为《任中敏文集》《任中敏先生诗词集》《任中敏与汉民中学》等书所失收,多为此前所未整理刊布者,颇具文献、书法、文学、史学等多方面价值。其写作时间由青壮年而晚年,贯穿于1928年至1984年,对考察任中敏生平交游、著述出版、文艺及学术思想等大有助益。今一一整理点校并加以考释,公诸同好,亦可助他日任中敏全集之编纂。  相似文献   

6.
元代名书法家李溥光所专论楷书大字技法与鉴赏标准的理论专《雪庵字要》在书法理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考察其生卒享年、仕宦及交游诸情况,以期最大限度地恢复其历史真面,对进一步学习、研究李溥光书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元启年谱     
王元启作为清代教育家和历算家,主要活动于乾隆时期,曾在多所书院讲学.依据《祗平居士集》《惺斋先生杂著》等目前所见史料,以年谱的形式述其生平、交游和学术,以反映乾隆时期大多数中层学者的生活状态和学术交往动态.  相似文献   

8.
杨万里一生的广泛交游,曾有于北山《杨万里交游考略》(《中华文史论丛》1981年第1期)、《杨万里交游续考》(《淮阴师专学报》增刊《活页文史丛刊》第134辑)叙录33人,论之颇详。然而尚有一大批邑士乡宦最难考识,给研读《诚斋集》仍留下一定困难。笔者近来在民间发现一《螺陂萧氏族谱》,《诚斋集》中一批萧氏人物以及杨万里与他们的关系于是真相大白。  相似文献   

9.
潘之恒在黄山的交游既有结伴登山、赋诗行文的文人之游,也有僧道往来、山中习禅的开山之游,并著述《黄海》,被誉为黄山"山史",为黄山的扬名及黄山文化的传承作出了卓著贡献。将潘之恒在黄山的交游著述活动作一考察,既可深化对潘氏文学活动的了解,也对明后期士林交游有所揭示。  相似文献   

10.
陈寿祺是清嘉道年间的代表学者,学通汉、宋,世称“通儒”,因其早年学历、交游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其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辑佚方面尤为突出。考证陈寿祺生平经历的五个发展阶段、学风衍变的基本过程,并且简略地考释了《尚书大传》、《五经异义》、《三家诗遗说考》等其在辑佚方面的代表性著作。  相似文献   

11.
云内人孟攀鳞是金元之际政坛与文坛的重要人物。《全辽金文》对其传记甚略,且仅收文一篇。笔者结合现有资料对孟攀鳞生平、交游详加考证与补充。同时又发现其佚文数篇,现抄列、标点出来,期与学者共享。  相似文献   

12.
陈寿祺是清嘉道年间的代表学者,学通汉、宋,世称“通儒”,因其早年学历、交游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其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辑佚方面尤为突出。考证陈寿祺生平经历的五个发展阶段、学风衍变的基本过程,并且简略地考释了《尚书大传》、《五经异义》、《三家诗遗说考》等其在辑佚方面的代表性著作。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文彦博的生平与活动记录仅散见于各种史料之中,其年谱一直未传于世。《文彦博年谱稿》根据文彦博的著述、笔记及其他相关史书、方志等资料,以编年体方式辑成,对文彦博生年、求学、仕宦、交游等事项进行了梳理和考证。  相似文献   

14.
邓肃是宋南渡时期著名谏官和爱国诗人,为人刚正,关心国事民瘼,有《栟榈集》二十五卷传世。他交游广泛,所与游者皆名公胜流,尤其与李纲为忘年之交。邓肃与李纲的翰墨交游,不仅记录了两人志趣相投的深厚情谊,也折射了李纲及其与他一样沉浮宦海的宋代文人的谪居心态和心理轨迹。更重要的是,真实体现了两人忠贞鲠直、刚正不阿的气质秉性与民胞物与、胸容天下的爱国情怀,并对了解二人的生平踪迹也有重要意义,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略论茶陵派在明诗史上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陵派发轫于明中叶成化年间 ,因其领袖李东阳为湖南茶陵人而得名。最初的成员同是天顺八年进士 ,有彭教、陆钅弋、罗王景、倪岳、谢铎、李东阳、陈音、张泰和刘大夏等。后来官愈做愈大的是李东阳。他弱冠即负文学重名 ,有神骏祥鸾之誉。成化间崛起文苑。弘治七年 ,入内阁 ,以宰臣的身份倡导文学 ,茶陵派取得诗坛上的领导地位。正德后 ,由于宫廷政治的冲击和文坛风气的转移 ,茶陵派走向衰退。茶陵派有自己的诗歌理论纲领 ,这就是李东阳的《麓堂诗话》和《怀麓堂集》的部分诗序。针对宋元以后诗歌审美特征的日渐消退 ,李东阳在围绕传统诗论进…  相似文献   

16.
李清系明季兴化史学名儒,本文从他的生平及其友朋,探究其抗疏诤谏、亮节孤忠、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明亡后李清杜门著述,秉笔直书,以《三垣笔记》、《南渡录》等史学著作和《梼杌闲评》等文学著作而名噪史坛,蜚声文苑。  相似文献   

17.
张即之生平与作品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现有史料的钩沉与考索, 初步解答了有关张即之名号、寓意、籍里等方面的问题, 并就其生平交游作了大致勾勒, 篇中所运用到的部分资料 (如 《桃源乡志》) 为首次揭橥于世者,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文中还综合考察、分析了张氏存世作品的真赝状况, 纠正了若干由来已久的讹误, 有助于进一步客观评价张氏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8.
西晋陈郡袁準是当时杰出的政治理论家。因正史无传,今综合各种史料对其名姓爵里、生平交游等进行考证。集中体现袁準思想的是其二部子书《正论》、《正书》,但宋代以后二书亡佚。今辑佚所得,共计15000余字。《正论》佚文主要围绕经学展开;《正书》佚文则保存了大量袁準的政治主张,因受唐代名臣魏征的推崇而入选《群书治要》,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9.
熊飞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10):35-41
近十年,随着张九龄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其籍贯、生平、交游和作品系年等问题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引发了更多层面的思考。当然,也造成了不少新的错误,对其中若干问题进行考辨,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0.
朱熹与吕祖谦合编《近思录》,本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朱熹的影响和学术地位,时有抹煞吕氏名字现象的情况发生。虽有像《四库全书总目》这种权威著作力陈其非,仍未肃清影响。勾稽朱、吕文集与两人往来书函,剖析《近思录》中具体内容,不仅可以揭示当时编纂史实,还能确立吕祖谦在《近思录》编纂中真实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