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说过:“对于自然的描写未必有哪一位作家能超过莱蒙托夫,至少具有这种才华的人是寥寥无几的”。莱蒙托夫笔下的自然景物,无论是小说还是诗歌中都很有特色。对他小说中的自然景物描写研究得较多,而对他诗歌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却研究得较少。我想,小说中的自然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给人物提供活动的环境;而诗歌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却是为了把自然景物境界作为诗的艺术境界创造性地再现出来。它们各自的目的任务不同,创造的手法也有所不同。本文就他的抒情诗中的自然景物描写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2.
张九龄是一位以抒情为主的诗人,在表达自己感情时别具特色的艺术手段的运用,使他的诗显得情致深婉而含蓄动人,不少篇章已成为历来传颂的抒情名作。此外,他的诗中还有不少描写景物的句子。其中,有写皇宫威严的,有写城池雄伟的,有写亭园优美的,也有写寺观静穆的。更多的则是对自然界形形色色景物的刻划和描绘:“数峰湖心出”是写山的;“一水云际飞”是写水的;“疾风江上起,鼓怒扬尘埃”,是写风  相似文献   

3.
张九龄留下的诗赋作品不少,而被认真研究的却不多。古人偶有所论,大都只是零星记述,且布下了一些疑点。对他的《咏燕》诗和《白羽扇赋》,须略作考释。《咏燕》诗,一题《海燕》或《归燕》,也可简称为《燕》诗。“全诗曰:海燕何微妙,乘春亦竟来。  相似文献   

4.
鸟是人类的益友。爱鸟是我国人民的优良传统。近读《全唐诗》第二函第十册储光羲的《田家即事》一诗,古代农民爱鸟的事迹令人感动。诗云:蒲叶日已长,杏花日已滋。老农要看此,贵不违天时。迎晨起饭牛,双驾耕东菑。蚯蚓土中出,田鸟随我飞。群合乱啄噪,嗷嗷如道饥。我心多恻隐,顾此两伤悲。拔食与田鸟,日暮空筐归。亲戚更相诮,我心终不移。这首诗一共十六句,开头四句写嫩绿的蒲叶一天比一天长高了,红艳艳的杏花一天比一天灿烂。老农邀请诗人来家中作客不仅仅是观赏春景,还要他看看春耕时节已到,  相似文献   

5.
曾为椽吏趋三辅,忆在潼关诗兴多。巫峡忽如瞻华岳,蜀江犹似见黄河。舟中得病移衾枕,洞口经春长薜萝。形胜有余风土恶,几时回首一高歌。  相似文献   

6.
作文中的场景一般离不了对实物的描写,先由环境的描述,再到实物发挥联想。场景作文是作文整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全面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平,学生必须要掌握好它的写作技巧。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作文中的场景呢?这里我就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生态女性主义研究和探讨自然与女性,解构人类中心主义的二元对立观念。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分析和重审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和自然的边缘地位,从环境和性别的双重视角进行文学批评。运用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研究和探讨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自然诗中的生态女性视角,发掘诗人的生态女性意识,探究诗歌中反映的人与自然和女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唐代诗坛上,描写音乐的诗不少,如李颀的《琴歌》、《听安万善吹觱篥歌》,顾况的《李供奉弹箜篌歌》等,但成就最高的当推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这三首都描绘乐声,但各有千秋,各尽其妙.白诗趋于写实,突出一个“情”字;韩诗重在联想,强调一个“变”字,李诗表现幻觉,追求一个“奇”字.  相似文献   

9.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写作本质上就是学习用书面语言表情达意,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俗话说,言为心声。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的积累、情感的酝酿、知识的储备、思想的砥砺,是语言的内核,是语言的根底,是言语活动的原动力。如果一味地以语言加工语言,其结果必然形成学生作文语言的“软骨症”。因此,记叙文写作中的语言描写必须根植于生活、融合于情感、繁衍于知识、锤炼于思想。  相似文献   

10.
杨朔同志写散文追求意境的美。他在《<东风第一枝>小跋》中说:“我在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我向来爱诗,特别是那些久经岁月磨炼的古典诗章。这些诗差不多每篇都有自己新鲜的意境、思想、情感,耐人寻味,而结构的严密,选词用字的精炼,也不容忽视。我就想:写小说散文不能也这样么?于是就往这方面学,常常在寻求诗的意境。”正因为他把散文当诗一样写,所以,他的散文几乎每篇都象诗一样,  相似文献   

11.
细节描写是小说用来展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烘托场面 ,深化诗意最善长的手段 ,在唐人七绝中也有不少这类脍炙人口的细节描写  相似文献   

12.
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在他的诗歌、游记、散文、小说等多种作品中, 描绘了家乡的风俗和风物, 构成了一幅幅独特的故土风情画。在他笔下, 并没有自然主义地表现风物本身, 而是以风物为作品的细节, 透过它与民情风俗相联系的现象, 表现生活的广度、加深作品的历史深度, 从而扩大了作品的容量。  相似文献   

13.
鲁迅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成功地印证了恩格斯关于“典型环境”的理论,既表现出了时代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又体现了人物生活的具体小环境与社会大环境的统一。特别是他在自然环境、空间环境、思想环境等环境描写方面更为突出,更能显出其独到和精妙之处。  相似文献   

14.
正同学们看完上面的图片,是不是对自己的眼睛又爱又恨呢?我们依靠眼睛从外界获取信息,但是有时候会被眼睛欺骗,形成错觉。古人也有被眼睛欺骗的时候,他们索性将错就错,把错觉写进了诗词。宋代诗人黄庭坚在《题郑防画夹》中写道: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黄庭坚错把惠崇的画当成  相似文献   

15.
张菊 《科技信息》2012,(6):208-209
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开拓小说意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细节描写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16.
绝句篇幅精短,字数有限,一般很难容纳话语描写的具体内容。但高明的诗人往往能在极为有限的语言空间精心剪裁,巧妙穿插人物对话,以取得某种特殊的表达效果。本文对此试作例析。  相似文献   

17.
鲁迅小说中的民俗描写是其创作题材的一个重要方面,鲁迅以冷俊的目光,透过这些具体的民俗世相,对旧民俗民风、礼仪制度、伦理道德、文化意识等进行了深刻的透视、揭露和批判。揭示了传统民俗的劣根性。  相似文献   

18.
生态批评对《白鲸》中大量鲸类以及其他海洋动物的描述关注较少,这些描述似乎有许多矛盾之处,使得该小说主题变得丰富而复杂.其实,这正是作者在面对人与海洋生物冲突时的生态思考,反映了面临人类生存和动物权利冲突时,人类应该如何对待动物的问题.小说的悲剧结局暗示了作者对人类在对待海洋动物时可能引起的生态问题的深深忧虑.  相似文献   

19.
(一)德国伟大诗人歌德,在读了一部中国古典小说之后,曾这样评论过中国文学:“在他们那里,外在自然总是和人在一起共同生活着。人们总是听到金鱼在池里跳跃,鸟儿总是在枝头歌唱……”(《世界文学》一九五九年七月号,朱光潜译《歌德和爱克曼的谈话录》)读  相似文献   

20.
稼轩词数量之多、题材之广、风格之多样堪称宋词之冠.他善于创造性地融汇诗歌、散文、辞赋等各种文学形式的优点.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从而形成了稼轩词雅俗相济、灵动活泼的语言风格,其中对话方式的巧妙运用就是其表现形式之一.文章拟用语言分析的方法对稼轩词中的对话描写及其表达功能进行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