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的挥发分     
煤的挥发分是煤炭分类的主要指标,根据挥发分产率可以大致判断煤的煤化程度。此外,根据煤的挥发分产率和焦渣性状可以初步判断煤的加工利用性质和热值的高低。所以,测定煤的挥发分产率在工业上和煤质研究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煤炭从卸船至转泊出货的煤炭进行检验,收集储运过程中煤炭的品质变化数据,分析和研究会对煤炭品质造成影响的因素,研究探讨了水分、自燃等对煤炭品质的影响,数据表名全水分的结果与低位发热量有强烈的负相关性。煤炭在自燃后干基灰分不同程度的增大,挥发分、全硫、干基高位降低,最终低位发热量下降。  相似文献   

3.
准确测定煤炭的发热量,对于火力发电厂的安全生产和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发热量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力求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生物质薏苡秸秆型煤的制备及其燃烧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质型煤不仅可利用农业废弃物,而且可有效提高煤炭的利用率,对能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以薏苡秸秆为生物质添加剂,研究了薏苡秸秆型煤的制备过程,考察了不同薏苡秸秆添加量对型煤挥发分、灰分、发热量、抗压强度等指标的影响规律,深入探讨了生物质型煤的燃烧性能,为发展生物质型煤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5.
颜秉浩  陈红 《科技资讯》2011,(28):97-98
通过对影响焦炭挥发分测定结果准确度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找出本实验室内影响焦炭挥发分测定准确度的主要因素,并予以改进,提高了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动力配煤发热量及着火温度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采用实验法测定电厂动力配煤的发热量和着火温度存在操作繁琐和信息滞后较大等不足,建立Elma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该网络模型在学习过程中确定混煤的发热量和着火温度与单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模型利用单煤的水分、灰分和挥发分含量直接预测混煤的发热量和着火温度,预测结果误差较小.利用置信区间分析法对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置信度.  相似文献   

7.
针对配煤煤质指标可加性的争论,从理论上探讨了动力配煤煤质指标的可加性,并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了论证,得出动力配煤的灰分、水分、硫分、挥发分、发热量等主要煤质指标的分析基指标具有线性可加性的重要结论,为动力配煤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挥发分是煤的工业分析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也是最难测准的一个项目.影响挥发分测定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加热温度和时间;坩埚材质、大小、厚薄、严密性与坩埚架大小;试样的质量和粒度以及水分测定的准确度和实验操作是否规范等.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9.
动力配煤中主要煤质指标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动力配煤中主要煤质指标变化规律,分析预测了配煤煤质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进行配煤时,水分易受环境影响而不具有加和性,但灰分、挥发分、全硫和高位发热量在干燥基下表现了较好的线性加和性。  相似文献   

10.
动力煤热值计价,水分影响因素是很重要的,煤炭质量在灰分不变的情况下,煤炭发热量高低与水分大小成反比关系。降低水分,提高煤炭产品发热量是提高矿井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方玉明 《科技信息》2013,(7):424-425
煤的工业分析是评价煤质的基本依据,也被称作煤的技术分析或实用分析。在国家标准中,煤的工业分析包括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等指标的测定。利用工业分析结果,可以基本掌握各种煤的质量、公益性质及特点,以确定煤在工业上的实用价值。本文就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的测定方法和原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煤的干基高位发热量Qgr,d是煤炭质量评定标准之一.<商品煤质量抽查和验收方法>规定:以发热量计价者,干基高位发热量Qgr,d和干基全硫St,d都合格者,该批煤质量评为合格.电脑自动量热仪不仅能够减轻化验员的劳动强度,也可以便捷快速测定商品煤的发热量.  相似文献   

13.
煤的干基高位发热量Qgrd是煤炭质量评定标准之一。《商品煤质量抽查和验收方法》规定:以发热量计价者,干基高位发热量Qgrd和干基全硫Std都合格者,该批煤质量评为合格。电脑自动量热仪不仅能够减轻化验员的劳动强度,也可以便捷快速测定商品煤的发热量。  相似文献   

14.
如何提高煤发热量测定的准确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发热量测定规范性强,影响因素多。通过理论与实践经验,提出提高发热量测定准确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玉米秸秆和煤混合燃料特性进行综合评价,结合模糊数学对混合燃料的工业分析结果进行了分析.将质量分数为10%~90%的玉米秸秆与煤混合制成混合燃料,综合考虑了混合燃料的挥发分、发热量、硫含量、灰分、燃料价格等指标,通工业分析得出了基本数据,依据模糊数学决策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不同混合比例下的混合燃料综合性能并进行了...  相似文献   

16.
齐磊 《科技资讯》2014,(7):131-131
煤质的好坏不仅影响到锅炉的燃烧工况调整、机组的安全运行和电厂的发电能耗,而且煤质和煤种的变化对输煤系统也有直接的关系。从经济性和可靠性角度分析探讨了煤的发热量、灰分、水分、挥发分、含硫量等衡量煤质的特性指标对输煤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从分析挥发分测定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入手,阐明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挥发分测定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8.
张春华 《山西科技》2006,(3):109-110
文章对煤的挥发分测定过程中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进行了介绍,对不规范操作进行分析,以提高挥发分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9.
煤质发热量是衡量煤质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针对一些计算发热量的经验公式通用性不强的问题,本文利用煤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数据作为输入,建立了发热量与输入间的神经网络模型,并对发热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精度相对误差最小0.039%,最大为2.139%,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0.
郝新士  郝志博  耿明杰 《科技信息》2011,(7):I0354-I0354
从源头上狠抓煤炭质量,又加上层层把关,迅速遏制了煤炭质量下滑局面,发热量得到很大提高,保证了煤炭价格的稳定,为提高经济效益,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