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一种使用透湿杯测量织物湿阻的新方法,该方法在控制一定的水温和环境条件下,设置透湿杯中离被测织物下表面不同的水位,依次测量织物的透湿率,并对这一组数据进行回归,可以计算得到当水位与织物下表面的距离为零时的透湿率,再根据湿阻计算式计算得到织物的湿阻.避免了过去测量织物湿阻只能依赖出汗平板仪的状况,同时也解决了使用出汗平板仪法测的湿阻与使用透湿杯法测的透湿率这两类透湿指标之间没有内在关联的问题.该方法具有成本低、设备简单,在研究织物透湿性能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织物散湿曲线细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何瑶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3,16(4):1-3
测试了5种不同纤维品种的织物在不同保水率的情况下的散湿曲线,采用分段拟和方法,发现散湿曲线都是由很好的直线段和指数段组成。直线段斜率与纤维品种无明显关系;指数段的系数与纤维品种(尤其是表面化学组成)有较大关系;转折点处含水量与纤维品种及纱线织物结构有美。 相似文献
3.
织物的透湿性能与织物的空隙率大小和织物的吸湿散湿性能有关,在织物达吸湿平衡前,织物的传湿速率是变化的。本文自制了织物湿阻仪。用本仪器对织物动态传湿性能进行了测定,同时也对织物稳态传湿阻力进行了测定。测试过程可以在各种温度梯度和各种湿度梯度条件下进行,若同时调整织物距测试表面间的距离,就可以改变被测试样所在处的水汽浓度大小,因此本仪器具有较大的适用性。对织物稳态传湿性能的测定一般仅需半小时左右。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织物湿传导通道的三种型式.指出了织物中透湿孔洞有多种多层次结构,横向尺寸相差甚大,在湿传导过程中的表现和作用各不相同.提出了描述织物中各层次透湿孔洞的物理量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自制的动态模拟装置,探讨了服装面料的动态湿传递,并测定了在非稳态条件下,人体汗水的蒸发及水汽传递的情况.通过对全棉、涤棉、涤毛、真丝、细麻、粗麻等7种服装面料的试验,提出织物的结构参数对湿传递影响的多元回归方程,并得出了面料厚度对湿传递影响最明显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Coolmax织物导湿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Coolmax织物的导湿性能进行研究,设计了10种织物试样,分别测试它们的吸湿排汗能力、透湿率、带液率、干燥速率,讨论了同组织结构不同Coolmax含量及紧度对织物导湿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织物传热传湿过程中热阻与湿阻的耦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人体通过衣服向外界的热湿传递过程中,织物的显热和潜热传递会彼此影响,一方面,织物中水汽的变化会引起织物物性参数的改变,因而会改变织物的传热传湿过程,另一方面,织物中水汽的凝结(或蒸发)会释放(或吸收)热量,这又将改变织物中的温度分布,影响到显热传递,上述变化是一个耦合的过程,织物的热阻和湿阻会因为彼此的改变而改变。本文对这种耦合现象进行了数学模型分析,并对一些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采用湿固化聚氨酯热溶胶生产防水透湿层压复合织物的粘合及固化工艺.结果表明,较为理想的工艺是:转移温度为湿固化聚氨酯在粘度为10 000 mPa.s时所对应的温度93℃,车速为10~20 m/min,固化温度在30℃以上,湿度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9.
有孔隙的纤维、纱线和织物导湿结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建立形成差动毛细效应的附加压力差公式,提出了有孔隙的纤维、纱线和织物导湿结构模型,对于开发此类导湿、干爽纤维,纱线和织物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导热性、吸湿性、透湿性和透气性测试指标是衡量织物热湿舒适性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玉米和丽赛纤维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的测试和热湿性能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玉米和丽赛纤维都具有一定的导热性、透气性和吸湿、透湿性能.丽赛纤维散热及吸湿快干性能优于玉米纤维;玉米纤维保温性能好于丽赛纤维. 相似文献
11.
华南春旱特征及其与水汽输送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1979-2005年华南47个基准站降水资料及由NCAR/NCEP II再分析资料计算所得的水汽输送通量资料,对华南春季降水特征及其与水汽输送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华南春季降水可以110.5°E为界划分为两个区域,以东区域为华南I区,以西区域为华南II区。I区降水具有显著的下降趋势,即干旱趋势显著;而II区降水下降趋势要弱得多,未超过信度检验。此外,I区降水在1994年发生突变,由多雨期突然跃变到干旱期。华南春季水汽主要来源于南海和西太平洋,并经中南半岛转向输送到华南,当南海中北部的偏南水汽输送偏弱(强)时,I区降水偏少(多),I区偏旱(涝),当南海西南部-中南半岛南部的偏南水汽输送偏弱(强)时,II区降水偏少(多),II区偏旱(涝)。 相似文献
12.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sweat flows back into the internal layer from the external layer in doublelayer knits, a fabric structure model is set up and the conditions that keep the sweat from flowing back into the internal layer from the external layer are presented. It can be used to improve the design of the double-layer knitstheoretically. 相似文献
13.
从热力学函数的定义、热力学第一定律及润湿过程的定义出发,推导证明了不同润湿类型润湿功及润湿过程自动进行的判据。建议用此热力学分析方法研究润湿过程的应用,以求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带来诸多方便 相似文献
14.
浆体管道输送中两种阻力损失计算方法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邱跃琴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8(5):31-35
根据现场系统的实测数据和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分析和评价了浆体管道输送中两种阻力损失的计算方法,编制了Wasp法的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15.
Water transport through the pore structure of the knitted fabric can occur only in place where the fiber-water surface attraction force is greater than the water weight in the capillary. To investigate wet permeability of the knitted yarn in the fabric, a liquid transport model is established. The main factors which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s on the liquid transport have been analyzed. It is derived from the argument that the optimal design for the knitted fabric with quick sweat transport property can be obtained. 相似文献
16.
Wet permeability of fibrous assembly is mainly influenced by the properties of liquid and the configurations of the fiber which consist of diameter of fiber, twist angle and fiber alignment in a yarn. It can be seen from experimental results that the knitted fabric made of soybean (SB) fiber has good properties both in wet permeability and vapor transmission so that the knitting technology and fabric characteristics can be improved. 相似文献
17.
活性金属/陶瓷润湿机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界面反应热力学研究了活性金属/陶瓷润湿机理。把金属/陶瓷界面反应处理成金属表面相和增强相陶瓷表面相之间的反应,同时考虑表面相、体相的结构和能量的差异,讨论了金属/陶瓷界面反应对润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陶瓷界面反应自由能变化和固相陶瓷组成变化引起的界面能变化都是影响润湿性的重要因素,仅在某些情况下,两者之一才成为决定润湿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通过优化极值点位置,对表面自由能模型进行了研究和改进,改进后的模型解决了原模型中表面粒子聚集和液滴形状畸变的问题.采用移动粒子半隐式法(MPS)结合改进后的表面自由能模型,对受表面张力作用的自由面运动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研究了包括气液、固液和不互溶液液界面在内的表面张力收缩和液滴浸润过程,并提取了接触角及浸润面积等特征量进行分析.数值计算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较好,从结果中可以明显观察到固液浸润过程的3个发展阶段,浸润速度随时间递减且与浸润接触角成反比.研究结果验证了MPS方法结合改进后的表面自由能模型可以更加有效、准确地模拟多界面张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浅谈轨道交通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振桥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18):112-113
论述了轨道交通特色馆藏资源开发的必要性、意义及轨道交通特色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实现方式,指出了图书馆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