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动态观察窦房结起搏细胞数量减少及减少细胞的空间分布对心脏电生理传导功能的影响,揭示传导阻滞与心律失常之间关系.利用Zhang等构建的兔子心脏二维解剖模型,采用五点差分法进行数值积分,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研究窦房结起搏细胞数量减少比例和空间分布对心脏起搏和传导的影响.窦房结中起搏细胞数量减少会减弱心脏的传导功能,减少比例越大,异常现象越明显;心脏传导阻滞与减少的起搏细胞的空间分布有关,窦房结中心起搏细胞减少的比例越大,传导阻滞现象越明显.对于完整窦房结-心房肌组织,窦房结中起搏细胞数量减少的比例和空间分布在调控心脏电生理传导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Zhang等人构建的完整兔子心脏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研究了迷走神经的随机波动对心肌细胞体系动力学行为的影响.模拟发现,一方面,迷走神经对心脏起搏的随机调节可以产生一种"混沌"的窦性心律,如刺激迷走神经或施加乙酰胆碱(Acetycholine:ACh)到心脏,可诱发心房颤动、房性心动过速和窦性心律不齐等心律失常病态现象.另一方面,ACh对心肌细胞的变异性影响包括对ACh激活的IK,ACh,L型钙电流ICa,L与INa动力学行为的调控上.上述结果表明外部环境中作用于迷走神经的随机扰动刺激对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有重要影响和调控作用,这将有助于从理论上揭示人类心脏心律失常现象的内在规律及形成机制,为进一步进行心律异常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诊断和预防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了解心肌细胞的电活动,对心律失常的发病原理可以有进一步的认识,在治疗上也提供了有利的根据。心脏是由心肌和特殊的传导组织所构成的,其主要生理特性有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前面三项特性都以电流活动为其表现,称“电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用经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证实的 46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进行 2 4h动态心电图检查 ,并选 5 0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组心率明显慢于健康对照组 ,两者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组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动态心电图对间歇性心率和心律改变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 ,能明显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 ,是早期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最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跨膜信号传导传导稳态模型以及电生理实验数据局限性,针对生理情况下随机刺激和响应的特点,采用遗传算法优化模型动力学参数,结果与大量实验数据能较好地符合。  相似文献   

6.
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有的心律失常无临床意义,有的则影响健康并危及生命。因而要先考虑此心律失常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如需治疗,以选用何种药物为最佳选择。要熟知所选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及其对心脏电生理的影响。几乎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都不同程度地抑制心脏的自律性,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跨膜信号传导稳态模型以及电生理实验数据的局限性,针对生理情况下随机刺激和响应的特点,采用遗传算法优化模型动力学参数.结果与大量实验数据能较好地符合  相似文献   

8.
应用于组织切片的传感阵列技术是在组织电生理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体外研究组织电生理及神经传导的前沿技术.该技术能够对组织进行多点、实时、无损检测,在研究组织和细胞的电生理活动、揭示细胞网络属性、分析不同细胞或细胞群之间的兴奋与抑制关系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文中综合评述了目前国际上应用于组织切片电生理检测的传感阵列技术及其在神经传导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并结合我们的研究工作,主要介绍了传感阵列技术在嗅球组织电生理研究中的进展,对未来传感阵列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神经传导中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应用于组织切片的传感阵列技术是在组织电生理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体外研究组织电生理及神经传导的前沿技术.该技术能够对组织进行多点、实时、无损检测,在研究组织和细胞的电生理活动、揭示细胞网络属性、分析不同细胞或细胞群之间的兴奋与抑制关系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文中综合评述了目前国际上应用于组织切片电生理检测的传感阵列技术及其在神经传导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并结合我们的研究工作,主要介绍了传感阵列技术在嗅球组织电生理研究中的进展,对未来传感阵列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神经传导中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张盼  马娜 《甘肃科技》2021,37(20):160-163,103
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改变正常的心脏激动顺序为非生理性起搏,而希氏束起搏、右室间隔起搏、右室流出道起搏等部位起搏均符合正常心脏激动与传导顺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就不同部位起搏的特点及对心功能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当心脏的窦房结或传导系统发生严重病变,激动不能正常发出或传导受阻时.需靠人工心脏起搏刺激心脏收缩,以满足机体组织器官的供血,这就是七十年代以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心脏起搏技术。它的应用挽救了千百万人的生命,是迄今为止治疗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近年来我们曾护理了23例安置永久式心脏起搏器的病人,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3例,男性16例,女性7例,年龄49~73岁。病窦综合征11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例,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3例,三支阻滞伴阿斯综合征1例。起搏器的类型均为心…  相似文献   

12.
外界力、电刺激对细胞行为具有显著影响,细胞的力、电应激特性研究广受关注. 使用碳纳米线圈对单个活体细胞定量施加局域力学和电学刺激,探究了细胞的应激特性. 研究发现碳纳米线圈的局域力刺激可以引起细胞的整体响应,且受激响应程度与外力的作用形式和大小有关. 另外,细胞在碳纳米线圈施加的局域电刺激下会产生显著极性响应,并可在撤掉电刺激后逐渐恢复至初始状态,表明其生理结构和功能未受到破坏. 基于碳纳米线圈的非侵入性柔性生物探针具有安全可控、易操作和低成本等优点,在活体细胞对的应激和传导机制研究、细胞行为调控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外界力、电刺激对细胞行为具有显著影响,细胞的力、电应激特性研究广受关注.使用碳纳米线圈对单个活体细胞定量施加局域力学和电学刺激,探究了细胞的应激特性.研究发现碳纳米线圈的局域力刺激可以引起细胞的整体响应,且受激响应程度与外力的作用形式和大小有关.另外,细胞在碳纳米线圈施加的局域电刺激下会产生显著极性响应,并可在撤掉电刺激后逐渐恢复至初始状态,表明其生理结构和功能未受到破坏.基于碳纳米线圈的非侵入性柔性生物探针具有安全可控、易操作和低成本等优点,在活体细胞对的应激和传导机制研究、细胞行为调控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采用蛋白结合法与放射免疫法测定了大鼠左心室肌cAMP与cGMP含量。麻醉大鼠仅给电针刺激,心室肌cAMP和cGMP水平都有所下降,但cAMP/cGMP比值保持正常。乌头碱诱发快速型心律失常后,心室肌cAMP明显下降,cGMP略有下降,而cAMP/cGMP比值也明显下降。电针刺激“内关”、“神门”能使cAMP值回升,并使cAMP/cGMP比值趋向对照值。异搏定诱发缓慢型心律失常后,心室肌cAMP水平显著升高,cGMP无明显变化,而cAMP/cGMP比值明显高于对照值。电针治疗能使cAMP下降,cGMP升高,从而使cAMP/cGMP比值趋向对照值。针刺对异常cAMP、cGMP水平以及异常cAMP/cGMP比值有调节趋向对照值的作用。这种调节作用是双重的,高于正常生理水平则降低之,低于正常生理水平则升高之,可称为“推挽”调节作用。切断两侧颈部迷走神经后,针刺不再显示这种调节作用。在整体实验中,针刺“内关”、“神门”既可缩短快速型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又可缩短缓慢型心律失常持续时间。本实验为针刺在整体和器官水平的疗效提供了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处在比较弱(儿高斯)的地磁环境下,那么究竟磁场给予生物以怎样的影响,这是一度被大家所研究的问题。从所周知,电和磁是紧密相关的,而且电和生物之间也存在着密切关系,这一点很早就已经知道。例如,随着我们心脏和脑的活动,会引起电的变化,传入神经中的刺激传导,可以用电来改变及抑制,这一点也是知道的。而且,已经利用我们人体中产生的电的现象进行诊断,或者将电通入人体进行疾病的治疗。可是,生物与磁性之间的关系,还不太明白,而且未弄清楚的实际的问题还很多。生物、电、磁三者之间的互相关系,正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基于肌肉激活生理特性的足下垂功能性电刺激调制与评估方法. 结合肌肉募集的死区和饱和特性,利用自然步态下胫骨前肌的肌电信号和电刺激下胫骨前肌的耐受值和阈值调制电刺激输出曲线. 研究基于1-范数的方法量化肌肉在电激活下的肌电信号募集水平评估所提出的电刺激调制方法的性能. 通过实验比较了肌电信号调制电刺激时的胫骨前肌电诱发募集特性和自然激活时的募集特性,二者的相关系数达到0.8815. 结果表明,利用自然激活方式调制电刺激的输出方式是有效的,而基于肌肉激活程度的评价指标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体外无创性心脏起搏 (ENCP)治疗严重过缓型心律失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 5例严重过缓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ENCP治疗 ,其中男 3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 60 .5岁。结果 :4例起搏成功 ,1例因胸部剧烈跳痛而起搏失败。结论 :ENCP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抢救严重过缓型心律失常 ,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应首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肌电图(EMG)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的肌电图.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减慢,且ESCV异常高于MCV.结论:肌电图尤其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是观察周围神经病变的有用指标,且能对受损神经的病理状态进行评价,是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早期诊断的一种颇有价值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9.
起搏器诞生于治疗心动过缓的需要.然而近代心脏电生理学研究结果揭示,对另一类常见的异常心律——阵发性心动过速,亦可在适当的时刻用电刺激加以终止.因此,同时具备处理心动过缓和心动过速能力的起搏器已成为当今的发展方向.全自动(DDD)起搏器可处理心动过缓又可以以程控期前刺激(PES)方法终止心动过速.此外,和其它类似的起搏器相比,在对心动过速的识别、处理措施以及电路结构上均有所改进,并提高了实用性,可靠性和使用效能. 心动过速的基本识别方法是在时间域上设置门限(判据).当心动间期小于门限时则判为过速.通过对阵发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机理及规律的研究分析,我们设计了一种新的门限T_C,由下式给出:  相似文献   

20.
光学标测系统由心脏电活动荧光信号采集和处理系统组成,主要包括光电二极管阵列激发光源、以及滤光片、CCD相机、数据采集卡和计算机.系统可自动完成图像采集、图像处理、实时显示及部分后处理工作,并成功标测到兔心室肌组织的细胞膜动作电位.这一系统可用于缺血诱发心律失常相关因素以及心脏除颤机理和参数选择等项研究,为心电心脏电生理和病理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