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本研究是国家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环境监测及环境风险评价技术专题的计划探索导向类课题,由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人员共同承担和完成。 相似文献
2.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长远发展趋势来说,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是微生物检测的发展方向,且势在必行。文章具体阐述了纸片法、色谱技术、免疫学方法、传感器技术、代谢技术、分子生物学方法、仪器方法、其它检测方法、恒温核酸扩增法9种食品快速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3.
4.
《中国科技成果》2008,(4):49-49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承担的国家863计划“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快速生物检测技术研究(2005AA641030)”课题,参照美国EPA有关规范,建立了适合于各种水体和生物检测需要的样品采集规范;样品预富集方法和分级净化方法是依据德国生态研究所(GSF)提供的方法进行改进,因此所采用的方法具有国际先进性,且为国内领先技术。探讨毒性因果关系是当前环境毒理学研究的难点,本研究利用有毒有机污染物相似相溶原理建立的分级净化技术,结合各自级分的毒性分析,对于探讨产生毒性的因果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环境毒理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国内外研究各种针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离体与活体测试方法均在不断发展中,但在生物测试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方面始终缺乏有力证据,目前国内外对检测方法的质量控制多集中在化学分析领域, 相似文献
5.
6.
7.
8.
该课题重点开展重大临床检验仪器与设备、新型检测技术及重点体外诊断试剂、关键原辅材料、体外诊断产品质量评价体系等研究内容,突破一批体外诊断仪器设备与试剂的重大关键技术,研制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质产品,在一体化化学发光免疫诊断系统等高端产品方面实现重点突破,在临床检验设备、试剂、原辅料、检测、推广方面提升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体外诊断产品在高端市场上的国产化率,加速体外诊断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9.
项目简介:本项目属于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领域,涉及卫生检验学、食品毒理学的基础与应用研究。项目以病原生物学、分析化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前沿检测分析手段为基础,针对食品中病原微生物、生物毒素、违禁化学品、农药和兽药残留、肉类新鲜度与转基因成分,构建高效实用的鉴定分析平台,并以此为基础成功开发多项创新性产品。在全省和全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及相关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处理工作中,这些创新性技术成果得到了广泛推广与应用。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相似文献
10.
11.
12.
2008年“奶粉中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严重危害了消费者健康,诋毁了乳品行业的信誉,损害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而快速、准确检测三聚氰胺方法的缺乏既是造成该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成为解决该突发事件的技术关键。为此,国家相关部门联合开展了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快速检测三聚氰胺的技术和产品活动,要求应征的方法要“快速、准确、便捷、经济”。对此,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提出搭建快速检测方法的测试平台,对所有应征的检测技术及产品进行现场统一测试、评价,以保障快速、准确、公正、公平。该建议得到了国家科技和质检部门的大力支持,特设立并责成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承担国家应急支撑项目“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技术测试平台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14.
极端微生物是丰富的资源宝库,有着巨大的生物技术开发前景。本文从特殊功能蛋白质的发现与表征、结构与功能及潜在性应用.以及特殊功能蛋白质的规模化制备技术两个方面,对极端微生物的资源开发与利用进行了探讨。重点介绍了极端嗜热古菌Pyrococcus furiosus分子伴侣蛋白系统的一些研究,并以P.furiosus胞外α-淀粉酶PFA为例,对工业生物技术领域重组蛋白质的规模化制备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分析科学研究院主要从事化学、物理学、药学、生物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分析科学和测试方法及标准研究。是辽宁省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单位。该院多年来承担大量国家和辽宁省科研项目课题并获奖。“北方粳米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农产品中化学危害成分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分别为辽宁省科技计划项目成果(编号分别为2002413002和2001215003)。 相似文献
16.
17.
我国是世界上猪肉及其制品生产和消费大国,在猪肉生产、流通、管理领域,迫切需要对猪肉质量和等级进行快速检测。传统的质量检测与分析技术和仪器设备,如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法等,存在着前处理过程复杂、分析时间长、检测指标单一、无法实现现场快速检测和反馈检测结果等缺点。目前,无损检测技术(如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金标试纸检测技术等)已在发达国家畜禽产品质量检测与评价上得到了应用,有效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18.
食品安全是事关人民健康与社会和谐的热点问题,而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则是导致食物中毒与爆发性流行的最主要原因.我国国家标准中对致病菌的检测方法步骤繁琐、周期长,已不能适应大规模快速监管的需要.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国家农副产品质检中心自2005年至今,先后完成了“食品中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污染状况调查及快速检验方法研究”与“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多重PCR检测”项目,在对江苏地区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应用PCR、多重PCR、多重Taqman荧光实时PCR (RTi-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并完善了多种食源性致病菌及其不同组合的快速高通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开展“福建省输日鳗鱼、茶叶与蔬菜中农用化学品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主要是由于2006年福建省输日鳗鱼、茶叶与蔬菜面临严峻的国内外食品安全形势。2006年起日本立法实施肯定列表制度,对可能残留于食品农产品中的农用化学品都设立残留限量,通过命令检查和抽查检测方式加强输日农产品的食品安全控制,不符合控制要求的产品不得进入日本市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