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不是一帆风顺的,在1915至1921年的中国现代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有三次思想论战、争辩,影响颇大,分别是“问题与主义”之争、反对社会民主主义的论战和反对无政府主义的论战,这三次论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了重要作用:一方面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路径,另一方面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科学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回顾《新青年》同人与复古派进行的激烈论战,我们发现中国文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文学的外部、内部请问题都被提上了论争的议程。随着论争的展开和深人,中国新文学的理论观念得到了全方位的建构与确认。这场论争的价值是不言自明的。发生在30年代的那场左翼激进派与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论战,虽然表面上仍然轰轰烈烈、咄咄逼人,但在文学的大旗之下却是文学本身问题的回避与政治参预热情的膨胀。作为社会政治进步在意识形态中的表现,这场论争的价值自不待言,但作为文学历史发展之环节,其价值却是令人怀疑的。这就需要对论战中的人的观…  相似文献   

3.
认清中国的国情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经过多次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清了中国的国情,也就是说,认清了中国的社会性质、革命对象、革命动力、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等基本问题,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走了一段相当漫长而又曲折的道路。中共“一大”时期,由于早期共产党人对中国国情还没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从而提出了一个不完全符合中国国情的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纲  相似文献   

4.
裴丽 《当代地方科技》2010,(24):173-174
中国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是否经历过奴隶社会阶段是中国古代社会性质划分的基本的问题之一,它是历史学领域很多问题进行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对于该问题的讨论和明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目前关于该问题仍然一直存在很多错误的认识和思想,本文试图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性质进行理论论证。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史分期同题是中国几代吏学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探讨中国历史的重大问题.抗战时期延安学者关于古史分期的争鸣是先前中国社会史论战中关于中国历史分期间题的深入,既体现了论战学者个人的治学风格,也凸现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其学术意义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建国初期的社会性质问题,学术界尚无定论。我的看法是:我国建国初期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是社会主义制度(主要是经济制度方面)尚未全面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就政权的性质、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主要矛盾等方面论证这个问题。 一、正确的总结和理解我国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特点是探讨建国初期 社会性质的重要前提。 毛泽东同志指出:“要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地研究中国的历史,研究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对每一个问题要根据详细的材料加以具体的分析,然后引出理论性的结论来。…  相似文献   

7.
围绕中古文学与佛教的关系,在20世纪有过两场旷日持久的重要讨论:一次是关于《孔雀东南飞》是否受到印度《佛本行赞》的影响,一次是关于永明四声说是否来源于印度古时声明论的三声。前一场争论由梁启超于20年代挑起,胡适、黄节、陆侃如等文学史专家都卷入其中。后一场争论由陈寅恪于30年代挑起,因为涉及佛教史实、语言音韵学等更大范围的问题,也吸引了更多学者加入论战,包括郭绍虞、汤用彤、饶宗颐、周一良等都各有看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读本》是何干之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问题的第一本著作。全书运用大量丰富翔实的经济资料论证了近代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特征,并由此得出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论。该书在客观上积极宣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阐释了近代中国经济社会的特征,增加了“新思潮派”观点的论证力度,是了解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的必备参考书之一。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政治主张》是以蔡元培、胡适等一批著名知识分子针对20世纪2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状况所提出的政治解决方案。该方案集中体现了他们对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理解与把握,把实现有序的社会政治寄托在"好人政府"身上,属于资产阶级改良思潮的范畴。同列签名序列之中的李大钊,则是中国早期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主张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社会革命,他与前者之间似乎不应发生关联。李之签名,应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其联盟思想应是导致他签名的主要原因,共产国际联合吴佩孚的设想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决定了旧民主主义革命争取民族独立和谋求近代化的双重任务是相辅相成的。因而,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联盟体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就成为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正是没有认清这一主要矛盾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1.
孙永金 《科技信息》2009,(23):I0112-I0112,I0127
科学与玄学的论战是二三十年代思想界的一场重要论战,也是中国哲学论战的焦点问题之一。这实质是两种人生观之战,焦点:科学能否支配人生观的一切问题。这场论战论战虽已过去80多年了,然而论战所涉及的问题直到今天也不能说已经彻底解决了。它今天仍然是哲学领域、思想文化领域的前沿课题,而且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彧姣 《科技信息》2009,(25):I0137-I0137,I0170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译坛出现了一场激烈的关于“翻译标准”的论战。论战的两派,一派主张“宁顺而不信”,一派主张“宁信而不顺”,针锋相对,互不相让。本文对这场争论进行了回顾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过程中,面对各种影响社会发展的矛盾,党的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不仅应注重方法创新,更应从理论创新的高度入手,认清当前社会矛盾的本质属性,正确把握"和谐"与"矛盾"的辩证统一关系,主动、有效地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积极探索党的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现代报刊传统"文人论政"以报刊为载体解读时政和民生疾苦,揭示了清末民初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变革的转型期,"文人论政"对政局变迁产生双向影响:以报刊为平台、斗争阵地和服务国家治理的工具,通过沟通内外信息,论战和舆论监督影响了民主政治的发展趋向,推动了中国政治近代化进程;文人主体的阶级局限性很难做到论政而不参政,为清末民初的政治乱象埋下隐患。  相似文献   

15.
幽灵     
正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科普界和学术界曾有过一场关于幽灵之谜的大论战。然而,大千世界是否真的存在幽灵?幽灵的形态究竟如何?幽灵的真正面目又是什么?千百年来,一连串的疑问一直困惑着我们。加州大学的一位心理分析专  相似文献   

16.
民主革命时期,我党接连出现了三次“左”倾错误,使幼年的中国共产党受到严重的损失。党走过了曲折而艰辛的历程后,逐步认清了中国革命的规律,从组织上、政治上、思想上对“左”倾错误进行了清算。在实践中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党内的领导地位,使我党走向了成熟。现在对出现过的三次“左”倾错误进行反思,仍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波义耳和霍布斯关于实验科学何以可能成为知识的论战的分析研究,夏平和沙弗尔的《利维坦与空气泵》展示了实验科学形成时期科学为自己争取合法地位所采用的种种社会和政治的手段,并在科学编史学的意义上提出了建构主义科学编史学的研究进路,为科学史的理论研究开拓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理论。  相似文献   

18.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是一项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系统工程。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流砥柱,充分挖掘高校辅导员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中的作用意义重大。本文厘清了辅导员与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关系,对辅导员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中的作用进行归因剖析,并详细论述辅导员促进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60年前,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系统的关于文艺方针政策及基本理论的文献。它第一次全面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总结了新文学的历史经验教训,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文艺事业的基本性质、发展方向,阐述了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社会生活、作家、艺术家的世界观与作品思想倾向的关系,文艺创作中借鉴与继承的关系,文艺工作的普及与提高的关系等一系列根本的理论问题。它开创了一个文艺的新时代———“工农兵文艺”的时代,它不仅改变了中国文学史的形象体系的基本格局———将文艺形象的中心从社…  相似文献   

20.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歧与冲突在西方社会由来已久,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发生的“科玄论战”中“两种文化”的冲突现象尤为明显。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重新审视这场论战的内容与意义,不仅有利于把握现代哲学的走向,而且对于寻找消除“两种文化”间壁垒的现实途径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