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品种选用及育苗 彩色甜椒宜选荷兰紫椒、黄玛瑙、橙水晶、白玉、红水晶、绿水晶等抗病性强、易栽培、产量高的品种。在温室内,采用营养钵或穴盘育苗。播种前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去除种子上的病菌。浸种后放在25-28℃下催芽,当60%种子出芽时即可播种。播种的前一天给营养钵浇一次透水,等水渗下后,每一营养钵点播一粒发芽的种子,然后覆一层1厘米左右厚的过筛细潮土。为了防止苗病,每平方米覆土中加入5g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播种后白天温度30-35℃,夜间不低于15℃,这样有利于壮苗壮秧。 二、定植 小拱棚加…  相似文献   

2.
种子消毒。晒种:播前晒种2-3天,可杀死部分病菌;温汤浸种:用清水洗净种子,然后用3倍种子量的55℃热水浸种(即三开对一凉),迅速搅拌至水温降至30℃时停止,再浸12小时,催芽播种;药剂浸种:将种子放在15℃-20℃清水中浸15-20分钟,除去秕籽,再浸4小时挥出,晾干表面水分,用1%硫酸铜溶液浸泡15分钟,捞出后反复冲洗5-6次,催芽播种。  相似文献   

3.
一、发病规律 小麦赤霉病主要引起苗腐、茎基腐、秆腐和穗腐等症状,从幼苗到抽穗均可受害,以穗腐为害最重,在初花期至盛花期侵染率最高。在河南省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小麦、玉米穗轴上越冬或越夏。在气温高于12%,降雨或空气潮湿时,病菌的子囊孢子成熟散落在花药上,经花丝侵染小穗后发病。迟熟、颖壳较厚、不耐肥品种发病重;田间病残体菌量大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偏施氮肥,田间郁闭发病重。  相似文献   

4.
<正>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其病菌主要是禾谷镰刀菌。它的发生与发展与当地菌源积累数量、气象因素、农业措施相关。它主要发生在气候湿润多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北方大面积发生是历史上罕见的。有的地方多因不协调、工作失误,造成损失。小麦得病后,一般减产20%左右,严重地块病穗会超过90%,基本绝收。它不仅导致大面积减产,影响种子质量,降低出苗率,而且人畜食病麦后还易中毒。麦种带  相似文献   

5.
加强重茬瓜田枯萎病的防治是夺取西瓜、甜瓜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在西瓜、甜瓜栽培中,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可减轻枯萎病的危害。1、选用无病种子。播种前,认真进行种子消毒。可用25%苯莱特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小时或用55-60℃的热水浸种7-8分钟,后转为30℃左右的温水浸种,杀灭种子内部和表面的病菌,消毒的比不消毒的瓜苗田间发病率减少3.3-5.4%。2、选用嫁接苗。利用葫芦、西瓜根系具有抗枯萎病的特性,把西瓜、甜瓜苗嫁接在葫芦或南瓜的砧木上,能有效地防止枯萎病的发生。目前较为理想的砧木品种是…  相似文献   

6.
连锁遗传性状之间的信息传递我们先举一个玉来中连锁遗传的例子。玉来中的橙色穗丝(sm)和矮茎(py)为两个相互连锁的隐性基因,分别处于第6染色体的58和68座位处。它们的显性等位基因分别为黄色穗丝(S_m)和高茎(p_y)。用高茎黄色穗丝的纯系亲本与矮茎橙色穗丝的纯系亲本杂交,所得的杂交子一代与双隐性纯系类型测交。从测交中得到种子长出幼苗后,即可观察到高茎  相似文献   

7.
致远 《河南科技》2004,(4):11-11
1.感病严重的棉籽、枯萎病、黄萎病、红叶茎枯病是制约棉花高产的顽症之一,棉籽是病菌的载体,病菌可以随着种子迅速传播,因此,枯、黄萎病、红叶茎枯病严重发生区的棉籽,不能调入无病和病轻的棉田。  相似文献   

8.
一、育苗 1.播种育苗.9月至10月,在果实成熟期,选择穗大、粒多、大小均匀的果实,放入清水中浸泡3~4天,搓下果肉,洗出种子,捞出晾干后与三倍量的湿润河沙拌匀,装进麻袋中,埋入避风向阳处挖好的60厘米~70厘米深坑内.4月份,当种子裂口露白时,即可取出播种.  相似文献   

9.
高举 《河南科技》2005,(4):24-24
适宜的温度是山鸡育雏成败的首要条件。最初几天,育雏室温度要高一些,一般维持在32℃-33℃;随着其生长发育,温度可逐渐降低,通常每周下降2℃~3℃,到4周龄后,维持23℃左右即可。  相似文献   

10.
消毒 1.种子消毒.晒种:播前晒种2~3天,可杀死部分病菌;温汤浸种:用清水洗净种子,然后用3倍种子量的55℃热水浸种(即三开对一凉),迅速搅拌至水温降至30℃时停止,再浸12小时,催芽播种;药剂浸种:将种子放在15℃~20℃清水中浸15~20分钟,除去秕籽,再浸4小时捞出,晾干表面水分,用1%硫酸铜溶液浸泡15分钟,捞出后反复冲洗5~6次,催芽播种.  相似文献   

11.
<正> 稻曲病又叫伪黑穗病、谷花病及青粉病。1980年以来,稻曲病常发生于丰收年份和高产田块,所以有些地方称它为“丰产病”或“丰产果”。稻曲病广泛分布于世界水稻主产区的30多个国家,以印度、日本及中国发病最重。国内以江苏、浙江、江西、湖南、辽宁、河北发病较重。近年来,在我省已由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一、症状该病一般在水稻齐穗后才表现症状,症状只出现在稻粒上。水稻齐穗后3天始见病穗,这时可见稻谷颖壳基部有白色菌丝块生成,病粒内部组织被破坏,以后菌丝块迅速膨大。在齐穗后5天,可见到淡黄色  相似文献   

12.
稻瘟病防治要求稻瘟病又称“稻热病”,俗称“火烧瘟”,是水稻上三大常发病害之一。一般粳、糯稻比灿稻易感病。该病危害早稻、中稻和晚稻,而且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均能侵染,分别形成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和谷粒瘟。特别是穗颈瘟,对水稻产量损失最大,常造成...  相似文献   

13.
核桃嫁接新方法——长方块芽接(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月中旬以后,当采穗网接穗新梢生长量达50厘米左右时,即可开始嫁接。接穗应从早实、丰产、优质、抗性强的良种核桃采穗园采集生长健壮的当年生枝条。采后留3-4厘米长的叶柄后立即剪去叶片,防止擦伤嫩枝。如果接穗距离较近,现采现用最佳。  相似文献   

14.
1.禾谷类、豆类高温盖砂法:取试样四份,每份100粒,放于30%:水中浸种,水稻24小时,玉米3~6小时,麦类、豆类、花牛4小时,然后放于湿砂中,胚向上并轻压种子与沙面平,上面盖一层细纱布,盖上0.5厘米的湿砂,贴标签放于较高温度处发芽。温度设定:粳稻32℃;籼稻、玉米35℃~37℃;花生30℃;麦类、豆类25%~28℃:  相似文献   

15.
1.感病严重的棉籽.枯萎病、黄萎病、红叶茎枯病是制约棉花高产的顽症之一,棉籽是病菌的载体,病菌可以随着种子迅速传播,因此,枯、黄萎病、红叶茎枯病严重发生区的棉籽,不能调入无病和病轻的棉田.  相似文献   

16.
<正> 水稻稻杆潜蝇主要吸食叶肉组织浆汁,尤以水稻孕穗期该幼虫潜入稻苞内,在吸食水稻后三叶、后二叶和剑叶叶肉的同时,吸食水稻幼穗第一次枝梗、第二次枝梗,导致功能叶的光合功能受损以外,更使幼穗枝梗数、颖花数明显减少,即每穗总粒数、实粒数锐减。 水稻稻杆潜蝇一般以成虫或蛹的形式在稻草、杂草上越冬,次年开春后转入稻田,4-5月开始为害秧,6-7月份为害达到高峰。幼虫为害最甚,咬破稻叶表皮,侵入组织,潜食叶肉,造成叶片留下乳白色狭长“隧道”状痕迹,而后扩大成片造成焦叶枯萎。 稻秆潜蝇的早防早治要抓以下关键措施:一是抓肥水管理,做到“控氮增磷钾”,不过多、过重、过迟施氮  相似文献   

17.
一、注意保温 适宜的温度是山鸡育雏成败的首要条件.最初几天,育雏室温度要高一些,一般维持在32℃~33℃;随着其生长发育,温度可逐渐降低,通常每周下降2℃~3℃,到4周龄后,维持23℃左右即可.  相似文献   

18.
大棚辣椒根腐病一般发生于辣椒定植后至采果盛期,初期症状是一株或一株几个枝发生萎蔫,最后导致全株甚至全棚辣椒死亡。死亡株的根茎部变成褐色腐烂。该病病原可在土壤中存活5年以上,借雨水、灌溉和病株残体传播蔓延。高温、高湿连作地、粘土地、低洼地等条件下易于发病,针对根腐病的危害特点,采用如下防治措施。1.实行轮作:在茬口安排上,辣椒与大蒜、大葱实行轮作。2.杜绝传染源:育苗前种子用2%氢氧化钠处理15分钟,并进行搓洗,杀灭种子上的病菌。3.起垄栽培:整地时整成90cm宽的垄,一垄栽两行,浇水以小水浇为主,切忌大水漫灌…  相似文献   

19.
近日,兰州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引进一台等离子种子处理机,计划对蔬菜、小麦、玉米、胡麻等多种农作物种子进行处理。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采用高压电弧等离子体辐照与交电磁场相结合的方式,构成种子处理系统,种子以自由落体运动通过该系统后,种子的生命力被激活,在不发生遗传改变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20.
冯海霞  翟逡 《河南科技》2003,(7X):29-29
大豆种子一般含油量17-22%,因所含脂肪有大量的不饱合脂肪酸,所以容易腐败变质。因此,大豆种子对温度比较敏感,在25~30℃条件下,种子就会发生“赤变”。由于高温破坏了种子中油脂与蛋白质共存的乳胶状态,油分渗生浸透种皮,使种皮呈现暗红色水浸状,豆瓣呈透明状叫做“走油”,有时沿种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