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根据烟气中SO2吸收过程机理,从传质和化学反应的角度来解析浆液对SO2的吸收过程中各种参数(入口烟气参数、运行参数、吸收剂、添加剂和氯离子浓度等)对SO2吸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钴络合物体系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气同时脱硫脱硝中,NO脱除是其关键问题,乙二胺合钴具有高效催化氧化NO的能力,但Co2(SO3)3沉淀的生成导致脱硝效率降低,实验在乙二胺合钴溶液中加入尿素,使吸收后SO2高效氧化,生成易溶于水的Co2(SO4)3,以保证长时间高的NO脱除效率和高的SO2吸收氧化效率。实验表明:乙二胺合钴溶液中加入尿素,可保证吸收后SO2氧化效率接近100%,NO脱除效率在95%以上;正交实验表明:吸收液pH值对SO2的吸收效率影响最大,其次为吸收液温度和尿素浓度;烟气中氧气含量对SO2的氧化效率影响最显著,其次是吸收液温度和尿素浓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氨溶液能同时吸收烟气中CO2和SO2可以降低烟气净化成本,对氨溶液吸收CO2和SO2后的富液CO2进行解析研究,以了解其解析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富液中存在的高浓度硫酸铵对CO2解析有抑制作用,与碳酸氢铵溶液解析率相比降低18%以上;将碳酸氢钠作为添加剂加入溶液中解析时,能够显著提高解析率并且可以抵消硫酸铵的抑制作用;解析气中逸氨含量为9.5%左右,解析化学反应能耗约为30.8 kJ/mol。  相似文献   

4.
将N2、O2、NO、SO2气体按一定比例混合成模拟工业烟气,将混合气体与0,同时通入反应器中。实验中,考察03/NO物质的量之比、温度以及不同的吸收液对脱硫脱硝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液相中O3对NO能有效氧化,然而S02的存在对NO的去除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当O3/NO=1时,NO的去除率达到93.12%;Na2CO3溶液替代蒸馏水作为吸收液时,有利于NO和S02的去除;当温度在20~60℃范围内,NO和s02的去除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但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烟道气的冷凝传热与脱硫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验研究了锅炉烟气在轴流式塑料螺旋板空气预热器中的传热特性.与圆管内和圆形套管内层流单相对流换热进行了比较.具有烟气冷凝的对流换热研究反映冷凝换热与单相对流换热具有同等重要性,与纯蒸气冷凝换热有明显不同,也不同于湿空气去湿过程.采用修正后的古典膜模型对烟气冷凝的计算与实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伴随烟气冷凝,烟道气中所含SO2和NO2被冷凝液吸收,降低了有害气体浓度.  相似文献   

6.
尿素/铵根溶液湿法同时脱硫脱硝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氨/尿素溶液湿法同时脱硫脱硝工艺在工业应用中存在脱硝效率不高的问题,在鼓泡吸收反应器中采用不同的吸收剂和添加剂,考察了不同操作条件下湿法同时脱硫脱硝特性,并对吸收反应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和pH值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研究发现:在尿素/铵根溶液脱硫脱硝过程中,溶于液相中的氧对NO具有一定的氧化作用,而NO气相氧化是脱硝的主要作用机制;O2的存在是添加剂起催化作用的必要条件,SO2的存在对NO的吸收起到了协同促效作用.实验研究还发现,不同的添加剂对脱硫脱硝的作用机制和效果不同,醇胺类添加剂具有缓冲和催化作用,且混合醇胺的效果更好,而高锰酸钾作添加剂时,脱硫和脱硝过程是相互竞争的.实验中尿素溶液的脱硝效率最高,而单一氨水溶液的脱硝效率最低;尿素能抑制亚硝酸分解生成NO,碳酸氢铵的加入使得吸收液的pH值下降明显,不利于氮氧化物的脱除.  相似文献   

7.
在鼓泡反应装置上进行了尿素、碳酸氢铵/三乙醇胺溶液同时脱硫脱硝的试验研究,比较尿素和碳酸氢铵的脱硫脱硝性能,试验分别对液位、吸收剂组成以及SO2体积分数等参数对脱硝效率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液位、吸收液中尿素/碳酸氢铵的比例及SO2入口浓度对NOx的脱除效率均有重要的影响,液位在459 mm时2种吸收液的脱硝...  相似文献   

8.
柠檬酸钠法烟气脱硫技术中硫酸钠的生成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柠檬酸钠法烟气脱硫过程中,吸收的SO2容易被氧化成硫酸钠,从而导致柠檬酸钠消耗量过大,硫酸钠结晶体堵塞设备.文中通过控制吸收液的pH值、缩短吸收液的循环周期、采用液态Claus反应以及控制烟气中的氧逸度,有效地降低了吸收液中硫酸钠的生成量.在运行过程中,若柠檬酸根离子的浓度为0.1mol/L,吸收液的pH值控制在4.50~4.00,每一循环周期为4 h,烟气氧逸度为8%,则吸收液中SO42-的递增速率将降至0.09 g/(L.h).  相似文献   

9.
可再生半胱氨酸亚铁溶液同时脱除SO2和NOX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可再生半胱氨酸亚铁溶液同时脱除SO2和NOx在喷射鼓泡反应器中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碱性条件下,半胱氨酸亚铁溶液吸收NO后生成亚硝酸络合物,随后半胱氨酸(CySH)被氧化成胱氨酸(CySSCy),而吸收的NO被还原成N2,CySSCy能被烟气中的SO2还原为CySH,使半胱氨酸溶液脱硫脱硝反应得以循环进行,吸收液的PH值,Fe(CyS)2的浓度对NOx脱除有影响,可用传质模型进行解释,在55度和pH=9的条件下,能同时达到82.3%和NOx脱除率和94.4%的SO2脱除率。  相似文献   

10.
为了将磷酸钠缓冲溶液吸收SO2的工艺工业化,对该过程建立了非平衡级模型,并对模拟烟气中SO2的吸收过程进行了模拟.利用溶液电离平衡理论结合离子活度系数的修正,对磷酸钠溶液吸收模拟烟气中的SO2气液平衡进行预测,获得非平衡级模型中的界面气液平衡常数.对直径为30mm,填料高度为0.6m的吸收塔中不同条件下磷酸钠缓冲溶液吸收模拟烟气中的SO2过程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模拟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该模型可以为工艺设计及操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研究CO2气体中的氮氧化物净化工艺,得到最佳条件:吸收液温度40~60℃,空塔气速5.4cm/s,填料高与塔径比9:1,瓷环填料空隙率为68%,尿素填充量为0.8倍填料高,吸收液中尿素溶液浓度不低于4.86mol/L。此方法是一种过程简单、综合利用的绿色化学工艺。  相似文献   

12.
采用强电场电离放电技术制取高浓度活性粒子和引发剂,并注入烟气中氯化脱硫脱硝,副产物为硫酸和硝酸,整个过程无催化剂和吸收剂.实现了干法同时脱硫脱硝.并研究了活性粒子注入量、气体温度和气体含水量对同时脱硫脱硝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粒子注入量是影响脱硫脱硝效率的决定因素,NOx优先SO2脱除,该方法脱硝率可达100%,脱硫率高于60%.温度是影响同时脱硫脱硝效率的另一个主要因素,烟气温度的增高不利于SO2和NOx的脱除.水在羟基自由基形成以及脱硫脱硝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适当增大含水量,可促进SO2、NOx脱除.  相似文献   

13.
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经过电除尘后,采用旋流水膜脱硫技术,使烟气中SO2与循环吸收液中的Ca(OH)2发生反应,将烟气中的SO2除去,脱硫效率达到65%以上。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化学催化-微生物法同时净化实验模拟烟气中SO2和NOx的实验研究及其动力学过程理论分析,认为该实验系统净化的过程机理主要由化学催化氧化和微生物氧化两个作用过程组成,生物膜内SO2、NO的生化降解反应为一级反应,且SO2、NO在生物膜上的生化降解反应均为快速生化反应,净化过程速率均受传质过程的控制。此外,利用化学催化-微生物法同时净化实验模拟烟气中SO2、NOx的实验数据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对出口浓度、净化效率和生化去除量三个指标的计算值与实验值进行模拟及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利用该理论建立的动力学模型模拟的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0~0.98)。  相似文献   

15.
研究尿素、添加剂的吸收剂溶液对烟气同时脱硫脱氮吸收反应过程中尿素消耗的动力学方程.实验结果表明,吸收过程中尿素溶液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呈线性关系,即为零级反应方程;无添加剂的尿素溶液的反应速率常数k为0.857 1 mmol·L-1 ·min-1,而加入乙二胺和磷酸铵添加剂的尿素溶液反应速率常数k分别为1.945 mmol·L-1 ·min-1和1.152 1 mmol·L-1 ·min-1.此外,烟气同时脱硫脱氮吸收反应的速率常数大于烟气单独脱硫吸收反应的速率常数和烟气单独脱氮吸收反应的速率常数之和.这说明烟气同时脱硫脱氮吸收反应过程中各反应有协同促效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氨法脱硫过程优化控制,建立了脱硫塔喷淋脱硫过程气液流动与化学反应耦合的三维数理模型,气相场采用k-ε湍流模型,喷淋液采用颗粒轨道模型,SO_2的吸收基于双膜理论.以2个单塔烟气处理量750 000 m~3/h的喷淋塔为对象,通过数值模拟考察了烟气流速、入口烟气SO_2浓度、液气比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烟气流速及入口SO_2浓度增大、液气比的降低,脱硫效率降低.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场运行数据,构建了DCS优化控制函数,采用Visual C++与M ATLAB混合编程开发了流场可视化模块,并将其嵌入DCS系统中.在360M W热电厂烟气脱硫系统上,实现了氨法脱硫过程数据的实时显示分析和优化控制,确保了脱硫效率在95%~99%之间.  相似文献   

17.
钟福回 《广东科技》2009,(16):107-109
引言 燃气用具烟气中的有害物为:CO2、CO、N2、NOx、SO2和SO3等,其中特别是CO、NOx、SO2和SO3对人的危害最大.正常条件过脱硫净化的,燃烧以后产生的SO2和SO3数量很少.所以,我们重点考虑在燃气燃烧过程中如何减少CO和氮氧化物的发生量.测定燃气用具烟气中CO的含量不仅可以衡量燃气燃烧的是否完全,还可以评价燃烧产物的污染程度.几乎所有的燃气用具,都要求燃具的烟气中CO含量不允许超过规定的数值.同样的产品,由不同单位测出的数据相差很多.  相似文献   

18.
FeSO4溶液催化氧化脱除烟气中SO2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烟气脱硫新工艺.实验在无其他催化剂条件下进行,FeSO4为脱硫吸收液.脱硫过程中加入铁屑以实现高脱硫率和回收硫的目的.对比实验发现加入铁屑可显著提高SO2脱除效率.连续运行实验结果表明,脱硫率与吸收液pH的变化同步.吸收液中总铁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问的变化及初始FeSO4物质的量浓度对脱硫率和吸收液pH的影响显示,在保持较高脱硫率的同时,制取高浓度FeSO4溶液是可行的.并调查了吸收温度、液气比、空塔气速和SO2入口质量浓度对脱硫率和吸收液pH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向烧结混合料中加入添加剂,有效地抑制了SO2和NOx气体的产生,探讨了添加剂作用下SO2和NOx的脱除机理.结果表明,低温有利于脱硫反应进行,根据反应产物提出了脱硫化学反应式;烧结常用的几类铁矿石对NO还原反应都有很好的催化作用,催化能力的强弱与矿石中TiO2和V2O5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冶金和石油行业的SO2与H2S共存脱硫装置——克劳斯装置产生含高浓度SO2的尾气,利用Na2S碱性溶液吸收SO2是一种SCOT法的替代方法一在Na2S碱性溶液吸收SO2过程中,SO2吸收过程为气膜控制,尾气中高浓度的CO2在反应过程中参与化学平衡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SO2的气相传质阻力,影响SO2的吸收速率,导致反应第二阶段SO2吸收不完全,是放大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因素。气相中CO2的存在,有助于提高xH2S/Na2S以及nH2S/SO2析出更加充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