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金融体系的包容性对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促进公平、减缓贫困领域的贡献尤为突出.鉴于此,发展普惠金融不仅成为金融行业的共识,金融监管部门也认识到其对于金融行业发展的重要价值,更上升为国家战略.因而构建一套能够全面刻画普惠金融发展程度的指标体系可以有效地指导、监控、评价普惠金融的发展状况,有利于深化金融改...  相似文献   

2.
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力量,其关键在于发挥好科技创新在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水平中的积极作用。基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城市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科技创新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科技创新水平提高可以显著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且这种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邻近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有助于加快城市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步伐。有鉴于此,应强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研发领域的资源要素投入,促进各个城市之间科技协同发展,夯实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以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迈向更高层次。  相似文献   

3.
金融排斥现象的存在,使得许多弱势群体对于多样化的金融服务没有合适的获取渠道,从而阻碍了资金融通,抑制了经济增长。金融普惠性理论是在小额信贷以及微型金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金融体系的建设中,普惠金融理念的贯彻不仅可以减少金融排斥,提高各地区金融普惠性水平,而且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是减少贫困的有利手段。梳理了国内外普惠金融相关文献,并对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归纳,旨在为我国普惠金融体系的建设提供一个更全面、更丰富的理论认识框架。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西藏7个地市1594户农牧民家庭调查数据,对西藏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农牧民消费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西藏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促进了农牧民的消费增长,对边境县农牧民消费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且主要是通过便利农牧民的支付机制来实现的。研究提出强化和创新西藏农牧区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加强农牧区数字普惠金融的数字服务体系和多功能数字普惠金融惠农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优化传统金融服务与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互补关系,加大农牧区数字普惠金融的宣传与普及和保障农牧民的基本权益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母璇 《科技促进发展》2022,18(3):385-394
本研究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数据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创业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可显著促进农村居民创业活动;互联网信息获取能力及电子商务重要性感知可作为解释机制;家庭创业榜样可调节电子商务重要性感知与农村居民创业活动之间的关系。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在融资等方面展现出独有优势,这就为促进农村居民创业、实现经济均衡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正数字惠普金融主要的数字化方式包括移动互联网、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各项能够运用于金融领域的相关数字化技术。金融科技以数据和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通过技术手段提高金融运行的效率,降低金融服务的门槛。2020年3月21号由艾惠咨询联合主办的"2020中国区块链与数字普惠金融应用发展论坛"将在上海隆重召开,本次大会以"科技助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为主题,探讨金融科技运用到数字普惠金融领域,解决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推动我国金融的发展,从而使金融能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7.
周严  常悦  吴珊  杨可  姚云 《安徽科技》2021,(7):32-35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的应用,数字普惠金融迅速成为普惠金融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发展方向之一.鉴于此,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深入剖析安徽省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所具备的优势和劣势及其存在的机遇和威胁,探究"互联网+"时代下安徽省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和运作模式,为相关部门精准施策、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水平提供决策参考,助力数字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数字经济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是否有效促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采用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其影响机制如金融获得、企业创新能力和财政支农均通过检验。此外,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影响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具有门槛效应。区域经济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影响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利用山东省各地市面板数据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各地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但总体发展水平仍然不高,发展指数在0.4-0.5之间。数字普惠金融整体水平、以及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对于农业高质量发展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发展深度的影响更大,各地市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别。为了更好地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作用,建议政府加快各地市数字普惠金融顶层设计、完善数字普惠金融风险监管和信用体系、优化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环境、创新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为着力解决甘肃省金融发展不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之间的矛盾,构建全省更具竞争性和包容性的金融服务体系。分析了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工作目标以及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等规划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金融科技为研究背景,以数字普惠金融减贫为应用方向,构建解决核心问题的可计算策略研究框架.将核心问题定义为数字普惠金融减贫需求与供给匹配的概念集合,即解决在一定阈值R(R=满意度/风险度)范围内,寻求最优T(T=<需求,供给>)值的概念节点关系路径.结合问卷调查与网络文本数据爬取,综合利用文本挖掘、概念图、实证分析等方法,充分发挥大、小数据分析优势.实验证明,融合大、小数据分析获取的数字普惠金融减贫策略更能追溯到问题的本质.为大数据环境下数字普惠金融减贫策略研究提出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对我国30个省2011~201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证明,数字普惠金融是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动力,能够有效提升金融服务配置效率,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存在区域差异.在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该研究建议,未来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应当推行差异化的发展策略,进一步拓展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实现经济成果人人共享.  相似文献   

13.
朱文革  杨磊 《河南科学》2023,(11):1660-1668
基于2011—2021年我国东部地区86个城市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综合运用核密度非参数估计法、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莫兰指数、空间β收敛模型等方法,分别从发展水平、发展差异、空间集聚、空间收敛等多方面,对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量化研究.结果表明:(1)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2)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绝对差异有所增大,相对差异呈现缩小趋势.子区域间差异是形成东部地区相对差异的主要原因.在3个子区域中,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的内部差异最小,北部和东部之间的差异最大,北部和南部之间的差异缩小最快.(3)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呈现“高-高、低-低”的集聚特征.(4)东部地区和其3个子区域的数字普惠金融均存在空间β收敛特征.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11—2018年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城乡比较视角下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以及收入水平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且该作用在农村地区更明显,并且回归结果通过了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居民收入水平在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居民消费水平发展的路径中起到了明显的中介作用.据此提出政策启示: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协同化发展、系统化发展和差异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美元本位制为核心的币缘等级秩序、发达国家普遍施行的货币宽松政策、债务货币化、资本证券化以及金融资本全球化与政治化的扩张是形成当今世界金融生态与异象的主要力量。如何识别、理解和应对其中过度扭曲性的力量以及由此引发的金融异象,既是挑战又是机遇。现代金融科技与互联网精神催生了“互联网+普惠金融”数字经济,“互联网+支付”变革与金融产品货币化的出现冲击了现有的货币理论,百年巨变下的金融生态与异象催生更高信用等级的金融形态。从货币的演化及其治理机制来看,探讨“互联网+货币”金融模式构建的必要性与路径,构建数字化货币新型金融来应对金融异象,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金融凭借其优势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和消除了信息不对称,为破解农村金融难题,实现农村普惠金融提供了可选路径。在研究大量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之上,通过调研选取的安徽省部分农村区域金融机构的数据,展示了安徽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运用向后剔除回归(Backward)分析法,实证分析了传统金融模式和互联网金融模式对安徽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贡献效益。通过对比分析两种不同路径的金融服务供给和产出效率,得出结论:互联网金融在满足农村信贷需求方面,较传统金融业具有很高的产出效益,在吸收存款方面也比便民服务点的产出效益高,对我省普惠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最后根据前文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得出两点启示。  相似文献   

17.
基于市级层面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2011—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进行数据匹配,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提高企业创新水平具有激励作用,在多项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商业信用两种渠道对企业创新水平产生影响;基于异质性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提升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低现金持有水平企业、中西部及低金融发展地区企业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数字普惠金融能否真正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根据2015—2019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与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经济数据,首先运用空间误差模型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地区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然后使用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二者存在的非线性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可有效提升地区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且本地区的发展易受周边地区影响,但当前不存在对周边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数字普惠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之间非线性关系显著,表现为明显的单门槛特征,当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跨过216.12后,实体经济会伴随其发展得到显著提升且作用明显。本研究结果为数字普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实证依据,并为完善数字普惠金融实践,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突出的背景下,农村金融一直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践行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凸显共享金融发展理念,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统筹城乡发展,缩小贫富差距。从普惠金融与精准扶贫目标价值一致性入手,分析了阻碍普惠金融支持扶贫开发的主要障碍,相应地提出构建多元化、广覆盖、可持续的普惠金融扶贫体系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建立有效复合式金融扶贫风险防控体系和补偿机制,规范配置扶贫开发资源,增强贫困地区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完善普惠金融生态环境等。  相似文献   

20.
黄卓 《安徽科技》2021,(1):34-37
中国在主权货币国际化中具备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与人口五方面基础,具备货币国际化所需的资本信心,基本能够承载起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的重大意义.梳理金融科技从历史、近当代及世界范围三个维度对货币的深刻影响,货币演变历程表明金融科技对货币形态具有重大影响,提出数字经济时代人民币国际化需要积极推进优势金融领域国际化、畅通人民币国际流通渠道、积极发行人民币数字货币、提升人民币数字经济影响力、积极建设数字货币交易市场、提升人民币国际金融服务能力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