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黄卫 《长沙大学学报》2011,25(4):157-158
现代社会是公民的社会,培养对国家、社会和人类极具责任感的现代公民,是中学语文课程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学语文教师应树立加强公民教育的理念,明确公民教育的内容,紧密结合整个中学语文课程来培养学生作为现代公民的品格和能力,以加强中学公民教育的力度,推动中国公民教育建设。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公民教育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到重视,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民族精神,提高公民的道德意识,增强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已成为各国公民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简述了西方社会公民与公民教育的基本概念,公民教育的不同模式,分析了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中,民族国家公民教育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视野下的公民意识内涵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教育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关注的热点。培育良好的公民意识是发展公民教育的关键。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公民意识的内涵有了新的拓展和突破,只有立足于全球化的公共精神、树立全球意识、进行多元身份教育和共同伦理教育,才能够切实提高公民意识水平,促进公民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政治领域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的并存、文化领域传统与现代工业精神冲突和融合,成为英国公民教育的社会背景,这些深深影响了公民教育的精神,政府由放任到干预、宗教由神圣到世俗、绅士观念由个别到大众。学校通过民主公民教育、道德公民教育、绅士公民教育,透视出英国公民教育由传统到变革的历程,其中的长处值得我们借鉴,不足值得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公民教育之所以成效显著,与其采用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途径密切相关。本文从课程教学、校园和社会服务活动、大众传媒和社会公共环境、宗教教育和心理咨询四个方面来阐释美国实施公民教育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的危机与克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在当代全球化背景下意义非凡,但是当前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公民意识缺失和淡化现象普遍,呈现出危机化征兆。出现这种现象,既有传统文化的原因,又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不到位的原因。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危机的克服途径在于改变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甘南州高等院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各部门通过出台相应的政策与法规,增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良好地校风和学风,增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高校应开设专门的公民意识教育课程,来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提高自身公民意识;通过强化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等一些加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公民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城邦国家和公民之间的关系问题,所以谈及公民的教育问题就不能不谈及城邦国家的性质与政体问题。一个政体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公民.公民的素质与政体有何种关系,什么样的政体才能培养出具有优良素质的公民,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公民意识是社会公正、和谐的关键,把公民意识的培育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社会文明程度的整体提高,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在公民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政府高度重视伦理道德教育,突出强调公民国家意识教育,德育目标遵循公民认知规律的成功经验。这对我国的公民教育有重要启示,主要表现为:建构中国特色公民教育体系,秉持"以人为本"的公民德育理念,在改进教学中遵循德育教育规律。  相似文献   

11.
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改革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高师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存在重学科专业课、轻教育基础课,重必修课程、轻选修课程,重理论课程、轻实践课程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地理学科的发展,不利于地理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本文在分析部分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现状的基础上,从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提高师范生素养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构建以教育理论课程、教育实践课程和教育研究课程为主的选修模块和必修模块。以期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地理新课程改革、地理学科的发展以及教师专业化趋势与定位,改革与重构高师地理科学专业的教育类课程,为培养具有新的教育理念、专业素质的基础教育所需要的地理教师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五年一贯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是保证培养目标及规格实现的核心成分。课程体系建设在遵循开放性、灵活性原则的基础上 ,体现主体性、通识性、师范性、时代性及可持续发展等特点 ,构建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有机结合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3.
潜课程长期以来被教育者忽视,但在今天,面对职教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课堂教学的传统知识点难以为继时,重视德育潜课程的作用应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4.
高职课程建设是我国广大高职院校共同面临的迫切任务,高职课程要体现应用性,按需施教,综合化等特色,必须从满意培养高职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角度审视高职课程建设,建立起由高职基础课,高中专业课,高职实践课三个层面的课程有机构成的高职课程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教育双语方向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小学双语教师,其课程体系的独特性在于开设基于双语教育原理、小学双语教育教学论等富于特色的课程,进行小学双语教育教学的见习与实习等。其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解决好外语类课程与其他课程争课时、双语教育见习实习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韩国龙仁大学特殊体育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康复教育的专业指导者和特殊人群体育运动的指导老师,其课程设置分为教养必修课、教养选修、专业专攻基础课、专业专攻必修课4类,充分体现了韩国教职科目的特点,这对于调整与优化我国特殊体育教育教师课程结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课程建设是当今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培养合格的师资,课程改革是关键.通过对国内外高师院校数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比对分析,面向新课程的高师数学教育课程,应以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为主轴,整合高师数学教育类课程;转换课程形态,重组选修课程,加强综合课程;树立"理论够用、实践为重、体系创新、素养本位"的课程理念,使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过程成为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实践智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构建高等卫生职业健康教育大课程观,要从职业教育的技能性要求出发,对高等卫生职业《健康教育》的课程开发进行分析,强调《健康教育》的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突出学生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和领导与被领导能力,从课程角度探讨高等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规律。  相似文献   

19.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6,(3):122-125
卓越教师培养是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指向。然而当前小学教育专业在其课程设置及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师德教育类课程的严重缺失,教育类课程内容缺乏与小学教育实际的针对性,通识教育课程的比重与门类亟待加强等。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应当从以下方面进行改善:丰富师德教育的内涵与形式,提高教育类课程与小学生发展特点的吻合度,丰富教育实践的形式,明确实践要求,积极进行课程实施方式改革。  相似文献   

20.
高师数学教育课程设置越来越不适应不断变化的中小学数学教育,因此必须进行改革.具体措施:完善课程结构,建立全新的课程体系;高师课程数学知识应由“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