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分析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优势以及与传统教育的主要区别,进行产学研合作教育几种模式的比较,通过在部分研究生和本科生中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初步实践,探讨产学研合作教育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3.
4.
胡春梅;郑宇飞;李瑨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11,(Z2):224-225
论述了创新型人才的内涵和特征,指出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介绍了三峡大学旅游管理系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践与成效,尝试探讨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5.
莫华林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11):44-45,13
产学研合作是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有效途径。当前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中存在合作层次较浅、合作形式单一、缺乏长效保障机制和资金瓶颈等问题。对此,我们要用政策营造有利于产学研合作的外部环境,突出企业产学研合作中核心主体地位,发挥高职院校主观能动性,提供“学”“研”供给,在产学研合作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进行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改革,校企合一,实施产学研合作创新工程,把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技开发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夯实产学研中的基础环节,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6.
实施产学研合作是目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条重要的途径,这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共识。现在,无论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从国有企业到民营企业,从高等院校到科研院所都非常关注产学研合作工作。在此背景下,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如何促进本机构与地方和企业的产 相似文献
7.
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新技术时代的来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迫切需要大量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基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现状,通过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进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进而实现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是一种有效的培养模式,具有现实意义的可操作性,该文将从产学研合作教育对人才成长的重要性入手,为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进行了积极研究。 相似文献
9.
以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为研究对象,从我国茶产业形势的发展、我校茶学专业的发展及区位优势等方面分析了茶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产学研相结合的必要性;从提高大学生的实践技能、科技创新潜能与社会适应力,改善我校茶学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及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发展等方面阐明了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茶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从优化课程体系、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改善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探索了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茶学专业高素质应用人才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0.
高校雄厚的科研实力只有与产业相结合,才会显示强大的生命力.作为校办企业性质的高校工程中心,根据SWTO法的分析,其规划设计具有前瞻性、有形资产完备、设备先进,国家建设和市场需要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但也面临着创新理念不够、对外交流有限、师资队伍有待加强的问题.地方高校工程中心,应扬长补短,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1.
创新型实用性人才培养对师资素质的要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创新型实用性人才的培养对师资队伍的素质从整体上要求建设一支"素质优秀、结构优良、技术过硬、生产懂行、专兼结合、特色鲜明、勇于创新"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从个体上要求必须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探索者和创新者的能力、较强的实践技术服务能力、较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等.要达到这些要求,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终身体育内涵及课外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进行分析,阐述了课外体育在培养高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中的重要地位,并探讨了培养高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途径和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15.
论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培养创新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有其特定的内涵和表征,其培养的创新人才规格也有别于其他教育形态。为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素质教育目标,高职院校必须创新素质教育理念,创新素质教育机制,创新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相似文献
16.
17.
喻子敬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8,(1):32-36
要实现新形势下我军院校教育的创新发展,应进一步完善人才培训体系,推动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一支过硬的教学工作队伍;推进科研工作创新,不断提高服务部队的能力水平;继续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院校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多渠道筹措资金,想方设法改善办学条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