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着重以史籍文献中关于瑶族迁徙及分布记载为依据 ,探讨粤西江流域瑶族外迁之成因 ,以为有三大成因 :一是封建官兵的残酷剿杀 ,导致瑶族人口大量流失 ;二是封建官府的“移民实边” ,侵占了瑶民的土地家园 ;三是封建王朝的剿抚兼施 ,导致瑶民逐步向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建国40年来粤北瑶民发展情况与移民近20年美国瑶族生活情况的比较,勾勒出瑶族发展中世界性“穷帮穷”、“富拉穷”两大模式的异同,概括出两大模式异同形成的深层原因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为粤北瑶族的现代化,世界瑶族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科学的参照。  相似文献   

3.
典当是中国传统民间借贷方式中最重要的一种,属于抵押性质的高利贷。近代广酉民间典当业有饷押和小押,饷押主要存在于城镇,小押则在农村,它们在人们的借贷中占有重要地位。典当尽管利率高昂,但也不无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瑶族最早的信仰是日神和鸟神,从瑶族的神话和故事中可窥见一斑,由此推之,瑶族是太阳鸟族的后裔。  相似文献   

5.
清道光十一年(1831)十二月二十九日,湖南江华县锦田司(今江华瑶族自治县)爆发了赵金龙领导的瑶民起义,起义的浪潮席卷着湘南、桂北和粤北的整个瑶山。猛烈地冲击着清朝在瑶族地区的统治。它不仅在瑶族斗争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也是中国农民战争和民族斗争史上可歌可泣的篇章。一、沉重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是起义的主要原因: 这次起义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政治  相似文献   

6.
民国时期桂东北瑶汉两族随着经济联系的密切,瑶族文化与汉族文化以多种方式接触和交流,强化了两族间的文化认同,密切了两族关系,有力地推动了瑶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瑶族的进步。文化交流使瑶族地区与汉族地区的联系得以加强,使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  相似文献   

7.
赊店帐既是商业领域中的一种经济现象,也是高利贷的一种借贷方式,是一种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相结合的形式,在民国时期的广西农村颇为常见。它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商品经济,满足了农户的生产生活需要,但由于利率的高昂和交易手段的不公正,导致农民受商业资本的控制,遭受残酷的盘剥。  相似文献   

8.
从民族学、文化人类学角度论证陶渊明所属的溪族源于山越,部分演变成瑶族的茶山瑶支系,进而推论陶渊明是中国瑶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人。  相似文献   

9.
诗歌是民众的心声,它来源于社会生活。瑶族起义的歌谣则是不愿做奴隶的广大瑶族人民在重压的最底层,迸发而出的要自由、求解放的呼声,是在暴风骤雨般的阶阶斗争和民族斗争中产生的。它是瑶族人民闲生命和鲜血浇灌出来的奇葩,具有蓬勃向上的生命力、鲜明的阶级性和浓重的民族色衫。作为瑶族劳苦人民的心声,它充满着革命英雄主义的豪情,并以它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无情地鞭笞了明清封建统治阶级,热情讴歌了瑶民起义。它是战斗的号角,鼓舞着世世代代的瑶族人  相似文献   

10.
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中小企业一度出现经营困难。一边是“民间资金投资难”,一边是“小微企业融资难”,共同促动了民间借贷热潮。缺乏规范与有效监管的地下资本暗流,往往过分依赖亲友间的信任、恶性担保乃至高利贷等危险模式。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上半叶,一些学者克服重重困难进入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田野调查,瑶族地区的调查和研究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他们撰写了一些实地调查报告并搜集相关文物。这些前驱者的努力和成果激励着学术同仁和普通民众,学术研究得以拓展和深化,国际学界由此有了“瑶学”的一席之地。研究这份宝贵的学术遗产,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文化的珍贵资源,但其流传的局限性制约了它的发展,为此,国家大力提倡将其引入到学校体育中,给予它滋生、发展的土壤和空间。本文阐明白裤瑶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打陀螺"活动引入到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意义,丰富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3.
广西巴马县东山乡文钱村有瑶族“弩村”之称,至今还保留着做弩的传统。这里的瑶族木弩构造比较简单,是一种传统狩猎工具。村民中的两位制弩师傅展示了自己制作的和家传的木弩,讲解和演示了瑶族弩的选材、结构、制作工艺与工具、调试、用法以及有关力学知识。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将射弩列为比赛项目,巴马县体育局对参赛的弩做了局部改进。  相似文献   

14.
瑶族历史文献《评皇券牒》反映出瑶族先民的价值观念体系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以十二姓瑶人的整体利益为价值评价标准 ,以盘王子孙的生存和繁衍为基本的价值目标 ,以山场共享为价值取向 ,以原始或封建的道德为基本的行为准则 ,以刀耕火种、定期迁徙为价值实现途径。要实现瑶族价值观念体系的现代转型 ,应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 ,改变其经济生活方式 ;并为各种价值观念的碰撞和冲突创造条件和机会  相似文献   

15.
广东瑶族长鼓舞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括分析广东瑶族长鼓舞的起源及特点,归纳总结长鼓舞的健身娱乐价值,分析探讨广东瑶族长鼓舞所具有的传统性、地域性、交融性和社会性等文化特征,对挖掘、整理广东瑶族传统体育资源,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体育传统,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茶山瑶由于较早地进入大瑶山占有山林田地而成为“山主” ,在观念文化上则相应形成了以特权、知足、封闭为主要特点的“山主”意识。并明显地表现在经济、婚育和语言等民俗文化中。这种意识已成为茶山瑶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7.
潘锡炎 《科技信息》2011,(33):212-213
桂西北瑶族作为整个桂西北地区中人数最多的几个少数民族之一,他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文化遗产。在这些文化遗产中就蕴涵着瑶族特有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它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和能够体现民族风格的民间体育运动。对桂西北瑶族体育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旨在发掘、整理瑶族传统体育资源,继承和发展民族体育传统,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瑶族长鼓舞的文化背景及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瑶族长鼓舞是瑶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娱神、娱人的舞蹈形式。其舞蹈动作与瑶族人民的生活环境、生产劳动息息相关,与瑶族人民的宗教信仰、民族精神紧密相联。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长鼓舞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9.
从韦拔群提倡民族平等,反对大民族主义,团结和帮助瑶族同胞共同革命,积极培养瑶族干部,注重发展瑶族人民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等方面论述韦拔群在大革命时期实行的民族政策及其取得的成效,从当时社会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现实、壮族传统伦理文化以及党的民族政策对韦拔群的影响等方面探讨韦拔群民族平等观形成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