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赵树森 《科学通报》1984,29(16):1004-1004
为提供洞穴学研究和旅游洞景年代基本资料,本文报道我们实验室近几年测定的一批洞穴堆积物年代数据。总计50个,包括北京地区18个;贵州地区17个;云南、湖北、广西和四川地区各2个;湖南地区3个,浙江地区4个。  相似文献   

2.
徐倞 《科学之友》2009,(9):117-11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品位及生态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开始朝着强调环境景观的文化性、艺术性、共享性和均好性、“赏心悦目+实用价值”、“鲜活风情+建筑特色”、“植物布局+水景点缀”、“一步一景+季节变幻”等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广楠 《科学之友》2008,(2):150-151
文章阐述了大板水地区的区域地质条件、热储结构特征、热储基本参数,指出了区内具有良好的地热资源开发前景,从旅游的角度合理开发利用区内地热资源,对推动大板水景区旅游业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大板水地区的区域地质条件、热储结构特征、热储基本参数,指出了区内具有良好的地热资源开发前景,从旅游的角度合理开发利用区内地热资源,对推动大板水景区旅游业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姚世明等《四川省旅游地学资源概况及资源开发问题讨论》一文,从宏观的角度对四川省丰富的旅游地学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功能类别作了有意义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新近开放的九乡风景区位于云南省宜良县东北部40公里处,是一个以喀斯特溶洞群为主景、辅以优美生态环境和古人类文化遗存的亚热带高原型风景区,总面积为140平方公里。为了深入认识该区的旅游开发价值和形成机制,保护风景资源及其自然环境,笔者认为有几个涉及地学的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7.
《大自然探索》2003,(5):F002-F002
“天府之国”四川,地域辽阔,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多彩,自然景观奇特迥异,现有世界遗产6个,国家地质公园5个,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旅游学的角度,将山西民间服饰的特征与山西现代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阐明了山西民间服饰所蕴含的旅游价值;在剖析山西民间服饰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存在的三大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山西民间服饰旅游价值的5项策略。  相似文献   

9.
(一) 贡嘎山地处青藏离原的东缘,是横断山系的最高峰,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不仅自然景观资源得天独厚,而且是一个难得的自然科学旅游区,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贡嘎山区的旅游资源,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概括。1.登山旅游资源除了主峰是举世瞩目的登山点之外,周围尚有海拔5500米以上的山峰50余座,可供登山旅游。这些山峰多属冰川作用塑造的金字塔形角峰,终年积雪,被伸得很低的现代冰川所环绕,具有高、险、俊的特点,在开放主峰的同  相似文献   

10.
四川地处亚热带,土地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中草药资源极为丰富。川产地道药材品质纯正,历史悠久,畅销国内外。为了摸清我省中草药资源,作到合理开发,充分利用、有计划的发展中草药生产,四川省科委、卫生厅、供销社组织省内有关单位从1977年起,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中草药资源普查;经四年多的努力,现已基本完成普查任务,并提出了“开发,利用,保护和发展四川中草药资源”的初步方案。现将主要普查结果概述于下。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旅游学的角度,将山西民间服饰的特征与山西现代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阐明了山西民间服饰所蕴含的旅游价值;在剖析山西民间服饰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存在的三大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山西民间服饰旅游价值的5项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地处四川西北部的九寨沟旅游风景区,以罕见的高山峡谷、湖泊风光举世闻名,诸多的海子,构成了整个旅游区的灵魂所在.那碧澄变幻的海子,不仅是天下独有的,也是九寨沟最宝贵的旅游资源. 假如九寨沟的海子失去了水,那么现有的风光将会面目全非,众多的迷人景观也将荡然无存.笔者在科研过程中了解到这样一个事实,一百多年以前,距九寨沟不远处的南坪县白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旅游学的角度,将山西民间服饰的特征与山西现代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阐明了山西民间服饰所蕴含的旅游价值;在剖析山西民间服饰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存在的三大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山西民间服饰旅游价值的5项策略。  相似文献   

14.
分析沿黄旅游扶贫公路的特点,总结沿黄旅游扶贫的测设要点,强调沿黄旅游、扶贫性能的公路特色,提出公路是旅游景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运用核密度估计、局部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农垦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特征.垦区优势旅游资源是建筑与设施景观、水域风光和生物景观.大部分旅游资源为普通级.垦区旅游资源集中在大兴安岭两侧,沿交通与河流分布,形成岭东北、岭东南、岭西北、岭西南4个聚集区.结合"点-轴"理论,构建了农垦旅游发展的"点-轴-功能区"空间模式,其中,旅游发展节点为谢尔塔拉湿地、绰尔河湿地等重点旅游地及甘河农场、那吉屯农场、陶海牧场、拉布大林农场等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发展主轴依托G111,G301,S201,S301等4条交通干线,旅游发展次轴依托岭西北通道、岭西南通道、岭南通道;旅游发展功能区为岭东北、岭东南、岭西北、岭西南等旅游功能区.  相似文献   

16.
有两个画家相约各画了一幅画,主题是"风雨中的宁静".第一位画家选择了一个湖泊作背景,风平浪静,湖面无波.他很得意地介绍其中的意境,说:"你们看,这个湖面平静如镜,飞舞的蝴蝶也栖息在树枝上停止飞舞,没有风没有雨,又远离尘世喧嚣,呈现出一派宁静之景."  相似文献   

17.
在对黑竹沟区域旅游资源普查基础上,本文分析了黑竹沟区域旅游资源的特征,将该地区旅游资源进行了详尽的分类。从多方位、多角度对该地区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8.
1981年的四川特大洪灾,给我们造成了很大损失,也为我们认识洪灾自然规律和人为活动影响,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本文试就有关地面因素中的森林植被问题,作一粗略分析。一、四川特大洪灾是“天”“地”“人”三个因素的综合反映;森林植被稀少是滞洪能力削弱、灾害程度加剧的重要原因。这次洪灾的直接起因,是大气环流形成的,暴雨笼罩面积很大,而且过程雨量集中,使  相似文献   

19.
张迪敬 《科学通报》1959,4(5):175-175
中国科学院与水利电力部于1959年2月16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了西部地区南水北調考察規划会議。会議决定动員各方面力量、充分发挥协作精神,統一布置、分工負責进行西部地区南水北調的考察、勘测、研究工作,为今后規划設计提供必要资料,并初步拟定了1959年的工作計划。参加会議的單位有中国科学院綜合考察委員会和地質学部的所屬有关單位、水利科学研究院、長江流域規划办公室、黄河水利委員会、青海、甘肃、云南、四川等省、中央各有关部門及有关高等学校。我国是一个水利資源很丰富的国家,地表逕流达26,500亿公方,但是这些逕流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均勻,逕流资源大部分集中在我国西南地区。黄河流  相似文献   

20.
贵州兴义马岭河:位于兴义市东5公里处,是几千万年前燕山运动时形成的裂缝,集雄、寄、险、秀于一体,谷内群瀑飞流,翠竹倒挂,溶洞相连,被专家誉为“地球上最美的一条伤疤”。 长江三峡小三峡及小小三峡:前者常可见到巴人悬棺及古栈道遗迹。后者的三撑峡是最佳漂流区,虽然航道狭窄,滩多水急,但航道的布局和结构很理想,基本上是一个险滩连一个深潭,既有高度紧张的刺激,又有放松自如的舒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