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18世纪的法国兴起的启蒙运动中,以卢梭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抨击了封建的等级制度、僧侣、贵族的特权以及封建统治的腐败,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的口号,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是自由的、平等的,人人生而具有不可剥夺的“天赋人权”,要求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启迪遭受宗教神学思想奴役和蒙蔽的人类理性.然而,当时在教会控制下的腐朽的封建教育,是不可能满足启蒙思想家以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科学知识武装人们的头脑,启迪人们理性的需要.卢梭鉴于这种腐朽的封建经院主义性质的教育戕害人性,违反自然,提出了一切顺应自然.“归于自然”的教育理论.在1762年发表的著名教育哲理小说《爱弥儿》中,通过他所虚构的儿童爱弥儿从出生到成人的教育过程,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2.
论西汉从“黄老无为”到“独尊儒术”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汉初期,社会经济急需恢复、发展、人们渴望和平,加上亡秦之鉴,使统治者提倡并采取了道家的“黄老无为”思想治国;西汉中期,随着封建大一统的巩固和封建经济的繁荣,统治阶级迫切需要统一人们思想,以解决社会存在的各种矛盾。董仲舒改造了儒学,使之符合统治者的口味,并为封建政治效劳。西汉从“无为而治”到“独尊儒术”的转变,是因为社会需要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3.
西汉初期,社会经济急需恢复、发展、人们渴望和平,加上亡秦之鉴,使统治者提倡并采取了道家的“黄老无为”思想治国;西汉中期,随着封建大一统的巩固和封建经济的繁荣,统治阶级迫切需要统一人们思想,以解决社会存在的各种矛盾。董仲舒改造了儒学,使之符合统治者的口味,并为封建政治效劳。西汉从“无为而治”到“独尊儒术”的转变,是因为社会需要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4.
1914年5月,章士刈在日本东京创办了《甲寅》(月刊)杂志。在该杂志上,围绕着对袁世凯帝制的批判,章士钊发展了一套系统的批判封建专制的理论。他以调和论为哲学依据,认为封建专制政治好同恶异,消灭了自己的异体,违背了事物的调和律,必然导致自我毁灭。由此,章士钊具体分析了封建专制毁灭的机理。本文认为,研究章士钊批判封建专制的理论,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其本人的政治思想,而且也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重视民主与法制建设,对于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阳明法律思想主体是维护封建伦理纲常,目的在于挽回明朝中叶的腐败统治,他主张教化,认为教化是长治久安的上策;但同时也重视刑罚,认为刑罚是改革风俗必备手段.在特殊的历史形势下,他对封建正统法律思想虽有诸多变通之处,但这种变通没有脱离正统法律思想的轨道,他思想目的与宗旨在于使封建正统法律思想能够重新振兴.“德治”与“法治”的相互关系与作用的争论,从春秋战国以后从未中断过,正统法律思想中的“德刑并用、礼法结合”在王阳明个人的法律实践中收到了明显的效果,这对当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实践会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莎士比亚戏剧作品大都以爱情、友谊、婚姻为主题,情节异常生动丰富。他在刻画女性时,摆脱了封建教会和各种封建思想的影响,开创了描写女性的新天地。他强调了女性的聪明才智和力量,主张女性有追求财富和幸福的权力,反对天主教的禁欲思想,用博爱来反对封建压迫,用歌颂友谊爱情个人品德来反对中世纪的等级制度。  相似文献   

7.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旧制度、旧思想逐渐被打破,与此相应的新制度、新思想尚未建立,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正处于新旧交替的时期。人们接受了近代一些新的思想观念,又都或多或少地存留着封建旧思想。罗振玉也不例外,他的教育思想中既有近代化的新理念,又有传统的旧思想。他在从事教育的十余年问,出资创办了东文学社,培养了王国维、樊炳清等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8.
宋教仁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思想和反袁斗争骆顺森宋教仁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他在反对清王朝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责任内阁制政治、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的斗争中,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本文着重探讨他这一时期的思想发展、政治见解及社...  相似文献   

9.
程朱理学是封建统治集团的官方哲学,直接为封建政治服务。王国维认为,把程朱理学定于一尊,严重地禁锢了学术的自由探讨,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为此,他向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学术繁荣,反对尊孔读经和道统之说。他在《论近年之学术界》一文中说;“孔子之一尊未定,道统之说未起,学者尚未有入主出奴之见也,故其学事易盛,其说易  相似文献   

10.
陈独秀作为中共的创始人,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任总书记,曾是一段历史的代表人物。毛泽东谈到自己的成长道路时说:陈独秀“对我的影响也许超过其他任何人”。这个在党的历史上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人们对他褒贬不一,但是,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向中国的封建制度宣战,对帮助人们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解放人们的思想起到了启蒙的作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打下了基础。而他对中国封建制度的反叛是他成为时代佼佼者的逻辑起点,本文着重论述他对封建制度反叛的发展历程。表现出他敢于同封建制度做斗争的不屈精神。  相似文献   

11.
北宋诗人梅尧臣的诗赋作品反映了他和当时人民遭遇水、旱、风、沙、暑、瘿等多种灾害的困苦情景,展示了封建官吏在灾害面前的不同作为和天灾背景下的多样世态,表达了对受灾人民特别是农民的深切同情和人力可为的御灾思想,批判了封建政治的黑暗和热衷名利的世风,表现了仁厚的情怀、深邃的思想和旺盛的政治热情,构成其诗在题材开拓和诗风变革中的重要成就,同时具有珍贵的灾害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2.
邓盛存 《海峡科学》2006,(12):93-94
中学课文《范进中举》、《孔乙己》中,吴敬梓笔下的范进,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早已是人们熟悉的文学形象,谈到范进、孔乙己便自然想到封建科举制度对人们思想的毒害,不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不厌其烦地不断重复讲述着科举制度毒害人们思想这一似乎不变的“真理”。于是,在废除科举制度后的百年来,在学生乃至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目中,“科举”便成了封建帝制时代一种“腐朽落后的、扼杀人才并对人们思想造成深刻毒害”的一项代名词并加以批判,长期以来科举制也正是做为一种批判对象而在课堂上被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3.
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革命运动,它由维新派鼓吹和掀起,得到光绪帝的大力支持,在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了极大的振荡和影响。光绪帝身为封建皇帝,必然受到封建思想的深刻影响,但从其思想、政治态度的变化及变法期间的行动来看,他确实顺应了救亡图存,改变中国落后地位的时代潮流,在评价光绪帝之时,不能因为他是封建皇帝,便简单地将他在政治舞台上的举措一概否定。他在戊戌变法中所起的积极而不能替代的作用,更应得到肯定。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薛福成经历了由地主阶级改革派、封建官僚洋务派到资产阶级改良派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形成了极具时代特色的早期改良思想.分析他的思想演变过程、主要内容及其特征,将对了解和评价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提供一定的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15.
阿拜是19世纪中亚伟大的思想家.他批判了哈萨克的封建宗法文化,提出了知识和勤劳是美德的伦理观和科学是生产力的社会发展观,坚持经验主义认识论并否定"前定论".他的思想至今仍在中亚各国有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郭嵩焘出使英法期间对西方社会经济进行了深入的观察与思考 ,其经济思想因此有了新的发展 ,表现出鲜明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特征 ,他要求转变传统的封建经济政策 ,鼓励私人投资 ,推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实现封建农业经济向近代资本主义经济转变 ,并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立国之本。  相似文献   

17.
苏轼是宋代的大文豪,才冠群芳,诗词书画文都达到很高的造诣。他虽然受到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熏陶,但是入世思想始终是他的主流价值观念。他作为一个封建士大夫,充分看到了人民的重要性,奉行民本主张,劝诫统治者应当行"仁政",不与民争利,要结天下人心。在他的一生中,都在为民办事,替民说话,是民本思想的践行者。  相似文献   

18.
大观园中的"士大夫"典型--论薛宝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宝钗这个外表温婉多才的封建“淑女”的身上,蕴藏着中国封建“士大夫”身上所能够有的极深的思想修养和那个时代人们心目中的最高的“美德”,是中国封建道德、封建化的最高结晶,也是最理想的性格。她既有“处则为真儒”的涵养,又有着“出则为王佐”的才能。薛宝钗形象是儒家理念与道家权术的最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9.
孝道思想是中国古代儒家伦理道德规范中的核心内容,也是长期以来人们立身处世的重要依据。随着中国儒家文化在越南的传播,孝道思想也传播到越南。越南封建统治阶级以此作为维护统治的理论依据。孝道思想对越南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歧路灯》作者李绿园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位忠肝义胆、一心为主的忠仆形象——王中。他为人忠厚老实,行事沉着干练,对主家不离不弃。他亲历了谭府由盛到衰,再由衰转盛的全过程,不仅是谭府败落时的匡扶者,更是谭府复兴的有力推动者。究其形象塑造之原因,乃李绿园作为封建正统文人,思想上深受程朱理学影响,形成了“文以载道”的创作观,而生活于康雍乾三朝的他,在盛世繁华背后敏锐地觉察到了衰败的开始。所以在作品中努力以“忠孝”两全的王中为代言,维护和巩固封建道德秩序和封建等级制度,挽救世风的浇薄和子弟的颓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