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汪志晓 《科技信息》2012,(31):140-141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移动电子商务日益成为投资者、开发者和用户眼中的热点。本文通过分析移动互联网的现状,剖析其原因,并对移动互联网下的商务模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近期,一场“当王杉遇到张锐”的互联网医疗讨论备受关注,传统医疗与互联网医疗展开了激烈对话.移动医疗作为切入智慧医疗的入口,经历了诸多舆论起伏,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依旧是一条“通罗马之路”.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理念,创新、发展、开放、绿色、共享,以及建设“健康中国”的口号.移动互联网的概念就是除了提供医疗服务之外,还要提供健康服务.这是今后“互联网+”的趋势,即医疗和健康要高度融合.但是在医疗服务领域仍有深耕空间,“互联网+医疗”,不仅是就医方式的一次革命,也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趋势.紧跟趋势,各大巨头不遗余力培养消费者移动生活习惯,移动就医已成新趋势.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医疗”(Internet+medical)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使互联网与传统医疗行业进行深度融合,提升医疗行业的创新力和效率,创造新的医疗健康发展生态。就中国当前的医疗现实状况而言,实现“互联网+医疗”的目的,是希望改善看病难、看病贵等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以及实现分级诊疗。在传统的医患模式中,对于患者来说普遍存在事前缺乏预防,事中体验差,事后无服务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部分业内人士希望通过互联网来优化传统的诊疗模式,希望患者可以从互联网医疗数据端监测自身健康数据,做好事前防范;在诊疗服务中,依靠移动医疗实现网上挂号、询诊、购买、支付,节约时间和经济成本,提升事中体验;并依靠互联网在事后与医生沟通。但现实却未尽人意,且“互联网+医疗”的风险已有所显现。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体系已经发展至"以人为本"的区域医疗信息化领域,传统医疗行业面临着日益增大的压力,现有的医疗环境不可避免地产生很多无法满足国人的健康需求。同时,中国手机用户对移动健康认知度低、老龄化问题导致医疗保健的需求增加,以及涉及移动健康产业政策推动等原因,催生出需要建设标准统一的智慧医疗服务平台,提供采用便捷有效的医疗健康服务的目标需求。移动健康系统是指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例如移动电话、PDA或卫星通信等,提供健康服务信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则以基于Android、iOS、Windows Phone等移动终端系统的医疗健康类应用为主。移动健康服务的出现彻底颠覆了现有的医疗健康服务模式,为现代人群提供随时随地、高效便捷的个人健康管理手段,从而有效预防和缓解慢性病对健康的威胁。  相似文献   

5.
企业服务模式创新要以客户的利益价值为出发点,通过客户参与服务过程,共创客户价值。文章基于客户价值理论视角,选取医院为研究对象,并以"趣医网"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平台实施为例,结合调研数据,分析互联网医疗模式下如何以客户为核心,探讨以客户服务为导向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以客户就医体验满意度为目标的客户价值创造过程,就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下客户价值体现与创造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在医疗健康这个移动互联网最后一座金矿面前,各路资本和机构从未停止过攻城掠地。随着"互联网+"浪潮的深入推进,一些颠覆性的改变正影响着行业,也影响着百姓的生活。但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医疗,离我们似乎还很遥远。智慧匮疗市场未来三年增长宰超过80%2014年被称为"移动医疗"的元年,智慧医疗设备和"移动医疗"市场经历爆发式发展。出现了智能血糖仪、智能体脂称等智慧医疗产品,医疗类手机App也如雨后春笋,众多互联网企业纷  相似文献   

7.
移动互联网行业是近几年在网络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新型产业,对于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通信模式。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范围的逐渐扩大,移动互联网应用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安全事故给使用者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影响了移动互联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该文从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基本特点入手,分析移动互联网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且进一步探讨如何加强移动互联网应用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8.
移动校园是一种基于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为信息载体,为学习者营造情景交互式的学习范围,实现在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上均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虚拟校园,并以此为平台,承载了办公、科研、生活服务等移动应用.本文结合黑龙江大学移动校园的建设案例,针对校园特征与互联网模式的移动校园进行分析,定位了移动校园的功能及用户需求,提出了"应用驱动,开放共赢"的建设理念,并描绘出移动校园的生态链模式.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和方便快捷的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在移动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广泛使用的智能终端平台和技术日渐成熟的可穿戴医疗设备,设计开发一种针对旅客的健康监测系统,为患有慢性疾病或对自身健康状况有担忧的旅客提供健康监测和辅助服务.系统结合手机和可穿戴医疗设备,通过移动互联网将健康体征数据上传到健康监测服务平台上,工作人员进行统计分析后给出相应建议与指导,从而实现对外出旅客的远程医疗.  相似文献   

10.
移动阅读——图书馆的新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阅读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型阅读方式。介绍了移动阅读的技术实现方式和多种发展模式,分析了在实施移动阅读中图书馆遇到的技术、版权、运营模式、资金等实际问题,并探讨了应对和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数字图书馆作为一种为读者服务的崭新形式,满足了读者的移动数字阅读需求.从分析国内外移动数字图书馆发展历程和现状入手,阐述了移动数字图书馆的主要服务模式,重点构建了APP和微信公众平台2种服务模式,对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现有医疗模式进行了讨论,从患者、医生、制度3个方面,分析了医患矛盾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了互联网+时代新的医疗模式的建立,以解决目前的医疗难题。  相似文献   

13.
正本文从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分析入手,结合当前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科技宣传工作的特点,提出几个针对性较强的工作建议。1研究背景及目的近年来,无处不在的网络接入能力、开放式的技术创新模式和个性化的应用服务,让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简称MI)立于产业变革的最前沿,不断迸发出巨大的创新活力。移动互联网从低速到高速、由窄带到宽带不断演进,推动电子信息领域相继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始终存在隐患.为了确保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安全,针对移动互联网安全构架、安全现状及信息安全策略进行分析,重点加强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立法建设、互联网信息安全机构建设和加强对移动终端的管理,对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提出建设性意见,达到保证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15.
当“互联网+”的普适特性延伸至医疗领域,一场神奇的“化学反应”开始发生. 近年来,随着信息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迅速发展,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纷纷涌入医疗行业,“移动医疗”迅速成长为产业界和资本市场热捧的“下一座金矿”.  相似文献   

16.
以"互联网+制造"为核心的"中国制造2025",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已成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传统行业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重塑新的商业思维和模式,促进全球化,提高经营效率.移动化大势已经从消费级进入到企业级应用,移动互联网下的企业移动管理EMM为企业的高效、高质、高能发展和新一代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7.
正互联网医疗的兴起在节省医疗成本、提升患者体验、优化医疗模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互联网医疗在发展过程中也一直受到患者隐私保护等问题的困扰。本文基于复旦大学的研究成果,梳理了美国在促进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过程及保护隐私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并且提出了若干建议。互联网医疗主要是指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提供在线健康教育、电  相似文献   

18.
正2012年美国在数字医疗公司上共投入了1.4亿美元,与2011年的9 680万美元相比增长了45%,完成的交易单数也同比增长了56%。而国内移动医疗市场却如处女地般鲜有几家公司,大众的需求和相对空白的市场,这让2011年刚从媒体出来的张锐觉得,要抓住移动互联网的这拨浪潮,移动医疗就是自己创业的方向,于是,就有了春雨掌上医生。  相似文献   

19.
医疗作为一种公共服务其市场巨大,但当前医疗服务的移动互联网接口——智慧医疗APP并没有呈现足够的市场规模,最常见的问题是智慧医疗APP应用周期短,用户黏性低.文中针对智慧医疗APP用户黏性低的痛点,通过问卷调查整理原始数据,并通过技术接受模型(TAM)结合计划行为理论(TPB)和感知风险理论(PR),分析了多种主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杨顺 《科技资讯》2013,(8):222-222,224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移动应用软件开发人才需求量巨大,特别是具有创新能力、创业意识的移动应用软件开发人才更是需求迫切。结合移动互联网产业与高职学生特点,提出以创新、创业引领教学,以教学促进创新、创业为主线的移动应用软件开发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