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分子距边矢量,借助多元线性回归技术建立描述卤代烃沸点变化规律的定量结构-性质相关关系模型,其复相关系数R=0.9935,均方根误差RMS=10.07K。  相似文献   

2.
基于分子距边矢量(MDE),借助多元线性回归技术(MLR)建立起描述卤代烃沸点变化规律的定量结构-性质相关关系(QSPR)模型,其复相关系数R=0.9935,均方根误差RMS=10.07K。最后5次随机选取25个化合物作预测集,以余下的62个化合物作校正集建QSPR模型(R=0.9928,RMS=10.88K),并有效地预测了沸点(R=0.9925,RMS=11.78K)。结果表明,模型的预测能力良好。另外,还运用所建立的模型对30个未知沸点的卤代甲、乙烷的沸点值进行了预测,根据预测出的沸点数据指出了CFC11,CFC12和CFC113的一些可能的代用品。  相似文献   

3.
在烷烃分子距离-边数矢量(MDE)的基础上,定义并计算了氯代苯的结构参数。借助多元线回归技术建立 MDE矢量与氯代苯类对水生生物毒性的定量结构-毒性相关关系(QSTR)模型,并运用所建模型对外部样本的毒性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双键相对于单键键长的大小,提出了烯烃的分子距离边数(MDE)矢量(μ矢量);进而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μ矢量与烯烃沸点之间的关系模型并进行预测,计算沸点与实验值之间的均方根误差仅为3.78K,相关系数为0.9993。  相似文献   

5.
链烷烃计算极化率与沸点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量子化学AM1方法计算了98种链烷烃分子,获得了它们的分子极化率的计算值。通过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发现该类化合物的沸点与分子极化率计算值的0.4394次方具有良好的相关性(n=98,R=0.997,SE=5.3831,F=16827,P=0.000),并用此方程预测了24种链烷烃的沸点,预测值与实验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部分取代苯定量结构-生物降解相关性(QSB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hems3D中量子化学MOPAC-AM1法计算了7种间苯胺类和8地苯酚的分子量高占有轨道能EHOMO、分子最低空轨道能ELUMO。用QSAR程序软件包查得分子体积Vm。结合分子连接性指数(^3X,^3X^v)对生物降解二级速率常数对数lgKb进行定量结构-生物降解相关性(QSBR)分析,通过回归分析,得到如下两个回归方程:lgKb=-0.832-0.118Vm+1.748^3X^v,n=15,R^2=0.832,SE=0.577,F=29.7,p=0.000。(1)lgKb=0.124Vm+1.749^3X^v,n=15,R^2=0.998,SE=0.5591,F=4148.99,p=0.000.(2)  相似文献   

7.
从脂肪醇分子结构出发,构造了能描述脂肪醇同分异构的分子距边矢量(MDE) 。进而探讨了脂肪醇同分异构体的密度与其分子距边矢量的定量关系。对73 个脂肪醇同分异构体的计算结果良好:平均绝对误差为3.76kg/m3 ,平均相对误差为0 .46 % ,分子建模和定量预测结果表明密度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双N-氧化吡啶-2-甲醛缩丙二胺合锌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分子结沟.化合物晶体为正交晶系,空间群P_nam;晶胞参数a=0.7145(8)nm,b=1.3716(7)nm,c=2.2527(6)nm,Z=4.结构参数经块矩阵最小二乘法精修后,最终一致性因子R=0.078,R_W=0.071.采用EHMO方法分析了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和分子轨道,阐明了红外光谱中C=N扣N一O振动峰的移动和配合物的成键特性.  相似文献   

9.
脂肪醇沸点的神经网络估算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神经网络NN多层模型及误差反向传播算法(BPNN)研究了脂肪醇沸点与结构的定量关系。并用所提出的方法对多种脂肪醇沸点进行估算和预测,获得良好结果。可在QSAR研究中取得应用。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9个新型1,4-二氮丁二烯「Ar-N=C(R)-C(R)=N-Ar,R=H,Me;Ar=CnH2n+1O-C6H4,2,4-(C4H9O)(Me)-C6H3」化和物的合成,并通过热台偏光显微镜对其就介晶性进形了研究,化合物9(Ar-N=C(R)=N-Ar,R=H,Ar=2,4-(Me)(C4H9O)C6H3)的单晶结构显示,晶体成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70703(3)  相似文献   

11.
根据已发现的钙调蛋白(CaM)打开和闭合两种不同的构象,研究了拮抗剂对构象变化的影响以及CaM全局构象变化路径.首先,进行了含拮抗剂和不含拮抗剂的两种常规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CaM在独立存在时具有从闭合状态开启的趋势,它的构象动态变化推动了CaM变构功能的实现;拮抗剂具有将CaM的构象变化"锁住"在闭合状态的功能,有利于CaM控制一些激酶和磷酸酶的活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用靶向分子动力学模拟了CaM从闭合到打开的构象变化过程,得到一条稳定的变化路径和4个可能的过渡态构象.  相似文献   

12.
利用分子动力学与分析型嵌入原子模型,研究了吸附原子在Re(0001)表面的自扩散行为.本文计算的扩散系数符合Arrhenius关系.扩散激活能与前因子从Arrhenius关系得到.计算的扩散激活能与低温场离子显微镜实验结果吻合,而前因子与一般理论计算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3.
用自编程序计算了24种一溴代烷的1 ̄4阶共20种分子连接性指数(MCI)及价分子连续性指数(VMCI),用逐步咽归法将其与标题化合物的密度折光度和沸点等物理性质相关分析,得到了10个有显著意义的定量结构-性能关系式(QSPR),各方程的预报值与实验值符合得较好,表明这些关系不仅从分子水平上较好地描述了标题化合物的定量构效关系,而且对该类化合物中未知物的上述物理化学性质的预报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烷烃分子距边矢量的基础上 ,提出一种以各种非氢原子为基准的分子距离边数矢量(VMDE ;μ矢量 ) ,表征了环境有毒物二的分子结构并借助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别建立了二在非极性与极性色谱柱上的色谱保留指数或相对保留时间与其结构表征参数 μ矢量间的定量结构保留关系(QSRR)模型 .在非极性与极性色谱柱 (DB - 5 ,SP - 2 10 0 ,SE - 5 4 ,OV - 170 1)上色谱相对保留时间的QSRR模型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在 0 .93以上 ,高达 0 9985。为检验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 ,还进行了留一法交互校验 (crossvalidationwithleave -one -outofprocedure) ,结果优良。  相似文献   

15.
Based on the identical group as a pseudo atom instead of a typical atom, a novel modified molecular distance-edge (MDE) vector μ was developed in our laboratory to characterize chemical structure of polychlorinated dibenzofurans (PCDFs) congeners and/or isomers. Quantitative structure-retention relationships (QSRRs) between the new VMDE parameters and gas chromatographic (GC) retention behavior of PCDFs were then generated by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LR) method for non-polar, moderately polar, and polar stationary phases. Four excellent models with hig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R=0.984--0.995, were proposed for non-polar columns (DB-5, SE-54, OV-101). For the moderately polar columns (OV-1701),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the developed good model is only 0.958. For the polar columns (SP-2300), the QSRR model is poor with R=0.884. Then cross validation with leave-one out of procedure (CV) is performed in high correlation with the non-polar (Rcv=9920.974) and weakly polar (Rcv=921) columns and in little correlation (Rcv=0.834) with the polar columns.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μ vector is suitable for describing the retention behaviors of PCDFs on non-polar and moderately polar stationary phases and not for the various gas chromatographic retention behaviors of PCDFs on the different polarity-varying stationary phases.  相似文献   

16.
在以粘度法测定超高分子量聚丙烯腈(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POlyacrylonitrile,以下简称UHMWPAN)分子量时发现,在溶解完全的用于测定特性粘度的UHMWPAN二甲基甲酰胺(DMF)稀溶液中,大分子链间保留着未被溶剂舒解的“天生缠结”(Inborn Entanglement),使所测特性粘度和表观分子量偏大.天生缠结是高聚物在聚合过程产生,它在稀溶液中保留的数量受到溶解和溶液处理条件等因素影响,通过机械剪切,可在无机械降解状态下完全解除大分子链间的天生缠结,得到没有缠结影响的正确特性粘度和分子量,由此确立UHMWPAN特性粘度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分子轨道(MO)和自然跃迁轨道(NTO)成分计算分子片段间的电荷转移. 先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CAM-B3LYP方法, 在6-31G(d)基组水平上优化隐式溶剂H2O下苏氨酸(Thr)分子的几何构型,  再在相同理论方法下进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的电子激发计算, 给出隐式溶剂H2O下Thr分子体系电子激发过程中片段间电荷转移特征的对比结果. 结果表明: 在S1~S5激发态中, 仅S2中有一对MO32→MO33跃迁轨道占绝对优势, 可通过分析该轨道的成分讨论电荷转移; 其他激发态可通过NTO分析方法讨论电荷转移; S0向激发态S1,S3和S4电荷转移的主要贡献为NTO32→NTO33轨道, 与Hirshfeld和Becke方法的定性结果一致, 定量结果略有差别.  相似文献   

18.
基于分子轨道(MO)和自然跃迁轨道(NTO)成分计算分子片段间的电荷转移. 先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CAM-B3LYP方法, 在6-31G(d)基组水平上优化隐式溶剂H2O下苏氨酸(Thr)分子的几何构型,  再在相同理论方法下进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的电子激发计算, 给出隐式溶剂H2O下Thr分子体系电子激发过程中片段间电荷转移特征的对比结果. 结果表明: 在S1~S5激发态中, 仅S2中有一对MO32→MO33跃迁轨道占绝对优势, 可通过分析该轨道的成分讨论电荷转移; 其他激发态可通过NTO分析方法讨论电荷转移; S0向激发态S1,S3和S4电荷转移的主要贡献为NTO32→NTO33轨道, 与Hirshfeld和Becke方法的定性结果一致, 定量结果略有差别.  相似文献   

19.
以已知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聚丙烯腈宽分布共聚物为标样,采用Breeze软件,得到了有效的标定直线。根据标定直线测定了超临界CO2中合成的聚丙烯腈均聚物的相对分子量及分布。并将GPC法测得的各种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结果与粘度法所测得的粘均相对分子质量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以基团为基准,提出了表征环境有毒物二恶英分子结构的分子距边矢量.借助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别建立了二恶英在不同极性色谱柱上的色谱保留指数或相对保留时间与其结构表征参数间的定量结构色谱保留关系(QS—RR)模型,模型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留一法交互校验表明:所建的QSRR模型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