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指纹具有“各不相同、终身不变”的特性。很早以前,人们就用手印来标识身份。现在,指纹己被广泛用于入境检查、搜查罪犯等领域。为什么通过指纹可以鉴别身份呢?指纹究竟有什么用,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相似文献   

2.
指纹是一种最可靠的身份辨认方法,目前各国的警方、海关、部队等都用指纹来辨别身份,足以证明指纹是无法假冒的。根据指纹鉴证学的研究,人的指纹有13个特征,而最近在香港百涛公司代理、在香港市场推出的指纹辨认批准确度达99.9%,出入门口的人员,其指纹起码符合已输入电脑的指纹资料其中12个特征才放行。如需要符合全部13个特征,亦可以做到。指纹监控系统的原理是经过素描辨别指纹的立体,而不是平面特征,此举可杜绝指纹复制、影印及假冒过关的机会。另方面,进出人员在遭  相似文献   

3.
QQ不倒问     
《小学科技》2012,(12):4-5
罪犯的指纹是怎么被发现的我喜欢看侦探故事,指纹在破案过程中经常会"立大功"。那么,警察是怎样发现罪犯指纹的呢?A: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它常常是警察破案的重要依据。一般情况下,我们的肉眼是看不到留在物体上的指纹的,只有在手上沾了油漆、面粉、墨  相似文献   

4.
刘威 《科技信息》2009,(28):340-340
指纹识别技术随着我们社会的发展而无限延伸,识别技术含量也随之不断提高。据指纹专家介绍,人的指纹有50亿分之一的重复概率,几乎为零。用指纹来认定罪犯,最有说服力,指纹因此被称为“证据之王”。但是人类对指纹的应用,却从非常远古的时候就开始了。本文将主要针对指纹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前景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5.
利用指纹协助侦破案件、惩治罪犯,人们对此早已耳熟能详。现在,美国的“脑指纹”分析技术已成为探究案件真相的又一新工具。“脑指纹”技术通过对犯罪嫌疑人大脑记忆的信息及其产生的脑电波进行检测,可以确定嫌疑人是否对案情及现场有详细了解,从而有助于判断嫌疑人是否有罪。美国的一些警察局已经开始使用这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创新科技》2006,(10):57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技术,可以压缩指纹信息,使其能被立即传输到分析中心,帮助警方更快地查出罪犯。 研究人员说,新技术可以使指纹信息在30秒到60秒内传输完毕,而以往需要4分钟到20分钟。这项新技术已经得到英国国家指纹委员会的认可,将在英国警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罪犯们常常想方设法不在犯罪现场留下指纹,以逃脱法网,不过现在英国科学家研制出了一套计算机识别耳纹系统,能够很轻易地识别出耳纹来。  相似文献   

8.
于佳 《青年科学》2009,(7):14-14
众所周知,在侦破形形色色的刑事犯罪案件中,侦查人员经常借用指纹或DNA鉴定手段,让犯罪分子伏法。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德国警方还巧用人类特有的声纹或耳纹来破。案缉拿真凶,让罪犯难逃法网。  相似文献   

9.
发现罪犯的脚印,可推算出该犯人的身高,因为人的各部分之间都有一定的比例。身高(厘米)=脚印长度(厘米)×6.876,这公式中的常数因民族的不同略有差异。人的指纹都不一样,就是指纹创伤痊愈后,依然是原来模样。尽管罪犯是戴着手套作案,但用先进的激光指纹检测仪观察,便会显现出光亮的指纹图案。从杯口上留下的唾液痕迹,经荧光装置的显微镜观察,可发现男性或女性的染色体,再用混合凝集试验,可验证唾液的血型,这对侦破案情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罪犯在作案的过程中,有时会在同一块玻璃的上下两表面留下相对重叠的两个指纹。这时,如果采用常规的摄影技术,则所得到的照片是上下指纹重叠,致使指纹特征受到干扰或破坏,直接影响指纹的技术鉴定。本文讨论一种能够分离上下两表面重叠的指纹,摄得单个指纹清晰照片的下表面浸液法的光学原理,并提出有效摄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不论犯罪分子如何精心地去策划犯罪,有一件事绝对可以肯定——只要有案件发生,就会有证据存在,罪犯总会在犯罪现场遗留下蛛丝马迹,比如——指纹。  相似文献   

12.
我校自动化系和北京市刑科所共同研制成功的“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是北京城市计算机管理工程“七五”重点攻关项目,去年底通过专家鉴定。鉴定会认为:由指纹图象罪犯档案输入子系统、图象处理子系统、对比查找子系统和图象压缩子系统组成的“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在基于纹线细节对比的算法上具有特色。系统工作高效协调,达到实用化的要求,在指纹自动识别技术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安部、国务院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办等有关部门为我国首次推出这一国际水平的科技成果表示热烈祝贺。 指纹自动识别属于图象处理和模式识别的高技术领域。目前只有…  相似文献   

13.
指纹鉴定     
指纹鉴定是犯罪侦察学的重要课题之一,是识别罪犯最普遍的方法。“指纹鉴定”(源于拉丁语daktylosh———“手指”、skopeo———“看”),这个术语首次出现于1887年的印度。当时,英国官员威廉·赫谢尔在向印度士兵发放薪水时要求他们在付款收据上留下指印。后来,他开始在其辖区的一个监狱中使用同样的方法———命令每一个犯人在花名册上自己名字旁边按下指印。20年的工作经验使他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人的指纹永远也不会与另一个人的相同,而且纹样终生不变,即使手指受伤(比如被开水烫伤),指纹也能完全恢复。赫谢尔为自己的…  相似文献   

14.
指纹特征提取是指纹识别中关键的一步,文中给出了一种新的特征提取算法,该算法利用指纹纹线的弯曲信息对指纹特征进行描述.算法对指纹图像特定区域中的纹线进行跟踪,并用Bezier曲线来拟合跟踪过的指纹纹线,最后使用Bezier曲线上曲率取极值的点来定义指纹特征点.实验结果表明,提取的特征点有效描述了指纹纹线的弯曲趋势,对噪声不敏感,同时该算法优于传统的特征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一种鉴定植物油品的快速测定法,该法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技术,记录植物油的冷却曲线及其一级微商曲线作为辨认油品的“指纹”,以此作为快速确定植物汪品种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根据汉字有来源、结构、词类的不同,全面选取能包括这些不同特点的常用单字和汉字词作辨认材料,用半视野速示法,于660名汉族、藏族、维吾尔族、外国来华留学生被试中,发现:(1)除汉族儿童(7-10岁)外,所有被试对单个汉字及双字词的辨认都是大脑两半球均势的。(2)汉族少年、成年、老年对汉字辨认的两半球均势是在11岁由儿童期在左半球优势转变来的。(3)经常使用汉语会影响大脑两半球对拼音文字辨认的功能特点,使汉族和藏族双语音对拼音文字(汉族拼音文字或英语或藏语)的辨认由左半球优势变为两半球均势。文中对上述各点进行讨论,认为使用汉语可能使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7.
指纹中无细节点特征的区域,即为无特征区。受指纹细点线位置、指纹纹线流向等因素的影响无特征区域的分布显高度随机性,因此无特征区本身就是一种高质量特征,可用于指纹识别。但是由于无特征区域形状会根据指纹细节点位置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我们很难使用一种统一的模型来表达无特征区域。研究设计了一种新颖的无特征区域表达方法,该方法使用网格标定的方式来实现对无特征区域的表达建模,首先沿横向和纵向把指纹分成若干等份,然后在各网格中统计无特征区域的分布位置与纹线条数等信息。为验证方法性能,构建一个小型指纹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100枚三面捺印油墨指纹。实验结果显示两枚不同指纹中单个无特征区信息相同的概率为1%,多个(2个及以上)无特征区信息相同的概率为0%。可以实现指纹无特征区统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语音特征的自身特点,通过对Fisher判别技术的研究,提出采用核Fisher判别技术来解决说话人辨认.核Fisher判别技术在判别中使用所有训练样本,显著提高了系统的识别率.实验数据表明,该方法在不影响系统实时性的情况下,有效地提高了说话人辨认系统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信息社会,指纹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个人识别信息。然而,个人的指纹信息面临被盗用和滥用的风险。随着指纹套的出现,指纹作为最可靠的个人身份识别信息,能轻而易举被复制和使用,引起人民更多的忧虑和质疑。如何鉴别指纹套印痕,维护指纹信息的权威性,已经成为指纹研究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该文对指纹套印痕特征的变化规律及使用进行了探讨,供广大司法鉴定人员在指纹鉴定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图点转换方法的多播视频指纹方案,该方案基于信源指纹混合编码框架,使用信息隐藏技术中的图像与点集相互转换的方法,将视频中的特征类的恢复向量序列作为指纹信息,实现了能有效节省带宽资源的多播视频指纹.此外,该方案还通过预先扭曲图像来提高抗合谋攻击的能力.性能分析表明,该方案有效提高了指纹分发传输的效率和叛徒追踪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