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余光中是台湾著名的诗人、散文家、评论家。余光中在散文中充分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段,本文将其主要的修辞手段概括为:豪铺、活喻、奇拟、巧借、汇连、妙典、趣摹、状声。其修辞手段的充分运用,使其散文生动有趣,表现了中国文字的张力、弹性,这是余光中注重文字技巧,对平常事物富有独特的感受和善于表现这份感受的结果。本文对余光中散文修辞特色的形成原因也给予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余光中乃台湾文学大家,他精辟独到的评论,常独排众议给人启迪。本文围绕余光中的文学批评,介绍、分析、评介了其风格、特点——诗人的敏锐感受、学者的博识旁通和视文学批评自身为欣赏对象。本文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在评介余光中文艺批评思想方面,有较大的新意。  相似文献   

3.
余光中是台湾当代诗坛的杰出代表.本文总结了余光中的诗歌创作分期及各阶段的风格特色,并力求从余光中的创作心理深处,分析他的诗歌代表作如何在主题、题材、节奏等方面遵循“中国化的现代诗”的诗歌主张,坚定的确立具有民族风范的现代诗歌艺术.  相似文献   

4.
余光中和屈原,一位是誉满中外的当代诗人,一位是流芳千古的文人骚客。虽身处不同的时代,二者却在诗歌创作上有着某种潜在的渊源。本文将对屈原和余光中在诗品、爱国恋乡情怀、诗歌的美学内涵等方面进行研究,进而探讨屈原对余光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余光中和李白,一个是诗人的浪漫,一个是浪漫的诗人;一个用诗歌构建理想的王国,一个以诗歌续写延绵的乡愁,两者内含相近的诗情气质、诗意才华。本文试图从诗情、诗艺以及余光中的四首李白造像诗着手,窥探“诗仙”李白和“牧神”余光中在艺术造诣与人格情操上的契合与差异。  相似文献   

6.
田妍 《科技信息》2011,(23):I0288-I0288
余光中是台湾著名的乡愁诗人,也是大陆熟知并喜爱的作家,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但是,我始终认为,不管是诗歌还是散文,乡愁是余光中创作中永恒不变的主题,或者说,乡愁是他的诗魂和文心,是他的心结。  相似文献   

7.
余光中的文化接受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浸润,也有古希腊人文精神及西方各种哲学思想的影响,还有来自乡土文化精魂的熏染,具有多源性特征。同时,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方面,余光中主张中外古今,广采博取,融会贯通,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8.
余光中诗歌散文中“雨”这个词引人注目,站在文化符号学和文学言语学的角度,我们可以洞察该词语后面隐藏着作者真实而丰富的情感世界以及厚重而典雅的审美趣味。从具体文本语言入手,结合作家经历,联系文化背景,探讨了余光中作品深蕴着的“雨”词情感因素的几个层面。  相似文献   

9.
余光中小品文中鞭辟入理的人情事故和匪夷所思的巧念妙想,所表现的理趣、意趣、情趣和谐趣,皆给人以妙趣横生,美轮美奂的感觉.  相似文献   

10.
余光中先生的诗浸染着浓浓的“乡愁”,这种“乡愁”是诉说不尽的忧国怀乡的赤子情怀和解不开的中国情结。本通过对余光中最具代表性的“乡愁诗”的解读,来探寻诗人的“乡愁”之源,“乡愁”之境以及“乡愁”之情,一展诗人浓郁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11.
鲁迅先生的白话小说非常注重炼字锤句,准确地选用叠词,注意声音的配合和语言的节律,充分发挥语言的协调美,提高了表达效果,增强了感染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12.
朱光潜一生在撰写多本文学、美学论著时,也发表有关语言应用的众多观点。他对思想和语言的这密不可分、对白话文的运用(尤其是中西白话、文言比较)、对理解修辞、对恰当安排字句等均有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巡讲话中。就如何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怎么学以致用,提出了“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精辟论断。这一论断对于我们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观的科学内涵及其内在的辨证关系进行哲学体悟的旨趣在于关注当前理论学习中存在的新本本主义、主观主义、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14.
精神生活极其丰富的榜样:苏霍姆林斯基论教师素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霍姆林斯基认识,教师只有成为精神生活极其丰富的榜样,才能承担起教育学生的职责。教师地具备热爱、关心、信任学生,广博丰富的知识。良好的教育教学素养,高超的语言修养,感受和创造美的能力,从事实际活动的特长等素质。为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教师要深入了解和研究儿童,如饥似渴地读书,进行教育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施蛰存对文学语言的持久关注,显示出一位作家、编辑家、翻译家和学者的艺术自觉,他从外国文学和中国古典文学的文学语言中吸取养分,在全民语言的基础上,将书面语言加工精炼成具有高度艺术性(或文学性)的语言,以求更正确、更明白、更具体地表达思想.施蛰存不遗余力地捍卫文学语言的规范性和纯洁性,他的某些观点在今天看来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戴望舒的诗作以典型的个人话语书写内心情感历程.少数关注现实的诗作并未影响他前期的基本取向;他咏叹情爱,但更多遭遇苦恋,未曾获得幸福;他咏写对精神家园的追寻,逼仄的现实前却无由逃遁;抗战中的罹难,最终转变了诗人的心路走向,诗人由此实现对现实的复归,并完成了其不朽之杰作.  相似文献   

17.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伟大的语言艺术大师。鲁迅的语言艺术具有丰富的内涵,仅从修辞的角度讲,其语言艺术不仅涵盖了汉语全部的修辞技巧,而且尚有许多修辞现象至今没有得到总结与探究。词语活用是鲁迅修辞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抵包括:色彩的活用,词类的活用,搭配的活用,结构的活用等几种类型。词语活用常与各种修辞格相交叉,因而具有综合性。  相似文献   

18.
苏轼虽为豪放词代表,但他的婉约爱情词也有明显的独到之处。在他的作品中,可以体验出强烈的伉俪爱意、世间真情以及作者的身世感慨,曲尽人情之美,使爱情题材在词创作领域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与升华。  相似文献   

19.
Professor Li Tie -min was born in Liaoning,P. R. China in 1960. He is the member of Jiu San Society, professor of Faculty of Life Science and graduate student supervisor. He received his bachelor degree in microbiology at Liaoning University in 1982, and then worked as a teacher at the same university. He received both his master degree in microbiology in 1989 and his Ph. D degree in pathogen biology in 2007 at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He promoted to associate professor in 1994 and to professor in 1999. He moved to Gifu University, Japan as a visiting scientist engaging in research on the pathogenesis mechanisms of patho- genic bacteria during 1996 -1998.  相似文献   

20.
赵丽 《科技信息》2009,(2):134-135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language,we know language is a carrier of culture;each nation has its own distinctive culture.Through comparing cultural connotation between Chinese characters and English words,we know it is more important for us to master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words than just knowing their spelling and pronouncing.Only under this condition,we can use English properly and fre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