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胞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多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嗜酸性粒细胞(EOS)在支气管哮喘中起到重要作用,是参与哮喘气道炎症关键的效应细胞,其募集入肺并释放损伤性介质是气道炎症的中心环节。而在支气管哮喘炎症消退过程中,细胞凋亡是炎性细胞消除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内源性一氧化氮 (NO)对支气管哮喘 (哮喘 )气道炎症嗜酸性粒细胞 (EOS)的影响 ,用鸡卵清蛋白 (OVA)腹腔致敏和反复超声雾化吸入 ,刺激复制大鼠过敏性气道炎症模型 .结果表明 ,正常大鼠 (6只 )支气管粘膜下未见嗜酸性粒细胞 ,而致敏大鼠 (6只 )支气管粘膜下EOS〔2 5± 5 (平均每视野计数 ,下同 )〕增多 .NO合成抑制剂 (NOS ,4只 )可使致敏大鼠气道EOS(13± 5 ,P <0 0 5 )减少 ,而NO合成前体则有使EOS进一步增多的趋势 ,提示一定水平的内源性NO与大鼠过敏性气道炎症嗜酸性粒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4.
一氧化氮与支气管哮喘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氧化氮(NO)是近10a所发现的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重要信息分子,参与多种生理病理及过程,其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研究发现哮喘患者及动物模型呼出气中含有高浓度的NO,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使NO降至正常,一定浓度的NO可以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哮喘症状;但当NO过度增高时可诱发气道黏膜水肿和阻塞;NO还是多种免疫细胞的调节分子,主要介绍了NO在哮喘发病中可能的机制及有关药物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哮喘的综合治疗林书萍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气道高反应性增高性疾病,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已引起国内外的关注,我们基层医院遇到哮喘病人发作时,在治疗上不易规范化,影响治疗效果。笔者根据临床摸索的经验,简介对慢性反复发作性哮喘进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述哮喘气道重塑的调控机制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光盘检索有关文献.归纳综合整理。结果:早期吸入激素可以影响气道重塑的发生,联合β-2激动剂及中医药的综合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气道重塑的有效治疗应该是直接作用于与重塑发生有关的各个环节的新疗法。结论:气道重塑是支气管哮喘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天灸对哮喘模型大鼠气道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天灸防治支气管哮喘中对气道重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卵蛋白等致敏建立大鼠哮喘模型,肺组织行HE染色,镜下观察支气管平滑肌、胶原的病理改变,气道腔直径和面积.结果:天灸组胶原含量、气道平滑肌厚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气道内腔直径、面积明显大于模型组.结论:天灸可防止气道增厚,具有抑制气道重建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沙丁胺醇雾化溶液喷射雾化吸入缓解气道痉挛的疗效。方法 :对 3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每天给予沙丁胺醇喷射雾化吸入 ,并在第一次雾化前及雾化完成后 5min、2 0min分别测定最大呼气流速 ,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应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后 5min即有最大呼气流速增加 ,临床有效率为 10 0 % ,且副作用小。结论 :沙丁胺醇雾化溶液雾化吸入起效快 ,副作用小 ,是用于缓解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气道痉挛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在支气管反应性增高的基础上,二变应原或其它因素引起的气道广泛变窄为特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近年来治疗方法很多,但效果不尽人意。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厚朴-杏仁配伍治疗哮喘的潜在作用机制。通过BATMAN-TCM数据库检索厚朴、杏仁的中药化学成分及靶标信息,PALM-IST数据库搜索疾病靶标信息,string数据库构建靶标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利用Cytoscape v3.5.1对药物靶标相互作用进行可视化分析,DAVID数据库和Cytoscape v3.5.1的ClueGO+CluePedia插件对药物关键靶标进行GO生物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共检索到厚朴-杏仁化合物51个,靶标435个,哮喘疾病相关靶标415个,进而分析得到药物治疗疾病关键靶标14个,包括肿瘤坏死因子、过氧化氢酶、白介素13、β2肾上腺素能受体等;GO基因功能分析主要涉及应激反应调控、先天性免疫反应调控、防御反应、急性炎症反应、刺激反应、凝血止血调节、自我内稳定、活性氧代谢过程等生物过程;KEGG分析主要参与NF-κB、IL-17、FcεRI、Toll受体及FoxO等信号通路。厚朴-杏仁能通过多个靶点、多种途径、多条通路对哮喘的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重塑和气道高反应起潜在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哮喘发病过程中嗜中性粒细胞和IL-8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以确诊哮喘的病人为研究对象,急性发作期10例、缓解期10例,同时选10例正常人作对照,进行诱导痰的细胞分类检查,IL-8,MAD检测.结果急性发作期哮喘病人诱导痰的嗜中性粒细胞数目、IL-8水平、MAD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P<0.05)和正常人(P<0.01).结论哮喘病人诱导痰IL-8明显增高,对嗜中性粒细胞有强大的趋化作用,促使其进入气道并参与嗜中性粒细胞脱颗粒、产生活性氧自由基及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等物质损伤气道,引起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在哮喘发作或重度哮喘时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摘要:咳嗽变异性哮喘( 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一种类型比较特殊的哮喘,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之一。 目前,很多学者认为 CVA 是典型哮喘的前体疾病或是典型哮喘在气道炎症比较轻微状态下的一种过渡性表现,30% 的CVA 可能会演变成为典型哮喘。 因此,CVA 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 CVA 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深入研究已成为较为重要的方向,基于 CVA 模型的动物实验数目众多,但方法不尽相同,本文就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理改变及近十年来造模方法的不同进行归纳综述。  相似文献   

13.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哮喘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三烯是哮喘过程中的重要炎性介质之一,可在哮喘的多个环节上发挥作用,通过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诱发哮喘,因此,阻断白三烯与其受体结合就成为抑制哮喘发作的新途径.针对白三烯在哮喘中的作用机制及应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微循环的改变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 36例正常对照组与 49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 ,进行甲襞微循环检查 ,根据加权积分法计算出支气管哮喘甲襞微循环形态、流态、袢周及总积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哮喘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血液流态、管周状态及总积分均高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发病过程中同时伴有微循环障碍 ,微循环的改变与病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哮喘动物模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a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s,BLAF)中白介素-12(interleukine-12,IL-12)的动态变化及对嗜酸性细胞(eosinophile,EOS)凋亡指数的影响。方法将62只Wistar大鼠喂养7d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哮喘组(56只),哮喘组又随机各取8只分为7个不同的时相组。哮喘各时相组于第1天及第7天用蛋白粉(ovalbumin,OVA)10mg、氢氧化铝20mg和生理盐水制成的2ml悬液腹腔注射致敏,对照组用生理盐水2ml腹腔注射;哮喘各时相组第15d开始均用1%OVA悬液雾化吸入激发,1次/d,1h/次,共7d,正常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1%OVA悬液,余同哮喘组。末次激发后,对照组1h麻醉,哮喘组分别于1h、8h、24h、48h、96h,7d和14d麻醉,各组麻醉后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ranchoalveolar lavage,BAL),用流式细胞仪测定BLAF中EOS凋亡指数,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nl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IL-12浓度。结果哮喘各时相组BALF中,IL-12浓度的动态变化呈双峰,1h上升,8~24h迅速回落到低峰,48h再次上升,96h达到高峰,此后下降,14d降至对照组水平;而EOS凋亡指数的动态变化呈双峰,1h上升,而8h下降,24h降至低峰,48~96h快速上升,达到高峰,随后下降,14d降至对照组水平;IL-12与EOS凋亡指数呈同步变化,两者作直线相关分析呈正相关。结论在哮喘大鼠气道中,IL-12可能通过调节EOS凋亡指数,从而调节气道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Ind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is suspected to be at least part of the cause of the increasing prevalence of childhood asthma and allergy. This study is part of the China, Children, Homes, Health (CCHH) project, which was designed to identify the risk factors indoor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prevalence of asthma and allergy among children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questionnaire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Wuhan in 2011. The questionnaire was a modified (to Chinese building characteristics) version of a questionnaire used first in Sweden. The parents of 2193 children, aged 1–8 years, replied, a response rate of 91.4% (2193/2400). Prevalences of asthma and allergic symptoms were calculated, and a Chi-square test and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were used to identify risk factors. Prevalences of health outcomes are “wheezing last 12 months” 18.5%, “cough at night last 12 months” 15.4%, “doctor-diagnosed asthma” 6.0%, “rhinitis last 12 months” 48.7%, “doctor-diagnosed allergic rhinitis” 17.5%.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for asthma, allergy and related symptoms include living in an urban area, dampness (significant), use of gas for cooking, new dwelling decoration (paint and furniture obtained during pregnancy), keeping pets and breast feeding less than 3 months.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risk as installing an exhaust fan in the bathroom. Home environmental factors a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prevalence of childhood asthma and rhinitis in Wuhan. Urbanization and dampness problems at home are significant risk factors for doctor diagnosed asthma and allergic rhinitis among children in Wuhan.  相似文献   

17.
胃食管反流病(GERD)十分常见,它是一种病理生理基础可涉及多个领域、学科的疾病。对GERD与哮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医院内肺炎、反流性咽喉炎、慢性咳嗽、不明原因胸痛、肺纤维化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支气管哮喘患者常见吸入性变应原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大兴安岭地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主要致敏原.方法:采用北京协和医院变应原生产研制中心提供的标准变应原皮试液对5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12种常见吸入性过敏原的皮内试验,阴性对照为山西太原制药厂生产的溶媒,阳性对照为0.01 mg/ml的盐酸组织胺.结果:儿童组阳性率为81.8%,成年组阳性率为66.7%,P〈0.02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无论是儿童组,还是成年组,尘螨都是支气管哮喘的首要过敏原,其次是屋尘.结论:尘螨是大兴安岭地区支气管哮喘的最主要的致敏原,它能引起许多过敏症状,特别是儿童.有效的去除尘螨,必要时进行尘螨标准变应原浸液作特异性免疫治疗,可使症状减轻到最低限度,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竞争性RT-PCR检测哮喘患者IL-8表达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反向PCR法,缺失人IL-8cDNA内部bp6邓列,构建得到IL-8突变内标分子。用已知最的该内标分子,通过竞争性RT-PCR法,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IL-8基因的表达情况,发现患者L-8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这一结果初步表明,利用竞争性RT-PCR技术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早期基因诊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总结小儿肺炎伴明显喘弊的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收治122例肺炎伴明显喘憋的病儿具体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10天内痊愈出院96例(占78.6%),10-20天痊愈出院23例(占18.8%),结论:酚妥拉明,维生素K1,氨茶碱,糖皮质激素,异丙肾上腺素及中药均有明显平喘作用,在抗感染的同时及时加用一种或多种平喘药,能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